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9篇
  免费   629篇
  国内免费   134篇
医药卫生   4632篇
  2024年   272篇
  2023年   728篇
  2022年   540篇
  2021年   586篇
  2020年   373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观察慢性肾脏病(CKD)肾阳虚证证候特征、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并探索影响CKD肾阳虚证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25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判断,获得肾阳虚证组99例,非肾阳虚证组126例。总结肾阳虚证组症状、舌脉及兼证,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归纳证候特征,运用方差分析及非参数检验方法比较肾阳虚证组、非肾阳虚证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尿蛋白、尿葡萄糖、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水平,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生活习惯、身体质量指数(BMI)、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进行证候相关性分析。结果 CKD肾阳虚证患者高频症状是腰部酸痛、畏寒喜暖、精神萎靡、腰膝畏寒等。脉象以沉脉、细脉、弱脉为主,舌象中以白苔、暗淡舌、薄苔、腻苔为主。因子分析获得13个公因子分为5类,发现肾阳虚证患者症状病位在四肢尤以下肢为主、心胸、膀胱、肌表和胃部,病性表现主要是虚寒、气虚、水饮及血瘀。聚类分析可聚为11类,反映了肾阳虚证患者以气虚、血瘀和水饮停滞为主的舌脉及症状表现,证候体现病位特征集中在肌表、四肢、脾胃、耳窍、心神和膀胱等,总体而言病性表现与因子分析基本一致,一派虚寒衰弱表现兼有水饮、血瘀表现。频数分析也显示常见兼证证候要素主要包括气虚证、饮停证、寒湿证、血瘀证。与非肾阳虚证组比较,肾阳虚证组CKD 3-5期出现比例更高,肾功能尿素氮明显增高(P<0.05),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P<0.05);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明显降低(P<0.05);尿蛋白定性等级明显提升。此外,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不运动或很少运动、存在饮食偏嗜是CKD肾阳虚证产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CKD肾阳虚证症状表现在病位病性表现上均具有相应特征,其中医证型与其对应的生物学指标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关性,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肾小球滤过率、尿素氮和尿蛋白等能够一定程度反映CKD肾阳虚证的证候内涵,生活中相关危险因素能够影响CKD肾阳虚证的产生。  相似文献   
72.
洪德济  万晓刚 《新中医》2022,54(24):21-27
目的:基于属性偏序数据挖掘方法研究万晓刚教授运用柴胡类方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经验。方 法:通过收集万晓刚教授门诊病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历进行症状、舌脉、药物的规范化,将其录入Excel 表格,形成数据库。将所得数据库规范格式后,制作相应形式背景图,再将形式背景图导入属性偏序结构图计 算机自动生成工具,生成相应的偏序结构图。通过数据挖掘,对图像进行分析,对用药进行词频统计,总结万 晓刚教授在治疗甲状腺相关疾病时的相关思路、偏好方剂、配伍规律和常用加味药物。结果:共纳入病例 85 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60 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11 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14 例。甲状腺功能 亢进症出现最多的症状为不寐、口干、乏力、心慌。不寐常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口干常选用柴胡桂枝汤 加减,心慌常用小柴胡汤原方加减,乏力常选柴胡桂枝汤。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最常出现症状为口干、不寐,但 该症状分布不具有代表性,选用柴胡桂枝汤较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出现最多的症状为口干、颈前肿大、不寐 等,柴胡桂枝汤的应用相对较多,其余多为在小柴胡汤基础上随证加减,可加用三棱、莪术、牡蛎、猫爪草等 活血、软坚、散结之品。结论:万晓刚教授治疗甲状腺相关疾病,最常应用的方剂为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出现不同症状时应用方剂有所不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多用 柴胡桂枝汤,结节性甲状腺肿多用小柴胡汤原方加减。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TCMISS,V2.5)对吕英教授治疗自闭症语言障碍的处方进行数据挖掘,探索其病因病机及组方规律。方法 收集吕英教授治疗自闭症语言障碍的医案,将其方药信息录入TCMISS,借助该平台集成的关联规则、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法、无监督熵层次聚类法等分析方法探索吕英教授治疗自闭症语言障碍的药物组方规律。结果 共筛选出120个医案,包含处方共120首,涉及中药89味,其中使用频次前6味中药为桂枝、鸡蛋花、白术、泽泻、石膏、桔梗,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甘、苦居多,归经多属肺、脾、肝经。通过关联规则分析所得的用药模式中,使用频次最高的为桂枝与鸡蛋花、桂枝与泽泻、白术与桂枝,进一步分析得到的核心药物为泽泻、桂枝、白术,为五苓散的药物组成,并基于复杂熵聚类方法演化出6首新处方。结论 吕英教授治疗自闭症语言障碍以阳明“气血津”不足和三焦气化功能失常为主要病机线路,清解阳明伏火、加强阳明本体液津血的生化化生及恢复三焦气化功能正常为主要治法,其核心代表方剂为木防己汤和五苓散。  相似文献   
74.
