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1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miR-29c 调控TNRC18 胃癌组织和细胞阿帕替尼耐药性的机制。方法:收集2015 年2 月至2017 年10 月武汉市中心医院具有完整资料的39 例胃癌和癌旁组织标本(其中21 例为阿帕替尼耐药患者、18 例为不耐药患者),采用qRT-PCR检测miR-29c 在胃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Transwell 和Annexin V-FITC/PI 双染流式术检测miR-29c 过表达/敲降对MGC-803/AP耐药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影响,Western blotting 检测miR-29c 调控TNRC18 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29c 与TNRC18 的靶向作用关系。结果:miR-29c 在3 种胃癌细胞系和阿帕替尼耐药癌患者组织中均低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证实miR-29c 靶向作用TNRC18 并下调其表达水平。miR-29c 通过靶向下调TNRC18 抑制阿帕替药耐药的MGC-803/AP细胞的增殖、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均P<0.05 或P<0.01),进而降低胃癌细胞MGC-803/AP对阿帕替尼的耐药性。体内实验同样证实,miR-29c 通过靶向抑制TNRC18 降低胃癌对阿帕替尼的耐药性。结论:miR-29c/TNRC18 分子轴在胃癌组织和细胞MGC-803/AP对阿帕替尼耐药中发挥着一定作用,过表达miR-29c可逆转MGC-803/AP细胞对阿帕替尼耐药。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全肝CT灌注成像评估兔VX2肝肿瘤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建立36只兔VX2肝肿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A组行TACE(0.4 mg栓塞微粒球),B组单纯口饲强服阿帕替尼50 mg/(kg.d),C组行TACE(0.4 mg栓塞微粒球)+口饲强服阿帕替尼50 mg/(kg.d),D组使用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行肝动脉灌注。4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7,14 d后行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获取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肝动脉分数(hepatic arterial fracture,HAF)、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及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各组于第1次灌注扫描后分别处死1只兔,治疗14 d后行最后一次灌注扫描后处死剩余8只兔。取肿瘤边缘区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比各组肿瘤边缘区CT灌注参数。比较各组治疗前及治疗7 d后肿瘤边缘区CT灌注参数的变化,采用多组间方差分析比较各组的肿瘤边缘区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值,对各组灌注参数与MVD值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4组间肿瘤边缘区CT灌注参数BF,BV,MTT,HAF,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A,B,C组BF,HAF,PS明显降低(P<0.05),D组稍增高。治疗14 d后MVD值分别为A组80.1±16.4,B组50.2±11.2,C组27.4±9.7,D组68.7±12.7,C组MVD值较其他3组显著降低(P<0.01)。除A组外,其余各组兔VX2肝肿瘤边缘区CTPI参数BF,HAF,PS与MVD均呈正相关;BV,MTT与MVD无明显相关性;A组MVD与各CTPI参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全肝CT灌注可定量评估兔VX2肝肿瘤TACE治疗前后肝血流动力学变化,可替代MVD评价肿瘤血供生成,TACE联合口服阿帕替尼能够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生长。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索阿帕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不可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9例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间在丽水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肝癌患者59例,所有患者均行TACE治疗,根据有无服用阿帕替尼分为阿帕替尼联合TACE组(联合组,28例)和TACE组(31例),治疗3个月后,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肿瘤反应情况,同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人半胱氨酰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8)的变化情况,明确阿帕替尼联合TACE的抗肝癌疗效。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71.43%,TACE组的总有效率为45.16%,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TACE组(P<0.05);联合组和TACE组治疗前的VEGF水平分别为(122.99±13.10)pg/mL和(120.36±13.86)pg/mL,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别为(91.49±8.65)pg/mL和(116.89±10.95)pg/mL,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联合组显著低于TACE组(P<0.01);联合组和TACE组治疗前的caspase-8水平分别为(83.68±9.21)pg/mL和(82.87±12.01)pg/mL,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别为(105.55±7.25)pg/mL和(86.57±7.52)pg/mL,均高于治疗前(P<0.01),且联合组明显高于TACE组(P<0.01)。结论:阿帕替尼联合TACE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可有效抑制肿瘤血管再生,提高疾病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单药在标准治疗方案失败晚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设计,用PASS15 软件计算研究所需的样本量,从2017 年7 月到2018 年8 月入组标准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CRC患者52 例,给予阿帕替尼起始剂量750 mg或500 mg单药治疗;评估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随访评价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研究终点为PFS,次要研究终点为ORR、DCR、OS和安全性。结果:纳入研究的52 例CRC患者中45 例可以评价疗效及安全性,其均为既往接受过至少2 次系统性化疗的晚期CRC患者。疗效:完全缓解0 例、部分缓解5 例、疾病稳定30 例、疾病进展10 例,ORR为11.11%、DCR为77.78%;预后:45 例患者的中位PFS 为3.95 个月(95% CI=3.16~4.74),中位OS为10.3 个月(95% CI=5.70~14.90);3 级以上不良反应:手足综合征6 例(13.33%),高血压5 例(11.11%),蛋白尿5 例(6.67%),转氨酶升高4 例(8.89%),腹泻3 例(6.67%),疲劳2 例(4.44%),出血1例(2.22%)。