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7篇
  免费   334篇
  国内免费   177篇
工业技术   226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81.
无线mesh网依靠无线链路多跳传输数据,减轻了对有线网络的依赖,此外,其频谱效率高、覆盖范围大、可扩展性强、可靠性强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本文简述了无线mesh网络的起源和发展,对其结构进行了研究,归纳了无线mesh网络主要特征。最后,对无线mesh网络的路由安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82.
As business transitions into the new economy, e-system successful use has become a strategic goal. Especially in business to consumer (e-commerce) applications, users highly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their interactive shopping experience. However, quality is difficult to define and measure and most importantly, it is difficult to measure its impact on the end-user. Among the many research questions that arise,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cern the exact nature of the quality attributes that define an e-commerce system, and how one could model these attributes in order to increase its acceptance. Bearing in mind that e-commerce systems are actually user/data-intensive web-based software systems, this work performed a survey which resulted in a theoretical model that helps to measure such systems’ dynamics through their decomposition into primary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The proposed model is based on Bayesian Networks and ISO 9126. Besides the emphasis on specific software quality attributes, it also provides a quality assessment process aiding developers to design and produce e-commerce systems of high quality. Using a Bayesian Network the model can be used to combine different types of evidences and provide reasoning from effect to cause and vice versa.
Michalis XenosEmail:
  相似文献   
983.
MANET典型路由协议的性能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移动Ad Hoc网络(MANET)是由一组无线移动主机组成的一个没有任何事先建立好的基础设施或集中管理设备的临时网络,其特点是网络拓扑易变,带宽、能源有限及容易受到攻击等。该文对AODV, DSR, DSDV这几种典型的路由协议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通过2个场景的配置,从路由开销、分组投递率、端到端的平均时延3个方面进行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按需路由协议在3个方面都表现出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984.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寿命受节点能量制约的问题,提出基于簇头预测的节能算法。分析节点接收、发送和处理数据所需能耗与通信中数据包长度的近似线性关系,给出节能算法的能耗模型。以已有融合数据为基础,簇头利用灰色预测算法求出该簇的数据,降低簇头与非簇头节点的通信频率,使簇头以较低能耗延长其轮回周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降低节点死亡速度,延长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985.
基于最小跳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琴  孙亭 《计算机工程》2008,34(22):129-131
高效地实现路由转发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设计的一个关键点。该文在现有基于簇的分层路由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最小跳数的路由转发模式,其核心是在建立的簇中采用最小跳数路由算法。该算法简单、易扩展,簇内节点只要记忆各自一跳范围内的转发节点集,就能沿最短路径向簇首发送数据。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式节能效果较好,延长了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986.
针对多个反应节点环境中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不能完全满足无线传感反应网络(WSANs)对能耗和实时性需求的问题,利用J-Sim对WSANs的仿真功能,设计并实现适应单反应节点选择模式的WSANs路由协议BHOER,给出仿真数据及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BHOER较好地满足WSANs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987.
P2P因良好的可扩展性、低廉的部署开销及能够聚集闲置资源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文件共享领域。移动自组网(MANET)是一种具有高度动态拓扑结构、节点任意移动的自组织网络,与P2P有很多共同点,近来开始出现了将两者融合的研究。该文提出一种在MANET环境下基于结构化P2P的资源共享模型,将MANET中的节点按其物理位置组成多个域,每个域中有若干节点,域和域中的节点用CAN管理。模拟结果显示该模型可以明显减少路由所需的跳数。  相似文献   
988.
WSN中运动物体监测的节点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延安  沈连丰 《计算机工程》2009,35(14):270-272
针对对运动物体监测时可能存在节点漏检的问题,提出一种运动物体监测的节点控制策略。监测节点利用邻跳节点的位置信息计算运动物体的速度估计函数和方位角估计函数,在方位角估计函数范围内的节点根据速度估计函数计算运动物体到达的估计时间,并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增加节点占空比以提高感知概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有效提高节点的感知概率,减小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测失真度。  相似文献   
989.
WSNs分布式事件区域容错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平  李宏  吴敏 《计算机工程》2009,35(14):142-144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存在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中值差值的分布式容错算法,建立一套能量有效的事件区域检测容错机制,该算法充分利用传感器节点的空间相关性,融合各邻居节点的中值信息,对中心节点的最终状态进行判断。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当节点错误率为15%时,该算法仍能检测到86%的错误节点数,具有优越的容错性能。  相似文献   
990.
郝中波  景博 《计算机工程》2009,35(14):108-110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IPv6网络的接入方式研究是一个研究热点。从研究代理接入方式和直接接入方式出发,讨论使用直接方式接入IPv6网络的全IP方式,结合单兵作战系统对其做分析。指出全IP接入方式是实现WSN与IPv6网络互联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思路,对于未来信息化战争具有重大的军事意义,值得进一步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