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自然科学   3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爱东 《山东科学》2004,17(2):59-60
QJ-01型水质稳定剂系以羟基丙叉二膦酸与聚丙烯酸钠复合加人适量BTA而成的全有机水质稳定剂。通过配方的筛选、稳定效率对比实验、动态实验等大量实验证明:QJ-01具有阻垢性能优异、缓蚀效率高、性能稳定、能在高浓缩倍数下稳定运行等优良特性,性能优于现在使用的水质稳定剂。  相似文献   
2.
改性磺化木质素LSA阻垢分散性能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工业木质素磺酸盐LS为原料,采用自由基共聚反应对LS进行接枝羧基改性,制备得到改性磺化木质素LSA,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对LSA与目前常用几种阻垢剂进行阻垢分散性能的比较,结果表明,改性产物LSA为一种阻垢分散性能较为理想的绿色阻垢剂,并从螯合使用、分散作用及晶格畸变作用三方面对LSA阻垢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作为汽油清净分散剂的合成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配料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聚异丁烯与马来酸酐热加合反应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列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配料比。最佳反应条件如下:反应温度为230~240℃、反应时间为14h,聚异丁烯与马来酸酐配料比为1:2。对合成的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TA)、双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TA)、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PA)、双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PA)4种产物做了滤纸分散和金属表面氧化结焦实验,对其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具有较好的清净分散效果,其中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TA)的增溶率达到9.2%;4种产物在铜板上的氧化结焦率都比较小,在钢板上的氧化结焦率都比较大。此外,还考察了不同浓度的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TA)和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PA)对增溶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浓度为3mg/g时增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含磷聚合物水处理剂的合成和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水相中合成丙烯酸(AA)/丙烯酸羟丙酯(HPA),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磺酸(AMPS)和AA/HPA/AMPS三种含磷共聚物。并探讨了合成条件对其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较高pH值,和高硬度的苛刻水质条件下,它们具有良好的阻碳酸钙和阻磷酸钙垢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低聚丙烯酸钠用于纳米氧化锌表面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低聚丙烯酸钠对纳米氧化锌进行表面改性,通过对6种不同的分散剂分散效果的比较,研究了低聚丙烯酸钠改性纳米氧化锌水分散性体系的稳定性;并利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水分散体系的形貌。结果表明,低聚丙烯酸钠表面改性纳米氧化锌水分散性体系的稳定性比其它分散剂分散效果好的多,其水分散性体系的形貌为单包敷结构的珠链状纳米粒子;同时认为低聚丙烯酸钠改性纳米氧化锌水分散性体系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方面,即纳米胶粒间的排斥力、低的表面张力、高的空间位阻,并提出了相关模型。  相似文献   
6.
镍—纳米A12O3复合电镀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研究了镍—纳米氧化铝复合电镀的配方和工艺条件,考察了纳米微粒的用量、分散剂、分散方法、pH、电流密度、施镀条件等因素对施镀工艺和镀层外观的影响。通过正交设计法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pH=4.5,t=60℃,电流密度J≈3.2A/dm^2。  相似文献   
7.
利用不同的加料方法和不同加料顺序合成了聚苯乙烯/丙稀酸共聚物,并在吡啶中以发烟硫酸为磺化剂进行磺化制得磺化苯乙烯/丙烯酸(St/AA)共聚物。测定St/AA共聚物阻垢率的实验结果表明,部分滴加2种单体的混合物所得聚合物阻垢性能最好,最大阻垢率达98.5%。  相似文献   
8.
针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现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处理措施─—前期预膜加磁化处理,并进行了动态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实验中所采用的方案工艺简单,效果良好,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9.
SiO2/EPDM复合材料微观形态与动态力学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MTA方法研究了分散剂、硅烷偶联剂以及二者并用对二氧化硅增强乙丙橡胶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和橡胶加工分析仪测试了填料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和填料在基体中形成的填料网络结构,利用结合胶测试研究了复合材料中填料橡胶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实验结果表明:按照空白样和采用分散剂、硅烷偶联剂、分散剂+硅烷偶联剂对SiO2进行表面处理,填料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程度提高,填料填料的相互作用逐渐弱化,填料网络结构逐渐减弱,橡胶复合材料在低应变下的储能模量逐渐降低,抗滚动阻力性能逐渐提高。同时,结合胶含量逐渐提高,玻璃化转变峰逐渐变宽,复合材料的抗湿滑性能逐步提高分散剂与硅烷偶联剂并用改性二氧化硅对橡胶复合材料性能提高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盐废水处理是环境保护领域的主要研究对象,其高含盐量和高硬度的特征提高了污水处理工艺难度。国家对污染物提出的“零排放”要求使得热蒸发成为了高盐废水处理的必经之路,随之带来的换热器结垢问题给蒸发浓缩工艺带来了巨大的阻垢难题。因此,针对高盐废水的有效阻垢技术成为了研究热点。介绍了高盐废水工业处理中的结垢机理和影响因素,并对现有的阻垢技术进行总结分析,为研究高盐废水换热器结垢、除垢、阻垢问题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