结论: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标准方案失败的晚期CRC患者具有潜在的临床获益,安全性事件总体可控。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6例大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使用Xelox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营养状况,观察多种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补体C3、C4等水平变化,监测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通过EORTC制定的QLQ-C30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1天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7天,观察组患者血清中大部分营养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术后1天及对照组患者(P0.05);免疫功能血清指标CD4~+、CD4~+/CD8~+、IgG等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血清EGF、IGF-1、IL-17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CRC术后患者的机体免疫水平,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起效机制可能在于通过抑制血清中EGF、IGF-1、IL-17水平而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联合放疗同步多西他赛与顺铂化疗治疗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瘤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在我院收治的NSCLC脑转移患者72 例,二代基因测序(NGS)显示驱动基因阴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6 例、治疗组36 例,对照组接受多西他赛、顺铂方案化疗2 个周期及同步脑转移瘤放疗,治疗组在观察组基础上给予阿帕替尼抗血管生成治疗。主要研究终点:确认有效率(cORR)和疾病控制率(DCR);次要研究终点:无进展生存期(PFS),生存质量(QOL)评分,血清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药物不良事件(AE)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cORR和DCR明显提高[41.67%(15/36)vs 33.33%(12/36)、80.56%(29/36)vs 69.44%(25/36),均P<0.05];中位PFS 明显延长(5.9 vs 4.6 个月,P<0.05);血清CEA和VEGF值显著降低[ (16.5±2.3)vs(22.9±3.7)ng/ml、(291.6±42.6)vs(479.3±50.2)pg/ml,P<0.05];而QOL 评分治疗组[ (69.5±8.5)分]虽略高于对照组[ (64.1±7.3)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急性脑水肿、胃肠反应、骨髓抑制、肝功能减退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口腔黏膜炎、手足综合征、高血压、蛋白尿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放化疗在驱动基因阴性NSCLC脑转移患者中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放化疗,且不良反应可控,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重新评价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PH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卡瑞利珠单抗200 mg q3w联合阿帕替尼250 mg qd×21 d治疗。应用卡方检验进行基线特征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从中估计中位总生存期(OS),然后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预测影响OS的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3例PHC患者,一线治疗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23.3%(7/30),二线及以上治疗患者的ORR为15.4%(2/13)。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3.3%(25/30)和61.5%(8/1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5.0个月(95%CI 3.2,6.8)和4.0个月(95%CI 1.7,6.3)(P=0.514),中位OS分别为13.0个月(95%CI 11.2,14.8)和9.0个月(95%CI 2.8,15.2)(P=0.179)。在43例患者中,33例(76.7%)存在3级或以上...  相似文献   
29.
  目的  研究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消岩汤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晚期非鳞NSCLC患者38例,随机分为阿帕替尼治疗组18例(A组),阿帕替尼联合消岩汤加减方治疗组20例(B组),二组治疗期间均未行手术及放、化疗。  结果  晚期非鳞NSCLC患者服用阿帕替尼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mPFS)可达3个月,阿帕替尼联合消岩汤组mPFS、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及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较阿帕替尼单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方面,阿帕替尼联合消岩汤组均优于阿帕替尼单药组(P < 0.05)。  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消岩汤加减方治疗晚期非鳞NSCLC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用于铂耐药复发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二线以上化疗后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6例确诊为铂耐药复发上皮性卵巢癌的患者,接受非铂类二线以上药物化疗至少4疗程,并已获得临床缓解或稳定后,给予口服阿帕替尼维持治疗,初始剂量均为500 mg,qd,直至疾病进展或毒副作用不能耐受。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1.0版和CA125、HE4两个指标综合评价疗效,按照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的常见毒性标准3.0版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分级。结果:36例患者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52.2%,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69.4%。在19例获得部分缓解的患者中,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8.1(2.5~23.1)个月,其中12例患者(63.2%)的缓解持续时间≥6个月,6例获得疾病稳定评价的患者中,中位稳定持续时间为5.85(3.2~9.3)个月,其中3例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