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66篇
  免费   592篇
  国内免费   1344篇
医药卫生   24302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317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346篇
  2020年   408篇
  2019年   342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281篇
  2016年   397篇
  2015年   522篇
  2014年   862篇
  2013年   916篇
  2012年   1295篇
  2011年   1570篇
  2010年   1347篇
  2009年   1338篇
  2008年   1513篇
  2007年   1521篇
  2006年   1345篇
  2005年   1340篇
  2004年   1133篇
  2003年   982篇
  2002年   739篇
  2001年   686篇
  2000年   528篇
  1999年   664篇
  1998年   599篇
  1997年   596篇
  1996年   562篇
  1995年   442篇
  1994年   336篇
  1993年   217篇
  1992年   192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胡安静 《解剖与临床》2006,11(3):215-215
Colles骨折是指桡骨下端2~3cm以内、骨折远端向背及桡侧移位的骨折.本院门诊于1994年1月至2005年4月共诊治Colles骨折240例,其中40例关节内骨折,经闭合复位后,关节面的移位仍大于2mm者,收住院手术治疗;门诊复位满意的200例患者中186例获得随访,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2.
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是传统手术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术式。微创手术的应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精心的术前准备,细致的术后观察和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3.
自从1978年Finney首创运用双端“J”形具自我固定的导管作为输尿管支架以来,双J管内支撑引流在临床中的应用已非常广泛。我科近年来收治双J管移位与滞留患者5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4.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2002年6月~2004年12月我院对36例椎间盘源性腰痛,采用英国DIOMED公司半导体激光仪,激光功率15W,每个激光脉冲持续1s,间隔1s,照射能量800~1200J。VA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5~60min,平均30min。32例出现“疼痛复制效应”。36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1个月,32例有效(术后VAS评分改善≥3分18例,≥分14例),4例无效,有效率88.9%(32/36)。结论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安全、有效、微创。  相似文献   
35.
MED—Ⅱ型椎间盘镜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手术系统。该系统在患部做一约1.5cm小切口,沿切口放入一个带有微手术摄录像系统的小导管,微摄录像机将病变区组织高清晰度地放大64倍并投射到电视监视器上。医生通过仅有1.5cm管径的导管直接松解粘连神经,扩大狭窄的侧隐窝和神经根管,咬除肥厚的黄韧带和钙化的后纵韧带,直接摘除突出和脱出的椎间盘组织,从而有效解除神经根压迫。  相似文献   
36.
在28例成人标本上经骼骨钻孔和非髂骨钻孔法做经皮穿刺L_5S_1椎间盘后1/3,分层解剖观测,探针依次经过皮肤,肌肉,纤维环至髓核;并观察针与临近最下腰动脉脊支。股神经,闭孔神经和腰骶干的解剖关系。实验表明:遵循操作规则,使用锥形扩张器,用上述两种方法穿刺L_5S_1椎间盘后1/3都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7.
单纯型腰椎间盘脱出症的经皮穿刺切除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8.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罕见,约占椎间盘突出的0.6%~4%。随着CT及MRI的应用,其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因其发病率低,报道较少。但由于病变位于脊髓圆椎段,其发病较下腰段椎间盘突出有很大的特殊性,故有必要结合我院近年收治的21例对其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9.
提出了椎间盘术后康复器的设计方法,介绍了各部分功能。本系统在椎间盘术后康复领域中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是椎间盘术后康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0.
68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脊神经后支阻滞麻醉屈曲位经椎板间隙侧方入路椎间盘摘除术,双开窗扩大减压治疗中央宽基底型椎间盘突出钙化,小切口开窗潜行减压髓核摘除术等三种方法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15例。结果:6815例患者中5324例经过半年至14年(平均6.3年)随访,优4260例(80.02%),良855例(16.06%),进步209例(3.92%),优良率达96.08%。随访中X线检查显示手术后相应椎间隙不同程度的变窄,未见腰椎失稳和腰椎滑脱。结论:采用的三种方法与传统术式比较创伤小,可最大限度地保留腰椎后部结构的完整性,且手术时间短,康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