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自然科学   14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1.
详细叙述了发酵液中无机和有机物对气泡聚合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气泡聚合机理,实验表明:对不同的无机盐和有机物都存在一个使气泡聚合频率急速下降的过渡浓度区。  相似文献   
92.
对黑曲霉变异株JB513产果胶酶发酵液后处理的条件做了探索.结果表明,乙醇沉淀法适于果胶酶的沉淀,最适条件为pH5.0,乙醇含量为65%.得到的果胶酶干粉的活力为700μmol·min~(-1)/g,总活力回收率达67.6%;苯甲酸钠及甘油对液体果胶酶有良好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93.
范贵增 《江西科学》1991,9(2):113-117
利用普鲁士蓝悬浮液在波长为690nm处有一最大吸收峰的原理,研究了一种快速测定真菌发酵液中含糖量的新方法.其结果与传统的斐林试剂法完全一致.新方法使用简便、结果准确.采用该法测定样品中的含糖量,可以在短时间内测定大批量的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5.6%.灵敏度和精确度均佳于斐林试剂法.这一新方法适用于多种发酵液样品及其他样品的含糖测定.  相似文献   
94.
弯颈霉属一新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产的冬虫夏草经组织分离获得一纯种,在几种琼脂培养基上形成瓶梗及瓶梗孢子。瓶梗基部呈球形或椭园形膨大,瓶颈细长而弯曲,经鉴定隶属于弯颈霉属Tolypocladium W.Gams,但与弯颈霉属已知种有明显区别,故认为是弯颈霉属一新种,命名为中国弯颈霉Tolypocladium sinensis Li sp. nov,弯颈霉属的种类在中国从未发现和报导过,本文首次报导。中国弯颈霉经深层培养,培养基为蛋白胨葡萄糖,无机盐类,生长素等,26℃,PH5.2,振速100次/分,发酵周期12天。其分生孢子梗,瓶梗及瓶梗孢子的形态发生很大变异。发酵液经乙酸乙酯提取,减压浓缩,获粗提物,对几种丝状真菌具抑制作用,并与环孢菌素标准样品进行了对照和比较,证实中国弯颈霉能产生环孢菌素。  相似文献   
95.
从柠檬酸发酵液中提取柠檬酸的提取工艺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产量与质量。本文简单叙述了一种新的柠檬酸分离方法,与现行方法比较,它具有回收率高、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这项新技术将成为从发酵液中分离提取柠檬酸的清洁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96.
研究了在进行乙醇连续发酵时,利用反渗透法(RO法)和渗透气化分离法(PV法)进行组合,对发酵液中的乙醇进行分离时,每隔一定时间将循环发酵液排放一部分,再补加相同量的新鲜培养液,在连续72小时的发酵实验过程中,发酵温度为30℃,发酵液酒精浓度稳定在7%(wt)左右,透过液乙醇浓度也基本稳定在98%(wt)以上,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
采用气相色谱仪建立了一个同时测定植物甾醇发酵液中雄甾-4-烯-3,17-二酮(Androst-4-ene-3,17-dione-4-AD)、雄甾-1,4-二烯-3,17-二酮(Androst-1,4-diene-3,17-dione,ADD)和植物甾醇含量的外标分析方法.发酵液经离心后,二氯甲烷提取,可直接进样分析.气相色谱务件为:FID检测器,SE-54型(15m×0.25mmx0.25um)毛细管柱;柱温260℃,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均为300℃;载气为高纯N2,流速1mL/min.在实验条件下,发酵液中各主要成分和杂质分离良好.结果表明:4.AD、ADD和植物甾醇各组分的浓度与Ai/As的线性范围4-AD为0.5-4 g/L(R=O.999 9);ADD为0.5-4g,L(R=0.9992);菜籽甾醇为0.09~0.86 g/L(R=0.9991);菜油甾醇为0.14~1.39 g/L(R=0.999 5);豆甾醇为0.03~0.27 g/L(R=1);谷甾醇为0.24~2.4 g/L(R:0.999 1),平均回收率4-AD、ADD和上述植物甾醇依次为(96.37±0.77)%,(95.64±1.01)%,(99.6±2.78)%,(98.66±2.19)%,(96.85±2.19)5,(97.52±2.9)%.该方法具有步骤简单、重现性好、准确度和灵敏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98.
开展了啤酒酵母CBR-3120的发酵实验,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测定其基本发酵性能、菌体生成情况.实验表明,菌体在生长60h后发酵程度最高,吸光度达到3.6.随后通过气相色谱仪对其发酵液中杂醇油含量进行分析,发现异戊醇、异丁醇、正丁醇含量较高,其中异戊醇的含量在发酵72h后达到最大值48mg/L.  相似文献   
99.
针对鼠李糖脂在油田开发中存在的驱油体系单一和机理认识不清的问题,开展了相关的驱油机理和驱油性能研究。室内发酵出以单、双糖环鼠李糖脂为主的两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液,评价了其界面性能、润湿性、洗油效率和驱油效率。研究发现,鼠李糖脂发酵液耐温抗盐性强,1%发酵液与原油间界面张力为0.2~0.5 mN/m。润湿性和洗油效率评价显示,双糖环鼠李糖脂润湿性改善更突出,洗油效率比单糖环鼠李糖脂提高15.0%,达到90.1%。分析认为,鼠李糖脂能将原油与基底间黏附功由30.3 mN/m最低降至0.059 8 mN/m(双糖环鼠李糖脂),是发酵液提高洗油效率的关键因素。驱油效率评价结果表明,双糖环鼠李糖脂发酵液在水驱效率42.16%基础上提高驱油效率12.3%,展现出较强的现场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淘米水发酵液中的有机酸,确定了淘米水发酵液中有机酸分析测定的色谱条件,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1%甲醇-99%NaH_2PO_4溶液(20 mmol/L,pH=2.0);紫外检测波长210 nm;流速0.4 mL/min;柱温25℃.结果表明,在该条件下淘米水发酵液中的有机酸得到了较好分离,分离检测出乳酸、乙酸2种有机酸.该分析方法简单准确,适用于淘米水发酵液中有机酸的测定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