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医药卫生   6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4岁,2006年2月14日入院。患者于2005年7月底出现双眼视力下降,左眼明显,12月底出现背部烧灼感,双下肢麻木、无力、痉挛性疼痛,在当地予维生素、血栓通等治疗。2006年1月躯干、四肢反复起红斑、水疱,不易愈合而入我院皮肤科。体格检查:全身多处巴掌大小暗红色斑块及溃疡,左小腿屈侧可见一大水疱,尼氏征阴性。行皮肤病理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免疫荧光检查,结果符合IgA天疱疮改变,经激素、抗感染等治疗后皮损基本愈合,但患者仍视物模糊,双下肢乏力、痉挛性疼痛而转入神经科。查体:左眼全盲,右眼30cm可见指数,双眼底视神经萎缩,双下肢肌力Ⅲ级,双Babinski征(+),T2以下浅感觉减退,大小便潴留。头颅及上胸段磁共振成像(MRI)示:双侧额顶叶白质、外囊、半卵圆中心及侧脑室周围白质多发点片状长T1、长T2信号,部分病灶长轴与侧脑室垂直,T7-8以上胸段脊髓可见等T1、长T2信号,病灶累及灰白质,约平T4-5平面,脊髓萎缩变细。患者2006年3月16日右眼视力再次下降为眼前指数,因经济困难而出院。  相似文献   
72.
苏木精———曙红 (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中苏木精染液常用明矾苏木精作为染细胞核的染料 ,HE染色时采用退行性染色手段使细胞核着色 ,即先用苏木精液过度染色细胞核 ,同时不需要用苏木精着色的细胞核以外的成分亦被苏木精着色 ,再用盐酸乙醇分化 ,将过度深染细胞核的部分或不需要着色的组织成分上的颜色除去 ,再蓝化。所谓蓝化是指用明矾苏木精液深染细胞核后 ,通过盐酸乙醇分化 ,切片从酸性环境中转移至流水中使之变蓝的过程[1 ] 。在实际工作中 ,常遇问题是蓝化所需时间较长 ,尤其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天 ,蓝化时间需要 1 5min以上…  相似文献   
73.
目的采用中药苏木醇提取物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小鼠,观察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情况,探讨苏木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昆明小鼠被随机分为EAMG治疗组(20只)、EAMG对照组(20只)、佐剂对照组(20只)和正常对照组(20只)。采用乙酰胆碱受体(AChR)加完全福氏佐剂(CFA)的方法多次免疫小鼠,复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小鼠模型;佐剂对照组模型制备成功后仅予完全福氏佐剂。所有小鼠均于末次免疫后7~14d行游泳试验和肌电图检查,进行模型鉴定。EAMG治疗组小鼠于末次免疫后第15天起,每天胃内灌注苏木醇提取物0.2ml/只,EAMG对照组、佐剂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胃内灌注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予4周后处死小鼠,应用MTT比色法检测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结果(1)EAMG对照组小鼠的T淋巴细胞吸光度差值为(0.257±0.025),较佐剂对照组(0.147±0.022)及正常对照组(0.154±0.017)明显增高(P<0.01);EAMG治疗组小鼠的吸光度差值为(0.174±0.040),较EAMG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佐剂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佐剂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EAMG对照组小鼠的B淋巴细胞吸光度差值(0.789±0.101)较佐剂对照组(0.502±0.125)及正常对照组(0.493±0.09)明显增高(P<0.01);EAMG治疗组小鼠的吸光度差值为(0.590±0.120),较EAMG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佐剂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佐剂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苏木具有下调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小鼠淋巴细胞功能,抑制N2乙酰胆碱受体抗原诱导特异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74.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铁苏木素染色的改进卢作超赵邦权目前,国内对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标本制片一直沿用涂片染色法或者浓集涂片染色法,往往片中包囊数量较少,不利于学生实验,也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我们采用先行浓集、染色,后涂片封固的改良方法,获得较满意效果。1材...  相似文献   
75.
PAS和爱先兰染色方法,能显示多种组织的中性和酸性粘液成份,但对含弱酸性的粘液细胞和组织,则染色不佳。本文用改良的Mayer氏苏木素染色方法,对含弱酸性的胃颈粘液细胞染色,获得满意效果,弥补了PAS、爱先兰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76.
梁艳清 《解剖学研究》2012,34(2):159-160
<正>让冰冻切片的苏木精-伊红(HE)染色效果等同于石蜡切片,固定液的选择是最关键。目前很多相关文献报道说法不一。我们选用组织学常用和易配制的6种固定液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效果的比较观察。  相似文献   
77.
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 胎牛血清 fetal bovine serum,FBS 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 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相似文献   
78.
夏天  张聪  黄鹏  魏维  魏莉 《四川医学》2012,33(1):17-19
目的分析对比三种染色方法在显示新生骨成骨情况的差异性,为体内组织工程研究提供更好的组织学鉴别方法。方法将大节段多孔生物陶瓷/聚乳酸复合支架植入犬4个不同的非骨部位,6个月后取材脱钙,石蜡包埋及切片分别做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和亚甲基蓝-碱性品红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并做比较。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下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成骨细胞、类骨质等成分;Masson染色胶原纤维及成骨现象着色鲜艳,易于观察;亚甲基蓝-碱性品红染色成骨细胞更加清晰,与周围组织对比明显。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更符合常规病理学观察习惯,Masson染色和亚甲基蓝-碱性品红染色在胶原纤维、成骨细胞等成分的观察上更具优势,因此三者结合更有利于镜下组织形态学观察。  相似文献   
79.
病理制片技术是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切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正确的病理诊断。然而,病理诊断的准确率不仅对相关科室,甚至对医院整体的医疗水平造成极大的影响。在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制作过程中,本研究针对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封固、核对等步骤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0.
目的 研究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头花蓼地上部分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12E, 16E)-12, 16-二十碳二烯酰基]-2-[(E, E)-7, 11-十八碳二烯酰基]-3-硬脂酰基甘油(1)、24-亚甲基环阿尔廷醇(2)、植醇(3)、β-谷甾醇(4)、山柰酚(5)、原儿茶酸乙酯(6)、对羟基苯甲酸(7)、没食子酸乙酯(8)、5, 7-二羟基色原酮(9)、3-甲氧基槲皮素(10)、没食子酸(11)、N-反式咖啡酰酪氨酸(12)、β-胡萝卜苷(13)、槲皮苷(14)、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15)、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16)、2″-O-没食子酰基槲皮苷(17)、槲皮素(18)、2″-O-没食子酰基陆地棉苷(19)、杨梅苷(20)、短叶苏木酚酸乙酯(21)、短叶苏木酚(22)、槲皮素-3-O-(6″-O-反式阿魏酰基)-β-D-吡喃半乳糖苷(23)、酒渣碱(24)、鞣花酸(25)。结论 化合物13712212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