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58篇
  免费   1366篇
  国内免费   1277篇
医药卫生   39601篇
  2024年   132篇
  2023年   490篇
  2022年   583篇
  2021年   761篇
  2020年   583篇
  2019年   583篇
  2018年   337篇
  2017年   584篇
  2016年   682篇
  2015年   765篇
  2014年   1406篇
  2013年   1374篇
  2012年   1910篇
  2011年   1975篇
  2010年   2150篇
  2009年   2075篇
  2008年   2232篇
  2007年   2149篇
  2006年   2137篇
  2005年   2295篇
  2004年   2050篇
  2003年   1947篇
  2002年   1569篇
  2001年   1469篇
  2000年   1156篇
  1999年   991篇
  1998年   840篇
  1997年   723篇
  1996年   694篇
  1995年   594篇
  1994年   524篇
  1993年   368篇
  1992年   343篇
  1991年   302篇
  1990年   271篇
  1989年   283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52.
采用高渗盐液,抗休克裤及两者联用纠正大鼠早期失血性休克。结果显示,单独使用AST,仅见动脉血压短时间回升,而单用HTS,血压则明显回升。若先用AST,再注入HTS,也能取得明显效果。失血休克大鼠血浆纤维连接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各组之间均无差异血浆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的含量明显增加,且在HTS组,HTS+AST组与NS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3.
早期应用纳洛酮抗休克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亚轩  佟飞 《河北医药》1997,19(5):271-271
近年来,作为阿片受体拮抗剂的纳洛酮在休克的治疗中受到重视,本文为了观察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的效果,将41例休克患者分成纳洛酮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现将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41例休克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病人,符合临床休克的诊断条件,收缩压均低于12kPa(90mmHg)。纳洛酮组21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24~71岁,平均年龄43.8±12.7岁,包括感染中毒性休克10例,失血性休克8例,心源性休  相似文献   
54.
患者,男,62岁,于1989年5月14日凌晨急性心梗并心源性休克急诊入院。该患于深夜无任何诱因突然前胸疼痛伴有恶心、呕吐,遂即意识不清。既往患有高血压病史,有烟酒嗜好。  相似文献   
55.
TRH对犬重度失血性休克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56.
20%甘露醇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测试验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甘露醇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用鲎试剂做了抑制试验,增强试验,灵敏度试验,并用药典家兔法对照。  相似文献   
57.
58.
59.
高凤江 《华夏医学》2007,20(2):325-326
儿茶酚胺类正性心力药包括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等,是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传统药物。在多数情况下,它们与液体复苏、纠正酸中毒、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应用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在少数患者,尽管经液体复苏、纠正酸中毒、儿茶酚胺等治疗后,CVP已经达到满意的水平,却仍然有顽固的低血压及儿茶酚胺相关的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60.
药品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是一项操作简便、快速、标准化程度高、应用成本低的新技术,又是一项生物学反应复杂的体外检测方法。其试验原理是内毒素与鲎试剂反应形成易于分辨的凝胶。因其具有快速、简便、经济、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一次可同时测多个样品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分子生物学以及微生物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