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66篇
  免费   592篇
  国内免费   1344篇
医药卫生   24302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317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346篇
  2020年   408篇
  2019年   342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281篇
  2016年   397篇
  2015年   522篇
  2014年   862篇
  2013年   916篇
  2012年   1295篇
  2011年   1570篇
  2010年   1347篇
  2009年   1338篇
  2008年   1513篇
  2007年   1521篇
  2006年   1345篇
  2005年   1340篇
  2004年   1133篇
  2003年   982篇
  2002年   739篇
  2001年   686篇
  2000年   528篇
  1999年   664篇
  1998年   599篇
  1997年   596篇
  1996年   562篇
  1995年   442篇
  1994年   336篇
  1993年   217篇
  1992年   192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神经内窥镜在脊柱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神经内窥镜作为各种脊柱疾病的诊疗方法已取得快速发展,并广泛而有效地用于颈椎、胸椎和腰椎疾病的治疗。尽管神经内窥镜常用于腰椎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但在胸椎间盘突出、胸廓畸形矫正的前路松解以及移植物治疗中得以进一步确认。Eli M.Baron博士等就脊椎手术内窥镜检查和治疗脊柱疾病及胸腔内非脊椎病变的治疗应用进行了回顾分析,并指出内窥镜检查技术不仅胜于开放性手术及其他微创手术治疗,而且观察病变更清晰、切口更小,从而降低了脊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治疗费用。此外,脊柱内窥镜还可使初学者和手术人员一起更多地参与到每个病例的治疗与培训教学中。  相似文献   
142.
黄明棣  刘汝专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16(12):931-931,I0024
患者女性,66岁,因胸背疼痛伴双下肢无力4个月,不能行走3个月,尿潴溜2d入院。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部疼痛,呈持续性胀痛,无放射,伴双下肢乏力、跛行。以后病情渐进性加重,3个月前不能站立行走。2d前到某医院就诊,行腰椎CT检查后诊断为“L4/5椎间盘突出症”,并予以腰椎牵引治疗,治疗后胸背部疼痛加重,并出现尿潴溜,排便困难。入院时查体:神清,全身皮肤、粘膜及其他脏器未见异常,胸椎无后凸畸形.T9-T11压痛及叩击痛明显,脐平面以下触痛觉减退,双下肢肌肉无明显萎缩、肌张力增高、肌力0级,双侧膝、踝腱反射均亢进,双侧踝阵挛及髌阵挛均(+),双侧巴彬斯基征(+)。  相似文献   
14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除腰腿痛外,部分患者还表现为马尾综合征-会阴部感觉障碍及排尿便功能障碍等,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选择一种简便、损伤小、效果确切、疗效快、不易复发的方法进行马尾神经功能的康复非常必要。采用硬膜外腔注药治疗获取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4.
《颈腰痛杂志》2006,27(2):141-141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在我国迅速推广,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收到良好的疗效。目前对PLDD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及术后评价等方面没有统一标准。为了使PLDD技术更规范化、健康发展,受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及日中医学交流中心的委托,定于2006年6月20—23日(全国椎间盘源性疾病微创外科学术会议前)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举办“第二届全国PLDD微创技术讲习班”。培训内容:PLDD技术的临床研究进展、PLDD常用激光设备的特性、PLDD适应证和禁忌证、评价标准探讨、PLDD的手术操作方法等。培训方式:基础理论、手术录像、尸体操作、临床观摩。  相似文献   
145.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ANP大鼠制模方法采用胰腺被膜下注射牛磺胆酸钠。假手术组、对照组经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同法给予等量参附注射液。取标本(下腔静脉血、腹水、肠系膜淋巴结及大肠内容物)进行细菌培养,计数菌落数及鉴定细菌种类。结果:标本中生长的细菌与大肠内容物培养细菌种类相同,实验组标本的菌落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验性ANP大鼠合并感染的细菌来源于肠道,参附注射液可以减少肠道细菌移位。  相似文献   
14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多因椎间盘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并引起局部无菌性炎症所致。笔者以经硬膜外腔注射镇痛复合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7.
先天性膈疝的手术修补包括修补片复位或隔膜的直接缝合。然而,有证据显示有一半的修补片可能重新形成疝。作描述了1例8岁女患儿,她在1岁时接受了先天性膈疝修补术,现在并发了修补片移位及右下段支气管瘘。腹部超声及核磁共振成像提示膈疝复发,然而,胸部CT检查不能证实膈肌的病变。纤维支气管镜发现修补片瘘入支气管,才做出了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8.
为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加芬太尼在纤维内镜椎间盘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将80例择期行纤维内镜椎间盘切除手术病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F组(0.375%罗哌卡因+芬太尼3μg/ml)和R组(0.375%罗哌卡因),每组40例,记录两组麻醉后生命体征、阻滞平面、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及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状况。结果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术中镇痛效果、下肢运动阻滞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硬膜外低浓度罗哌卡因加芬太尼对感觉和运动阻滞分离作用明显,能很好地满足纤维内镜椎间盘切除术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49.
细胞因子与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椎间盘退行性变过程中,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IL-1、TNF-α可以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高水平表达,抑制金属蛋白本科组织抑制剂(TIMPs)的合成,从两方面加重椎间盘退行性变。相反,IL-6则促进TIMPs合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bFGF有协同作用,在椎间盘退行性变早期,促进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合成,可使早期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减轻;但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晚期,由于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加,受TGF-β1与bFGF刺激产生大量Ⅰ、Ⅲ型胶原,从而加重了椎间盘退行性变。此外,细胞因子与椎间盘内外炎症反应关系密切。IL-1、IL-6、IL-8和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具有明显的致痛觉过敏作用,它们极有可能参与盘源性腰腿痛和神经根痛的发生过程。IL-1的刺激还可能是脊神经根失能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0.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脊髓、神经根、椎动脉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自1999年至今,我科共收治颈椎病患者48例,通过对其进行的心理、术前、术后等一系列护理工作,提高了疗效,预防了并发症,使病人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恢复。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48例,男31例,女17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2岁,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采用颈椎前路扩大减压植骨术(颈前路术)或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颈后路术)。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减压、解除脊髓或神经根压迫,改善症状及稳定颈椎,防止症状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