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自然科学   30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我国是一个人均水资源匮乏,严重缺水的国家。许多地区和城市靠长期过量抽取地下水维持,西北地区及许多山区则因缺水而制约了经济发展,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62.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perceived home indoor air quality, as well as sick building syndrome (SBS) in areas with typical arid continental climate such as Urumqi, northwest of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cluding 4,260 parents of children (1-8 years) was performed by a ques- tionnaire survey in winter season in 2011. The sensation of air dryness (weekly/sometimes) in the last 3 months had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reports by more than half of the parents (57.4 %), followed by perceived stuffy odor (40.6 %), unpleasant odor (27.0 %), tobacco smoke odor (25.5 %), sensation of humid air (17.9 %), pungent odor (11.7 %) and moldy odor (9.5 %), respectively. The prevalence of SBS symptoms in the same time period was 40.4 % for general symptom, 47.7 % for mucosal symptom and 9.5 % for skin symptom,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between perceived odors/sensation of air dryness and SBS symptoms (ORs range 1.39-1.42). Additionally, the OR values in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of the OH score (P 〈 0.05). Dampness, the presence of cockroaches and mosquitoes/flies, prenatal exposure to decoration and close to traffic were all risk factors of SBS symptoms. However, frequently putting bedding to sun- shine was potentially a protective factor. In conclusion, adults' perceptions of odors and sensation of air dryness are related to SBS symptoms and home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Urumqi, China.  相似文献   
63.
西北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与“双碳”目标的矛盾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本文选取西北地区2011-2019年的数据,采用碳排放系数法核算能源消费碳排放,并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方法,研究了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经济产出和人口规模对碳排放水平的影响;构建Tapio脱钩模型,对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脱钩指数进行测度,并分析了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研究表明:1)陕西省是西北地区碳排放量最大的省份,其次是新疆、甘肃、宁夏和青海. 2)经济产出和人口规模会促进碳排放,与经济产出相比,人口规模对碳排放的影响较小;能源强度会促进碳减排;能源结构对碳排放的作用存在两面性. 3)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均有向强脱钩转变的趋势;陕西、甘肃、新疆和青海的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了强脱钩.这些结果丰富了碳排放驱动因素与脱钩效应的相关研究,为西北地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削减碳排放提供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4.
青岛西北地区矿泉水的水化学特征与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青岛西北部橄榄安粗岩系分布区饮用天然矿物洋水形成的水文地质条件及水化学特征。指出:作为水岩反应的结果体现,其主要化学成份,Ca^2+,Mg^2+与Sr^2+间构成明显的成份正相关,而K^+,Ca^2+,Mg^2+,HCO^-3与H2SiO3间构成负相关,Sr^2+与H2SiO3间亦呈负相关,并对矿泉水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5.
《甘肃科技》2009,25(8):F0002-F0002
甘肃鹏飞隔热材料有限公司位于西北工业重镇兰州市西固区,是西北地区唯一一家生产泡沫玻璃的公司,占地111多亩,注册资金1800万元,于2005年11月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企业。  相似文献   
66.
文章通过构建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系统耦合协调模型、回归效应模型和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1995—2019年西北地区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效应、影响因素及障碍因子。研究结果显示:(1)1995—2019年西北地区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现不断向好的发展态势。耦合协调度发展态势经历了“不协调发展(1995—2009年)→转型发展(2010-2014年)→协调发展(2015—2019年)”的演化阶段,耦合协调等级由“极度失调”演化为“中度协调”,形成旅游经济滞后和生态环境滞后两种发展类型;(2)1995—2019年西北地区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受旅游经济系统影响较大;旅游规模和旅游效益是影响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生态环境压力和生态环境响应是影响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3)1995—2019年旅游系统影响西北地区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前五位的障碍因子变动不大,主要以旅游规模和旅游效益为主;生态环境系统前五位的障碍因子因阶段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67.
《甘肃科技》2005,21(11):F0002-F0002
甘肃农业大学座落在兰州市安宁区风景秀丽的黄河之滨十里桃乡,是一所综合性农业高等院校。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53年,至2005年7月,累计授予博士学位149名,硕士学位864名,硕士专业学位130名,为西北地区及至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燕尾服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在校全日制研究生总数1234人,其中博士生216名,硕士生1018名,另有专业学位研究生255人。  相似文献   
68.
西北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西北地区的农村体育活动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农牧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价值观、特征行为、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对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了整理和说明;并对西北地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9.
沙产业与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西北沙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指出沙产业是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论述了沙产业开发必须与沙区生态条件不断改善和绿洲农业持续发展相结合,认为选择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是实施西北地区沙产业开发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0.
旅游业的发展对西北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影响社会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和我国社会文化变迁的基本趋势入手,分析了西北地区社会文化的基本特点,探讨了旅游业的发展对西北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的积极作用和带来的不利影响,使旅游活动和旅游业成为推动西北地区社会文化变迁良性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