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4篇
  免费   947篇
  国内免费   127篇
医药卫生   1103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260篇
  2021年   356篇
  2020年   290篇
  2019年   280篇
  2018年   358篇
  2017年   324篇
  2016年   370篇
  2015年   299篇
  2014年   631篇
  2013年   542篇
  2012年   694篇
  2011年   725篇
  2010年   633篇
  2009年   700篇
  2008年   639篇
  2007年   620篇
  2006年   562篇
  2005年   383篇
  2004年   301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54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42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 131I治疗对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DTC术后随访患者 3组 :1组 2 98例 ,均为术后复发患者 ,分析首诊年龄、性别、术式、病理类型等因素对复发的影响 ;2组10 8例 ,为术后行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患者 ;3组 12 4例 ,为术后行甲状腺素替代 1 31 I清除甲状腺剩余组织治疗的患者。进行后两组间年复发率对照分析。结果 ① 1组DTC复发患者性别男、女之比(1∶1 5 )和病理类型滤泡状、乳头状癌之比 (1∶4 )均高于文献 (1∶2~ 3和 1∶8) ;原发灶甲状腺癌肿块切除、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和双侧腺叶切除者复发百分率依次降低 (分别为 4 7 3%、34 2 %和 18 5 % ) ;复发多出现于术后 5年内 (6 5 1% ) ;复发部位以颈淋巴结居多 (2 3 5 % )。② 2组DTC术后 1、5和 10年复发率分别为 4 6 3%、8 33%和 12 0 4 % ,5 3 85 % (7 13例 )发生在术后 2年内 ,近端和远端复发分别占 5 3 84 %和 30 77% ;3组 1、5、10年复发率分别为 0 81%、4 0 3%和 7 2 6 % ,5 9例发生在术后 4年内 ,近端和远端复发分别为 5 9例和 2 9例。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DTC首诊年龄、性别、术式、病理类型等对术后复发有一定影响 ;DTC术后行甲状腺素替代 1 31 I清除甲状腺剩余组织治疗可改善DTC预后 (延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放射增敏作用和多西他赛联合放射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人AGS胃癌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28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单纯多西他赛组、多西他赛 照射组。测量各组移植瘤体积,计算各组抑瘤率,评价多西他赛的放射增敏效果,并对标本进行光镜观察及原位末段标记(TUNEL)检测。结果:28只裸鼠的成瘤率为100%,实验期间无死亡,比较各组移植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抑瘤率分别为单纯照射组36.4%,单纯多西他赛组44.2%,多西他赛 照射组86.9%。多西他赛对放射治疗的增敏值(enhancement factor,EF)值为1.5。多西他赛 照射组的平均凋亡指数(AI)为(15.6±2.3)%,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西他赛对人AGS胃癌裸鼠移植瘤有良好的放射增敏作用,多西他赛联合放疗能更有效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L-OHP)并5-氟脲嘧啶、甲酰四氢叶酸钙(5-Fu/LV)配合放疗治疗晚期复发直肠癌患者的增效作用与毒性反应。方法:23例无法手术的晚期复发直肠癌患者进行盆腔放疗,在放疗的第1、5同前一天开始给予L-OHP30mg/m。静滴0.5h,LV100mg/m^2和5-Fu375mg/m^2静滴4h,连用4d。25例单纯放疗者为对照组。结果:放疗结束时,观察组局部症状缓解率较对照组高,尤其对会阴区下坠疼的改善明显(P〈0.05),且转移症状亦有所缓解。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8.3%、48%(P〈0.05),完全缓解分别为8.7%、4.0%。主要毒副反应是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静脉炎,骨髓抑制。结论:利用低剂量L-OHP并5-Fu/LV的增敏作用配合放疗治疗晚期、复发直肠癌可提高近期疗效,改善症状,尤其对于伴远外转移者,为理想、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5.
宫颈癌放疗后家庭阴道冲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寻找一种院外阴道冲洗的有效方法,从而帮助一些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来医院行阴道冲洗术的患者继续完成治疗。方法:对204例宫颈癌放疗结束后的患者随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实施家庭阴道冲洗,对照组未行阴道冲洗,通过放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门诊随访,观察阴道粘膜急性放射反应治疗后消退情况,对家庭阴道冲洗患者和未行阴道冲洗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行家庭阴道冲洗者在阴道粘膜急性放射反应方面与未冲洗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家庭阴道冲洗是对因各种原因出院后不能来医院行阴道冲洗的患者可以采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设计和实现基于通用激光扫描仪的胶片剂量测量和验证系统。方法采用胶片饱和冲洗、非线性光学校正、多分辨率阈值滤波、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图像复原等方法,消除了普通扫描仪用于胶片剂量学定量处理中的各种伪影、噪声和畸变;采用过响应系数校正方法消除测量胶片对低能散射光子的过响应,改善了胶片剂量测量的准确性;采用γ结合NAT指标的方法对放疗计划进行二维定量验证,给出可视化图形表达和具有定量数据的验证结果。结果和三维水箱系统、VeriSoft胶片测量系统相比较,研制系统对放疗剂量的测量结果在±2%内符合一致,对IMRT放疗计划的定量验证结果在±3%内符合一致。结论该系统能够实现对放疗剂量的高精度测量和对适形调强放疗计划剂量的可靠验证。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MR灌注成像在评估脑胶质瘤放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脑胶质瘤术后患者于放疗前及放疗后3、6个月行MR灌注成像及常规MRI检查。由灌注数据获取脑血容量(CBV)图和脑血流量(CBF)图。计算出病灶的最大相对局部脑血容量(rCBV)值和最大相对局部脑血流量(rCBF)值。结果25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前肿瘤区的rCBV值和rCBF值分别为6.32±2.14和5.49±1.98,与正常脑组织的2.58±1.21和2.17±1.19相比,显著升高(P〈0.01)。其中11例放疗后rCBV值和rCBF值与放疗前相比,显著下降(P〈0.01),其中5例证实为放射性脑坏死;另14例放疗后rCBV值和rCBF值与放疗前相比,有不同程度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9.05)。其中7例证实为肿瘤伴部分放射性坏死组织,2例死亡,5例再次行放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结论MR灌注成像可作为评估脑胶质瘤放疗疗效的一项重要指标。并有助于下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38.
Objective: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risks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124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who received pre-operative induction chemoradiotherapy and surgery. Methods: All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who underwent surgery after induction therapy between January 1990 and December 2003 were reviewed. We adopted univariate and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to identify predictors that increase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esults: Of 124 patients, 59 received carboplatin and docetaxel, 53 received cisplatin and etoposide, and 12 received other platinum-based combinations. Pre-operative thoracic radiotherapy was performed concurrently with chemotherapy. The median dose to the primary tumor was 40 Gy, and 29 patients (23.4%) received radiotherapy of more than 45 Gy before surgery. There were 25 pneumonectomies (20.2%). The overall postoperative mortality was 9 of 124 patients (7.3%), and complications developed in 54 patients (43.5%). Multivariate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only thoracic radiotherapy of more than 45 Gy predicte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 = 0.021; odds ratio, 3.620;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214–10.797). Conclusions: Thoracic radiotherapy of more than 45 Gy,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was a significant risk factor fo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39.
40.
Management of breast cancer during pregnancy is complicated by the high risks of abortion and foetal malformation from the use of radio 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A case of breast cancer during pregnancy, treated with radiotherapy, and the estimated foetal dose is repor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