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93篇
  免费   1235篇
  国内免费   754篇
医药卫生   13182篇
  2024年   392篇
  2023年   1083篇
  2022年   964篇
  2021年   1023篇
  2020年   810篇
  2019年   951篇
  2018年   478篇
  2017年   716篇
  2016年   631篇
  2015年   624篇
  2014年   684篇
  2013年   602篇
  2012年   756篇
  2011年   677篇
  2010年   552篇
  2009年   472篇
  2008年   458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β-淀粉样肽氧化应激损伤在大鼠Alzheimer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在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disease,AD)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参照Nabeshima方法 ,用立体定向方法将β 淀粉样肽 (β AP1 4 0 ,10 μg)注入大鼠侧脑室建立大鼠AD模型 ,分别于 1,2和 3wk时测定血液和脑组织中过氧化氢酶 (CAT)、总抗氧化能力 (T AOC)、胆碱酯酶(ChE)的含量及其学习记忆能力 ,并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β AP注射后 1wk ,脑组织中ChE ,CAT ,T AOC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10 .1± 4.1) ,(6 .8± 0 .8)和 (3.4± 1.0 )kU·g-1(P <0 .0 1) .随时间延长 ,3wk时CAT和T AOC下降越显著 ,机体的抗氧化能力越低 (6 .5± 4.4) ,(2 .0± 1.2 )和 (2 .4± 1.2 )kU·g-1,同时ChE的减少 (6 .5± 4.4)kU·g-1,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亦明显降低 ,且两者间呈正相关 .而在外周血中ChE和CAT下降不明显 (P >0 .0 5 ) ,T AOC自 1wk始较对照组呈下降趋势 ,至 3wk时明显降低 (6 .8± 1.2 ,P <0 .0 1) .结论 β AP能诱发氧化应激反应 ,在AD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AD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 gingivalis)引起的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8周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 knockout,ApoE-/-)小鼠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两组:(1)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健康对照组:8只ApoE-/-小鼠,普通饮食+PBS鼠尾静脉注射;(2)P. gingivalis感染组:8只ApoE-/-小鼠,普通饮食+P. gingivalis鼠尾静脉注射。1周3次,隔天1次,共10次。4周后处死,取心脏组织进行油红O染色,血清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主动脉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P. gingivalis 感染组较PBS健康对照组可以显著加重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增加血清中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以及氧化应激介质8-羟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表达,增加主动脉组织中IL-1β、IL-6、TNF-α、NADPH 氧化酶(NADPH oxidase,NOX)-2和NOX-4基因的mRNA水平。P. gingivalis感染后在主动脉组织中观察到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表达有增高趋势。结论: P.gingivalis感染会加速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诱导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NF-κB信号通路可能是P. gingivalis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3.
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致死率排第二位的疾病,其中80%为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损伤是影响脑缺血预后的关键,包括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等。近年来,功能化纳米药物递送体系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效性、强特异性等优势在脑缺血疾病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综述金属纳米递药体系、生物相容纳米递药体系以及高分子纳米递药体系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抑制炎症反应以及清除氧化应激的研究,并对纳米药物递送体系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条件下极长链饱和脂肪酸(VLCSFA)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空白对照组组(饲喂基础饲料)、低含量对照(L-CON)组(饲喂20%对照用油)、低含量VLCSFA(L-VLC)组(饲喂20%实验用油)、高含量对照(H-CON)组(饲喂30%对照用油)和高含量VLCSFA(H-VLC)组(饲喂30%实验用油),饲喂12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气相色谱法检测脑皮质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生化法检测脑氧化应激水平;ELISA法检测脑促炎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脑中β-分泌酶(BACE1)、α-分泌酶(ADAM10)、磷酸化tau蛋白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水平。结果:与L-CON组相比,L-VLC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05),脑皮质C21:0、C22:0、C23:0、C24:0、C26:0和ΣVLCSFA含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ADAM10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BACE1和p-tau396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荞麦黄酮对高糖(HG)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RMECs,分为不同剂量(0、0.125、0.25、0.5、1、1.25、1.5、1.75、2 mg/ml)荞麦黄酮组,CCK-8法检测细胞抑制率。