目的: 通过分析该院药品零加成后慢病门诊费用变化,为后续医保费用管控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使用数据挖掘方法,分别利用费用消耗占比、月度次均费用变化情况以及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分析各类费用变化情况及药品费用对其他费用的影响。结果: 次均总费用、次均西成药费用、次均中草药费用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次均检查费用、次均检验费用、次均挂号费用、次均手术费用、次均麻醉费用、次均治疗费用呈现上升趋势。结论: 次均总费用下降主要是由于次均西成药费的下降所产生的,但是次均西成药费下降与次均麻醉费用、次均检验费用、次均检查费用上升是呈现相关性的,这也揭示了次均总费用下降速度慢于次均西成药费下降速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挖掘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以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2012年1月-2018年6月收录的期刊文献为资料来源,使用Excel 2013、SPSS Modeler 14.1、SPSS Statistics 19.0统计软件为工具,对纳入标准的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 在纳入标准的215首方剂中,使用频数≥ 30的高频药物共28种,其中黄芪(143次,66.5%),茯苓(113次,52.6%),丹参(97次,45.1%),山药(86次,40.0%),当归(73次,34.0%)最为常见。糖尿病肾病治疗的药物四气以寒(11次,39.2%)、平(10次,35.7%)为主,五味中甘味(23次,50.0%)为主,归经中肝经(16次,20.0%)、脾经(14次,17.5%)居多,使用最多的药物类别为补虚药(912次,39.3%),活血化瘀药(307次,13.2%),关联规则分析中发现关联强度最高的药对组合为12种,因子分析中提取6个公因子。结论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多以甘温药黄芪(补虚药)为主,临床上可与苦寒药丹参,甘平药茯苓等组合使用,以及可随证配伍活血化瘀、清热等药物。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关于不孕症的用药规律特点,为中医临证用药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统计《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不孕症所载方剂,并查出方剂中药物的相关数据,运用Excel、Spss 22.0、Weka 3.8、Cytoscape 3.6.1及聚类挖掘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后用复杂系统熵聚类进行新方组合。结果《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不孕症中使用频次≥40的药物有24味,再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30对药物配伍规则;通过聚类挖掘得到5首新方。结论《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不孕症的药物多属补虚药、温里药、活血化瘀药,药性多温平,药味多甘辛,归经多属脾肝肾,高频药物配伍及组合多有补血活血,益肾填精功效。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收集并整理林慧娟教授多年诊治心系疾病临床处方资料,对林教授辨证诊治心系疾病的常用中药配伍规律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总结其在治疗心系疾病方面的临床经验,为挖掘和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 收集林慧娟教授于2011年1月-2019年6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系统中的处方数据,筛选后保留10942个处方数据。采用频数分析、点式互信息、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分析方法对林教授临床处方数据资料进行药物配伍分析。总结林慧娟教授在诊治心系疾病的用药规律。结果 林教授在诊治心系疾病中,以高血压病、冠心病及心律失常患者较多,发现林教授共使用中药397味,并对中药频次进行排序,获得17对主要配伍药对,与林教授临床诊治心系疾病的经验高度吻合。结论 点式互信息、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分析方法可分析林慧娟教授治疗心系疾病得学术经验,为名中医传承研究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78.
目的:为深入分析研究本草纲目中的药物警戒思想提供新方法。方法:基于本草纲目金陵本文献著作设计了药物警戒数据库,阐述了数据库建立的要求和存储模型的选取,以及数据库的概念和逻辑设计。结果:在此数据库的基础上可建立知识发现系统,应用数据挖掘算法,对本草纲目中的药物警戒思想进行分析。结论: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数据库的建立可以为深入研究药物警戒思想提供方便、准确的手段,此方法也可应用于其他文献著作研究。  相似文献   
79.
建立跨平台移动卵巢癌患者远程管理系统,介绍系统开发相关技术、总体架构、各功能模块,包括病史采集、复查内容管理、医患交流管理等,指出该系统能够实现医患双方及时沟通,提供智能化服务。  相似文献   
80.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王焘所著《外台秘要》中胸痹心痛病的辨治用方,探讨其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用药规律及配伍特点。方法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处方建立数据库,对中药频数和性味归经、分类进行统计,运用SPSS 25.0软件对高频中药(频次≥8次)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检索中国知网中已发表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古籍治疗胸痹心痛病用药规律的相关文章,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中总共纳入75首处方,共78味中药,总用药频次413次,高频药物(≥8次)共17味,占比23.08%。性味最高频的分别是温性、辛味;归经以脾胃经为主;药物分类排名前三位为温里药、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高频药物系统聚类出3个药物组,关联规则分析得出16个药对关联组和12个角药关联组。共检索出相关文章5篇,涉及宋、明、清三朝。结论《外台秘要》对于胸痹心痛病的治疗,强调标本兼顾,以辛温散寒温阳、甘温补益气血为主,临证根据病证变化,施以化痰、理气、清热等法,同时顾护脾胃。历代医家研究胸痹心痛病均尊仲景之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