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27篇
  免费   3253篇
  国内免费   1369篇
医药卫生   45949篇
  2024年   469篇
  2023年   1908篇
  2022年   1489篇
  2021年   1839篇
  2020年   1680篇
  2019年   1712篇
  2018年   920篇
  2017年   1384篇
  2016年   1546篇
  2015年   1567篇
  2014年   2509篇
  2013年   2352篇
  2012年   2970篇
  2011年   2914篇
  2010年   2587篇
  2009年   2426篇
  2008年   2287篇
  2007年   2064篇
  2006年   1754篇
  2005年   1616篇
  2004年   1337篇
  2003年   1250篇
  2002年   1000篇
  2001年   946篇
  2000年   768篇
  1999年   551篇
  1998年   458篇
  1997年   335篇
  1996年   357篇
  1995年   213篇
  1994年   188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降结肠系膜旋转不良(PDM)是由降结肠与腹膜后融合不全引起的,PDM通常无症状。然而,降结肠系膜旋转不良、乙状结肠向右侧与回盲部的先天粘连以及肠系膜下动脉的解剖变异等均可能会对结直肠癌的手术决策及难易度产生影响。我们报道一例乙状结肠癌伴肝转移瘤合并PDM的诊治,对其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体会及注意要点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连续性结肠灌洗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与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80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结肠灌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自然排便方法,结肠灌洗组采用结肠造口灌洗法,连续灌洗30d,分别于灌洗前和灌洗30d后发放一般情况调查表、造口相关自我效能问卷和造口适应量表(OAS),观察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和OAS评分,比较两组灌洗效果。结果灌洗组灌洗后自我效能和OAS评分均较灌洗前显著增加(P〈0.01),灌洗组自我效能和OA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灌洗组灌洗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Uc=3.058,P=0.000)。结论连续结肠灌洗能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93.
陈守华 《当代医学》2014,(23):88-89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外科手术方式对老年直肠癌病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3月期间在河南省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年龄在55~72岁的直肠癌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患者个人意愿分为2组,A组患者为30例,B组患者为37例。A组患者行以局部切除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行以Miles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3.33%,B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92%,经对比,A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19%,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6.67%,经对比,B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本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Miles外科手术方式对老年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94.
焦娜 《当代医学》2016,(6):105-106
目的 分析研究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切口与造口临床护理.方法 本院从2012年开始给予88例直肠癌患者实施术前造口定位、预配造口袋体验、术后切口、造口观察护理、造口技能指导、并发症防治等一系列护理,并与之前未实施护理80例患者的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切口舒适度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前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愈合时间、切口舒适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患者实施切口与造口临床护理后,提高患者对造口的认知,护理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95.
吕永晨  路明  孙英杰 《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20+122-120,122
目的研究分析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9月-2013年3月收治的64例结直肠癌致肠梗阻患者,其中对照组38例患者术前未接受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治疗组26例患者接受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前未接受肠梗阻导管治疗组的一期吻合率为30%:术前接受肠梗阻导管治疗组的一期吻合率为100%,两组的优良率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现术后不良反应率对比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进行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可有效改善结直肠癌致肠梗阻患者整体状况,一期吻合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996.
梁燕英 《大家健康》2016,(2):266-266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进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给予低体温手术室护理,比较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进行过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患者的低体温护理中采用手术室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的有效性,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伴急性梗阻外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7例结直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44)和试验组(n=43),其中的参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案治疗,试验组采用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治疗,对两组并发症和死亡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试验组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2%、38.6%,组间比较,参照组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病死率4.7%与参照组29.5%比较,组间出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技术治疗结直肠癌伴梗阻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选择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椎旁阻滞联合全麻对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04例,根据患者术中采用的麻醉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46),观察组术中给予椎旁阻滞联合全麻,对照组仅给予全麻。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和术后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应激激素血管紧张素II(AngII)、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焦虑自我评分(SAS)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时观察组AngI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皮质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9);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时SAS评分显著降低(P=0.000),视觉模拟评分显著降低(P=0.001);肛门排气时间显著减短(P=0.002);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03),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比较两组间无差异性(P>0.05)。结论:椎旁阻滞联合全麻有助于降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99.
1000.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目前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清楚。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饮食结构等得到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关于结直肠癌早期诊断、靶向治疗等相关研究较多,但笔者认为做好该病的早期预防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了解结直肠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是早期预防的基础。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结直肠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