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53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21.
利用环己酮与季戊四醇在非酸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聚缩酮螺胞二醚的先导化合物7,11,18,21.四氧杂三螺[5,2,2,5,2,2]二十一烷.考察了催化剂、反应物的摩尔比、带水剂、反应温度等对反应的影响.利用FTIR、及HNMR对标题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标题化合物的最高收率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22.
季戊四醇生产废水的生物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季戊四醇的可生化性,及其在生物酸化-SBR串联反应器中的生物降解原理,季戊四醇在A/O过程中生化降解速度远高于连续曝气的好氧过程,废水中季戊四醇浓度小于1000mg/L时,不妨碍甲醛等有机物的降解,且季戊四醇在SBR出水中不会检出。  相似文献   
23.
单季戊四醇与双季戊四醇的分离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单季戊四醇(Pentarerythritol,以下简称PE),双季戊四醇(Dipentaerythritol,以下简称DPE)混合物的分离工艺,结果表明,在PE:DPE=1.2:1(mol:mol)的条件下,PE与DPE的分离率不仅与结晶温度有关,而且结晶时间也有很大影响,30℃时,分离率随结晶时间的变化出现了最佳值,而0℃时分离率在一段结晶时间内保持不变,为80%左右;在0℃,30℃时,分离率随结晶时间出现极小值和极大值,这种复杂的关系与PE和DPE之间形成的复合物的种类有关。研究还表明,在分离过程中,DPE的结晶颗粒也发生了变化,结晶时间短,颗粒小,时间延长,小颗粒和大颗粒并存。  相似文献   
24.
微波辐射法合成L-聚乳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微波辐射,以L-乳酸为原料、SnCl2为催化剂、季戊四醇为引发剂,在负压和氮气保护条件下合成了具有直链和星形结构的L-聚乳酸.产物黏均分子量和玻璃化温度均较高.发现了氮气流量的大小对合成产物颜色的影响较大,当氮气流量较大时产物白度大,氮气流量小时产物白度小,优化了合成条件.并用FTIR1、3C NM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GPC、DSC和MDA对产物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星形结构的L-聚乳酸具有应变小、受力后外形恢复快等特点,比直链结构的L-聚乳酸更适合作医学骨质替代物.  相似文献   
25.
季戊四醇为原料,与二氯亚砜反应制得季戊四氯,通过GC-MS、IR和1H NMR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讨论了物料比、温度和时间对季戊四氯产率的影响,季戊四氯产率达到92.35%.  相似文献   
26.
新型阻燃剂季戊四醇双磷酸二氢酯三聚氰胺盐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季戊四醇、氧氯化磷和三聚氰胺为原料,成功地合成了季戊四醇双磷酸二氢酯三聚氰胺盐,经元素分析,IR和^31PNMR证实了结构,测定了该化合物对聚丙烯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27.
以甲醛、乙醛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对单、双季戊四醇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系统考察了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终温、单季戊四醇加入量等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在反应终温为46℃,n(甲醛)∶n(乙醛)∶n(氢氧化钠)=6.0∶1.0∶1.2时,加入质量分数为6%的单季戊四醇,乙醛的转化率达到100%,单季戊四醇的选...  相似文献   
28.
本文将4,4'-二环己二酮单缩酮与季戊四醇反应,分别制得化合物3,15-双{8-(1,4-二氧杂螺[4.5]癸烷基)}-7,11,18,21-四氧杂三螺[5.2.2.5.2.2]二十一烷(1)和3,15-聚{7,11,18,21-四氧杂三螺[5.2.2.5.2.2]二十一烷}(2),对其^1H—NMR的特征进行了讨论.发现三螺环中(B,C)原季戊四醇中的cH:不裂分,是个单峰;而A、D环上的CH2(H1,H5,H13,H17)受手性轴的影响而裂分成多重峰(如无手性轴的影响应为三峰).表明手性轴对手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轴的外侧,对中心影响较小.所获结论对不对称合成中进行手性催化剂和手性固定相的设计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9.
无溶剂微波照射下,通过硫酸氢铵催化季戊四醇和醛、酮反应合成了季戊四醇双缩醛、酮化合物.通过IR和^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微波照射功率750W,照射时间1.5min.  相似文献   
30.
本文对由2,6-二叔丁基苯酚和丙烯酸甲酯的加成反应产物与季戊四醇合成抗氧剂1010的酯交换反应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考察了催化剂、原料摩尔比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此合成反应的影响,优化得出了合成抗氧剂1010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