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97篇
  免费   958篇
  国内免费   1789篇
医药卫生   27444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315篇
  2015年   378篇
  2014年   606篇
  2013年   682篇
  2012年   956篇
  2011年   1314篇
  2010年   1313篇
  2009年   1357篇
  2008年   1558篇
  2007年   1524篇
  2006年   1489篇
  2005年   1910篇
  2004年   1366篇
  2003年   1481篇
  2002年   1267篇
  2001年   1338篇
  2000年   953篇
  1999年   988篇
  1998年   1093篇
  1997年   999篇
  1996年   1073篇
  1995年   875篇
  1994年   590篇
  1993年   380篇
  1992年   192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杨丽敏  陆阳 《医学教育探索》2004,(8):956-956,U001,U002,U003
RT-PCR是近10年内在中药及其活性部位、活性成分药用研究中应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之一,它对于研究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阐明中药药性理论及其可能的物质基础、建立分子水平上的中药活性检测系统,或以受体和基因为靶点寻找新药具有重要的意义。对RT-PCR技术在中草药复方、单味药及其活性成分的药理活性和临床药用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为传统中药的开发和寻找新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研究特发性脊柱侧凸(IS)患者椎旁肌组织中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在核酸水平(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随机选择19例IS患者,年龄12~19岁,平均14.3岁,Cobb角42°~80°(平均54°)。手术中取顶椎(T7~T10)凸侧、凹侧椎旁肌肉组织,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NT-3 mRNA表达水平。取4例相同年龄段的椎间盘突出患者手术切口头端非病变部位椎旁肌肉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对照组椎旁肌中NT-3的mRNA表达阳性率50%,相对表达量为0.0237±0.0158,IS组患者椎旁肌中表达阳性率63.16%,相对表达量为0.1213±0.0939,较对照组表达量增加(P=0.051)。9例Cobb角>50°的IS患者表达阳性率为44.44%,相对表达量0.0431±0.0359,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10例Cobb角≤50°的IS患者中表达阳性率为80%,相对表达量为0.1604±0.0895,与对照组和Cobb角>50°的IS患者比较有明显增加(P<0.01)。结论:正常椎旁肌组织中NT-3在核酸水平微量表达,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组织中NT-3 mRNA表达增加,尤其在小角度IS患者中增加明显,提示IS患者中存在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异常。  相似文献   
44.
45.
EB病毒(EBV)是1964年由Epstein和Barr在对非洲Burkitt淋巴瘤来源的瘤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时发现的。全球估计EBV成人感染率高达90%以上。已有的证据证明EBV感染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器官移植及艾滋病感染等免疫功能降低后的淋巴增生性疾病(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LPD)。此外,还发现EBV与一些疾病,如淋巴瘤、鼻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IZCR-RFLP)和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进行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属种鉴定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细菌23S rDNA基因作为鉴别细菌属的靶基因,通过设计合适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13属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和5种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扩增产物的酶切片段进行RFLP分析和SSCF,分析。[结果]运用通用引物可以扩增出13属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的23S rDNA基因Hpa Ⅱ酶切产物的RFLP分析表明,不同种属的致病菌表现出不同的RFLP图谱,利于进行细菌属的鉴定。不同种属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SSCF,图谱变异性更大,不利于进行种属间鉴别。对5种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的23S rDNA基因扩增产物的RFLP和SSCP分析表明,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表现出相似的RFLP图谱,SSCP图谱的变异性较大,这有利于进行血清型间鉴别甚至株间的鉴别。[结论]PCR-RFLP和PCR-SSCP具有应用于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种、属鉴别诊断的潜力。  相似文献   
47.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简单的PCR方法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价值。选用互补于幽门螵杆菌尿素酶A基因片段的一对引物,建立PCR方法扩增幽门螺杆菌DNA.扩增产物经琼脂糖电泳显示一条411bp区带。用PCR扩增41株HP分离菌均阳性,而空肠弯曲菌等8种肠道细菌均阴性.显示100%特异,系列稀释试验显示PCR能检测0.1pg的HP DNA;126例胃粘膜标本用PCR、尿素酶试验、培养和涂片检查,HP检出率分别为70.6%、56.3%、32.5%和56.3%,这些结果提示简单快速的PCR方法是检测FIP的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48.
用PCR方法检测单纯性生长激素缺乏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49.
为探讨HBV感染与肝细胞癌(HCC)发生之间关系,作者应用原位聚合酶链反应(PCRIS)对26例肝癌、23例癌旁肝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了HBVDNA的检测,检出率分别为84.6%和91.3%,明显高于原位核酸杂交(ISH)的53.8%(14/26)和56.5%(13/23);亦高于从患者血清和HCC组织提取DNA后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的57.7%(15/26)和55.6%(5/9)。用PCRIS方法,HCC组织细胞中HBVDNA阳性颗粒强度、HBVDNA阳性细胞数和组织切片的清晰度均高于ISH。PCRIS既显示了PCR技术的高敏性和特异性,又能在细胞内定位。本结果显示我国HCC的发生与HBV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0.
巢式PCR检测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石蜡标本中B19病毒的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明  张国成 《医学争鸣》1998,19(3):271-273
目的:探讨微小病毒B19与先天性心脏病(CHD)的相关性及可能致畸机理。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29例CHD尸解心脏组织,对照组为30例同期非先天性畸形尸解心脏组织,应用巢式PCR扩增B19-DNA,单纯疱疹病毒(HSV),兔弓形虫(TOX),巨细胞病毒(CMV),结果:29例CHDB19-DNA5例阳性,全瓿对照组为均阴性(P=0.0237),HSV,TOX两组中均阴性,CMV在两组中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