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0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48篇
自然科学   364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4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在EI源条件下,作出了5个三「(二甲基乙基硅基)亚甲基」锡双硫代磷酸酯的常规质谱,利用高分辨确定了该系列化合物中相对于丰度最大离子的元素组成,并推出可能的离子结构,借助于MIKES谱,找出了主要离子的子离子,以此研究了该系列化合物主要离子的形成途径和质谱规律。  相似文献   
992.
采用高压合成的方法对 (Eu1-xYx) 2 CuO4 和Sm2 CuO4 样品进行了氧掺杂 ,并发现了一个位于 2 9K附近新的低温磁性反常 .分析表明该反常也是铜原子磁矩的贡献 ,但有着和T′相化合物弱铁磁不同的形成机理 ,它的出现对应着由掺杂到CuO2 面上的空穴产生的铁磁性团簇 .这一结果还揭示了T′相化合物区别于p型超导材料的一个独特性质 ,即没有顶点氧存在的T′相化合物的CuO2 面只能接受极微量的空穴 ,一旦达到极限 ,不管有多少氧掺杂进物相 ,都不能在CuO2 上引入更多的空穴  相似文献   
993.
概述了石墨嵌入化合物的各种制备方法及各自的物理、化学特性,结合该化合物独特的性能,指出了它们的应用前景及将来研究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4.
用嵌入改性法合成了10种通式为K15H2[Ln(P2W16MoO61)2]·nH2O,Ln=(La、Ce、Pr、Nd、Sm、Eu、Gd、Tb、Dy、Yb)的新型稀土杂多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和UV测定,证明所合成的10种化合物同属于Dawson结构,利用TG-DTA及变温IR技术考察了该系列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5.
FeCl_3 石墨层间化合物合成工艺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熔盐法利用自制的合成装置合成了较纯净的1阶、2阶FeCl3-GIC;探讨了合成条件对插入率、阶结构、反应完成程度等的影响。得到了与前人不同的结论,并有良好的实验重复性。  相似文献   
996.
磷腈改性聚氨酯热解燃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磷腈化合物改性聚氨酯,通过ESR自旋捕捉技术和裂解色质仪观察其燃烧特性,对聚氨酯燃烧后长寿命自由基和热分解产物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含氯的六氯环三磷腈可抑制燃烧过程中长寿命自由基的生成,同时将磷腈化合物加入到聚氨酯体系中,在中等温度下可促进它的热分解.  相似文献   
997.
AV_6O_11(A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型结构化合物令人感兴趣的是其结构上3 和4 离子的分布及转换和其性能上表现出的金属导电性及铁磁性.研究这类物质的结构对了解和改善其性能,研究材料化学一般规律都有很重要的意义.De Roy等采用电解方法首次合成NaV_6O_11,并确定了其晶体结构,但其空间群后来被证实是错误的.Kanke等得到了SrV_6O_11及V离子被Ti,Cr和Fe等部分取代的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以求了解不同取代离子对晶体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后来又通过SrV_6O_11,NaV_6O_11单晶样品得到了各自的晶体结构.最近,Kanke等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和中子衍射方法揭示了  相似文献   
998.
小波神经网络在红外光谱数据压缩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伟 《科学通报》1997,42(8):824-827
红外光谱是进行化合物定性及定量分析的重要依据,通常需要大量的数据才能较准确地反映所测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对应于众多的化合物,红外光谱的数据量非常庞大.因而,在保证红外光谱主要特征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如何对红外光谱进行压缩,较大地减少数据量,进而改善红外光谱的存储、检索及处理等方式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工作.小波神经网络(Wavelet neural network),简称小波网络,是基于小波分析所构造的一种新的神经网络模型,目前在化学界尚未见到介绍和应用.本文将其应用于聚苯乙烯薄膜红外光谱的压缩表达.结果表明,小波网络在大量压缩数据的同时,能够很好地恢复原有红外光谱,特别是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  相似文献   
999.
快速凝固Ni-47Al合金调幅组织的TEM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伟  林栋梁  孙宝德  陈达 《科学通报》1997,42(11):1219-1222
B2结构的NiAl具有高熔点、低密度和优异的耐蚀性能,因而有希望成为一类新型的高温结构材料。但低的室温塑性是这类材料走向实用化的主要障碍。采用快速凝固的方法细化晶粒是已知能有效地改善其室温塑性的方法之一。Gaydosh等研究了熔体旋转快速凝固NiAl薄带,性能测试表明NiAl快速凝固后的弯曲断裂应变从铸态的0增加到0.9%~1.3%,进一步在1273K退火1h后应变提高到2.25%,热处理能够明显地提高塑性表明存在其它因素影响快速凝固NiAl合金的塑性,但这一问题却一直未能澄清。近年来,随着长程有序金属间化合物研究的深入,一些研究者相继在快速凝固的强有序化相Ni_3Al,Ti_3Al,FeAl等铝系金属间化合物中发现存在亚稳组织,同样作为强有序化相的NiAl,由于其有序转变的临界温度与液固温度基本重合,因而尚未见在单相成分范围内存在亚稳组织的报道。最近,我们发现接近化学计量的快速凝固NiAl合金中存在亚稳的调幅组织,而这一现象尚未见前人报道。另外,亚稳的调幅组织的发现也使热处理提高快速凝固NiAl合金塑性的现象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00.
刘钰  杨向光  赵震  吴越 《科学通报》1997,42(20):2172-2175
氮氧化物是严重的空气污染物,催化消除氮氧化物是环保催化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已有报道的催化剂体系中复合氧化物和含铜分子筛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文献中已有报道ABO_3(A=Ln;B=Cr,Mn,Fe,Co,Ni)型复合氧化物作为CO还原NO反应的催化剂.但迄今尚未见有合成LaCuO_3的报道,有关含铜复合氧化物作催化剂的大多是A_2BO_4型的.呈ABO_3结构的含铜复合氧化物只有成层状的超导体如YBa_2Cu_3O_7,本文为了探讨复合氧化物晶体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首次研究了3种层状ABO_3结构的La-Ba-Cu复合氧化物对CO还原NO反应的活性,发现它们均具有较高的活性,并首次提出了Ba离子在此反应中的作用.1 实验方法催化剂的制备和Cu价态分析见文献[4,5]CO还原NO反应在固定床流动反应体系中进行,反应管为内径6mm石英管,催化剂粒度为40~80目,用量0.2g,空速为7000h~(-1),原料气为NO7.5×10~(-3),CO8.0×10~(-3),He平衡.采用英国产的Pyc Pan气相色谱分析检测N_2O,CO_2,0.5nm分子筛色谱柱检测NO,CO转化率. H_2-TPR在自制装置上进行:样品在氧气氛下于850℃处理1h后,于氧气氛中冷却至室温,以组成为5%H_2 95%N_2的还原气(35mL/min)还原,升温速率20℃/min,记录H_2-TPR图.2 结果与讨论2.1 结构与化学组成XRD结构分析表明,3个样品均属正交晶系的A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