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706篇
  免费   6879篇
  国内免费   5326篇
医药卫生   184911篇
  2024年   778篇
  2023年   3182篇
  2022年   2962篇
  2021年   3776篇
  2020年   3485篇
  2019年   3939篇
  2018年   1955篇
  2017年   3607篇
  2016年   3944篇
  2015年   4904篇
  2014年   8472篇
  2013年   8639篇
  2012年   11496篇
  2011年   12840篇
  2010年   11898篇
  2009年   11417篇
  2008年   12455篇
  2007年   11140篇
  2006年   9914篇
  2005年   10337篇
  2004年   8124篇
  2003年   6933篇
  2002年   5510篇
  2001年   4375篇
  2000年   3100篇
  1999年   2505篇
  1998年   2177篇
  1997年   2062篇
  1996年   1916篇
  1995年   1542篇
  1994年   1390篇
  1993年   804篇
  1992年   737篇
  1991年   699篇
  1990年   647篇
  1989年   581篇
  1988年   199篇
  1987年   182篇
  1986年   125篇
  1985年   86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是一种以快速进行性四肢麻木无力为特点的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多神经根神经病。随着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该药引起的副作用也逐渐显现,外源性神经节苷脂相关性GBS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轴索型GBS,以四肢弛缓性瘫痪为首发症状,表现为急性、严重且快速进展的周围神经受累,较其他轴索型GBS病情重,恢复时间长,预后差。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是其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方法,目前已取代血浆置换成为GBS首选治疗方法,推荐剂量为0.4 g/(kg·d),连续静滴5 d,大剂量激素治疗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早发现、早诊断、尽早停用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及时应用人血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和康复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2.
<正>本刊编委,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微循环研究所、国家卫计委微循环重点实验室仉红刚教授课题组于2014年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IF=6.175)以"CD144+EMPs/CD62E+EMPs:A couple of new biomarkers to monitor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hypertension with hyperlipidemia involved"为题报道了对临床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进行的内皮细胞来源微泡研究结果,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63.
目的将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加以分享和阐述。方法选择我院儿科病房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使用静脉留置针患儿110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2.5±1.7)岁,男73例,女37例。根据症状、体征和临床诊断,均满足静脉输液的标准。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3~12 d,平均保留时间(3.9±1.4)d。结果 110例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患者,穿刺成功103例,成功率93.6%。使用过程中,发生液体外渗12例,占全部病例的10.9%;发生留置针脱出5例,占全部病例的4.5%;发生穿刺点红肿2例,占全部病例的1.8%。通过及时的护理处置,无局部组织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症状好转并消失。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护理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提高,在护理过程中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64.
《中国药物警戒》2020,(4):253-256
1EMA总结2019年发布的药品安全重要新建议2020年1月9日,欧洲药品监督管理局(EMA)网站发布了《2019年人用药品简报》(Human medicines highlights 2019)。报告中提及:药品一旦获准上市,EMA和欧盟各成员国即持续监测产品质量及其在上市后真实使用中的获益-风险平衡;这一举措旨在优化用药方式、实现患者获益最大化,并保护患者、使其免于发生可避免的不良反应;为此采取的一系列监管措施包括修改产品信息、暂停使用/销售、召回部分批次,直至产品撤市。  相似文献   
65.
66.
杨寅芳  刘宇 《四川中医》2020,38(8):203-206
目的:探讨中药热敷结合脐贴在ICU机械通气患者腹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于我院ICU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并发生腹胀患者共86例作为分析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热敷结合脐贴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干预效果。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指标(第一次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比较干预前、干预1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脘腹胀满、大便不畅、胸闷、疲乏无力)积分、腹围变化情况及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评量表(WHOQOL100)]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效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第一次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1周后,两组患者腹围均小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WHOQOL100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药热敷结合脐贴在ICU无创机械通气患者腹胀护理中干预效果突出,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肠蠕动,促进排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7.
《中国医药科学》2020,(1):59-61
目的分析脐疗法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合并便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合并便秘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参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于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脐疗法和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结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研究患者各项排便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脐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合并便秘患者的排便功能,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具有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快速成型(RP)技术辅助下制作的个体化假体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CHA)、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成骨效果。 方法以27只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3组(每组9只),全部建立下颌骨连续性缺损模型,并在兔下颌骨缺损区分别植入个体化假体+自体骨(A组)、个体化假体+CHA(B组)、个体化假体+CHA+rhBMP-2(C组)。分别于术后4、12、24周3个时间点处死动物取材,进行大体标本观察,以及骨钙素(OC)、Ⅰ型胶原(COL-1)的免疫组化观察,分别比较各组修复骨缺损的能力,并对实验数据进行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术后24周各组实验兔外形均对称,通过OC及COL-1的吸光度检测,骨缺损区均有大量新骨形成,A组(0.537 ± 0.010)、C组(0.530 ± 0.010)可见大量骨小梁及编织骨结构,缺损区的新骨OC、COL-1的免疫组化观察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007,P>0.05);但A组强于B组(0.415 ± 0.009,t = 0.122,P<0.001);C组也强于B组(t = 0.12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兔下颌骨缺损修复中,通过RP技术和组织工程技术相结合,CHA复合rhBMP-2后成骨能力明显增强,成骨效能肯定,为后期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9.
目的:比较缝线导管固定法和免缝线IV3000透明贴膜敷料交叉法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行中心静脉导管插管的患者按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缝线法透明贴膜固定中心静脉导管,实验组使用免缝法IV3000透明贴膜敷料交叉法固定中心静脉导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导管的固定、患者的感受、固定部位皮肤感染、渗液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导管的脱出或移位,局部皮肤感染、局部渗液,患者舒适感方面P0.05,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缝线IV3000透明贴膜敷料交叉固定法更换敷料简便,减少局部感染,较大地节省了护理人力成本,具有优于缝线法对导管的固定作用,预防了导管感染、脱出等导管相关感染并发症,同时也避免了缝线固定造成的皮肤损伤和感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法。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和静脉溶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PCI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死亡发生率、ST段回落情况、住院时间、近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左室舒张末径和左室射血分数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近期和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近期不良事件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死亡发生率、ST段回落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在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PCI治疗可显著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死亡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