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3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213篇
医药卫生   3740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HPLC法测定银黄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钱江 《中成药》2003,25(2):117-119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银黄口服液 (金银花 ,黄芩 )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LUNAC1 8(2 )色谱柱 ,乙腈 0 .1 %磷酸溶液为流动相 (梯度洗脱 ) ,流速为 1 .0mL·min- 1 ,检测波长为 31 8nm。结果 :绿原酸线性范围为0 .2 568~ 2 .0 544μg ,平均回收率 =97.7% ,RSD =0 .8% ;黄芩苷线性范围为 0 .9896~ 7.91 68μg ,平均回收率 =98.0 % ,RSD =0 .9%。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 ,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2.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童乐小儿开口茶颗粒剂中部分药材进行了定性鉴别,并测定了其中总黄酮和绿原酸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法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3.
复方大青叶合剂中绿原酸TLC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复方大青叶合剂中绿原酸的鉴别方法进行改进。方法:将展开剂中各组分的比例,醋酸乙酯-甲醇-水(10:2:3)改为醋酸乙酯-甲醇-水(10:4:6),结果判断由先在紫外灯(365nm)下观察荧光后,再置氨气中熏,显相同的黄色斑点,改为先置氨气中熏后再在紫外灯(365nm)下观察荧光。在室温10℃-30℃,相对湿度30%-70%进行考察。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易于判断。  相似文献   
24.
马平勃 《医药导报》2003,22(3):180-180
目的:探讨不经分离直接测定银黄口服液中绿原酸及黄芩苷的含量的方法.方法:用联立方程组新解法,绿原酸在3~15 μg•mL 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各自的平均吸收度(A)与浓度(C)的回归方程为:C= 18.197 0+101.233 3A绿324(r=0.999 9);黄芩苷在6~30 μg•mL 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C= 28.074 3+201.566 7A黄276(r=0.999 9).结果:绿原酸平均回收率为100.22%,RSD为0.93%;黄芩苷平均回收率为100.17%,RSD为0.74%.结论:以联立方程组新解法测定银黄口服液中绿原酸与黄芩苷含量准确、快捷.  相似文献   
25.
纤维素酶在金银花提取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金银花提取绿原酸,对其加酶组和未加酶组进行对比实验。方法:酶提取工艺即每克生药加入10U(0.25g)纤维素酶,充分搅拌,其它同原工艺。结果:加酶组提高了绿原酸的收率,与未加酶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纤维素酶的加入,提高了绿原酸的收率。  相似文献   
2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石韦2种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中药石韦中的2种成分绿原酸和圣草酚7-O-β-D-吡喃葡糖醛酸苷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并测定了不同种、不同产地石韦中2种成分的含量.方法用反相C18柱,甲醇-水-磷酸(50∶200∶0.2)为流动相,284 nm作为检测波长.结果绿原酸和圣草酚7-O-β-D-吡喃葡糖醛酸苷的含量分别在0.01~5 μg和0.004~5 μg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样品的回收率分别为97.9%(RSD=2.9%)和99.1%(RSD=2.4%).结论采用RP-HPLC法对21个不同种、不同产地石韦样品进行了测定,不同产地、不同种石韦中绿原酸及圣草酚7-O-β-D-吡喃葡糖醛酸苷的含量相差悬殊,本方法为控制中药石韦质量及合理采收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
28.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中成药双黄连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Phenomenex -C1 8(2 5 0mm×4 6mm ,5 μm)柱 ,以水 -乙腈 -冰醋酸 (92∶7∶1 0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32 6nm ,流速 1 0ml/min。结果 :绿原酸在 0 1 1~ 0 5 5 μg ,都与相应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 9999) ,平均回收率为 99 1 1 % ,RSD为 0 5 8% (n =6 )。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 ,可用于双黄连胶囊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杞菊地黄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杞菊地黄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PLC法测定杞菊地黄胶囊中的绿原酸含量。采用RPHPLC C18柱,以乙腈-0.4%磷酸(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在0.01808~0.180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6.n≡6).平均回收率为97.69%,RSD≡0.68%(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杞菊地黄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0.
从金银花中提取绿原酸生产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对金银花的提取工艺进行改进,以提高得率及降低溶剂消耗量。方法:首先用少量乙醇水溶液润湿金银花,然后加沸腾热水搅拌提取。结果:绿原酸得率为7.89%,浸膏中绿原酸含量为16.7%,均高于传统醇提及水提,但乙醇用量仅为醇提的6%。结论:新工艺对绿原酸的提取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