另将HRMECs分为正常对照(NC)组、HG组、HG+低荞麦黄酮组、HG+中荞麦黄酮组、HG+高荞麦黄酮组、HG+荞麦黄酮+pcDNA组和HG+荞麦黄酮+pcDNA-HMGB1组,CCK-8检测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比色法检测MDA含量、LDH漏出量及SOD活性,ELISA检测IL-6、TNF-α和IL-10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Bax、Bcl-2和HMGB1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细胞中HMGB1 mRNA表达。结果:与0 mg/ml荞麦黄酮组比较,不同剂量(0.125、0.25、0.5、1、1.25、1.5、1.75、2 mg/ml)荞麦黄酮组HRMECs抑制率无显著变化(P>0.05)。与NC组比较,HG组HRMECs抑制率、凋亡率、Bax蛋白表达、MDA含量、LDH漏出量及IL-6、TNF-α水平均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SOD活性和IL-10水平降低(P<0.05),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升高(P<0.05)。与HG组比较,HG+低荞麦黄酮组、HG+中荞麦黄酮组、HG+高荞麦黄酮组HRMECs抑制率、凋亡率、Bax蛋白表达、MDA含量、LDH漏出量及IL-6、TNF-α水平均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SOD活性和IL-10水平升高(P<0.05),HMGB1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降低(P<0.05)。与HG+荞麦黄酮+pcDNA组比较,HG+荞麦黄酮+pcDNA-HMGB1组HRMECs抑制率、凋亡率、Bax蛋白表达、MDA含量、LDH漏出量及IL-6和TNF-α水平均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SOD活性和IL-10水平降低(P<0.05),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升高(P<0.05)。结论:荞麦黄酮可能通过下调HMGB1抑制HG诱导的HRMECs凋亡、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6.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yndrome,ARD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所致的渗透性肺水肿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自1967年Ashbaugh等首次描述该综合...  相似文献   
107.
镁与脂质过氧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镁是人体必需常量元素,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生化作用,与生命活动的所有环节有关。本文介绍了镁影响脂质过氧化的研究现况,并探讨了其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H2 O2 预处理对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及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rain de 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的关系。 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BDNF的表达。结果 PC12细胞经 10 μmol·L-1H2 O2 预处理 90min后 ,2 0~ 6 0 μmol·L-1H2 O2 对PC12细胞生长的抑制程度明显下降 ,H2 O2 (2 0、30μmol·L-1)对PC12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明显受到抑制 ,BD NF的表达强度增强。结论 H2 O2 预处理对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9.
灯盏花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25  
目的 在链脲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上 ,灯盏花素与化学合成药氨基胍相比较来探讨灯盏花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用链脲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后 ,将糖尿病大鼠分为 :糖尿病组、灯盏花素组 (0 1g·kg-1)和氨基胍组 (饮水含 1g·L-1的氨基胍 )。在给药 15~ 17wk后进行与氧化应激相关的各项实验观察。结果 ① 15~ 17wk的糖尿病大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肾指数显著增加 ,肾脏的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且氧化应激增强。②灯盏花素组与糖尿病组相比 :肾指数显著降低 ,总抗氧化能力和肾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 ,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显著降低。③氨基胍组与糖尿病组相比 :肾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 ,肾脏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显著性降低 ,总抗氧化能力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糖尿病大鼠与正常大鼠相比肾脏抗氧化能力降低且氧化应激增强 ,灯盏花素可显著提高糖尿病大鼠肾脏的抗氧化能力和降低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10.
Idoxifene抗氧化应激导致的鼠肝细胞凋亡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非激素类的雌激素拮抗物Idoxifene与氧化应激导致的鼠肝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阐明其抗鼠肝纤维化机制。方法 用次氮基三乙酸铁 (ferricnitrilotriacetate ,FeNTA)导致培养的鼠肝细胞处于氧化应激状态 ,在idoxifene存在的条件下培养细胞 ,用流式细胞仪 ,酶联免疫测定法 ,Westernblot及凝胶阻滞实验等方法分别检测凋亡细胞 ,caspase-3活性,Bcl-2蛋白家族的表达及结合物蛋白 1(activatorprotein-1,AP-1)结合活性。结果 Idoxifene能显著抑制氧化应激导致的鼠肝细胞凋亡。在鼠肝细胞中 ,氧化应激可降低Bcl-2及Bcl-XL蛋白含量,激活caspase-3与AP-1。Idoxifene与处于氧化应激状态的细胞孵育 12h ,使Bcl-2及Bcl-XL的蛋白含量分别是仅处于氧化应激状态下的3.01倍及1.68倍,使caspase-3活性下降了36.92%。同时idoxifene显著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AP-1与其调控位点的结合活性 ,且此AP-1中的主要成分为c-jun与c-fos。结论 Idox ifene能通过抑制Bcl-2及Bcl-XL 蛋白含量的下降及caspase-3及AP-1活性 ,抑制氧化应激导致的鼠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