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72篇
  免费   4006篇
  国内免费   3410篇
工业技术   48988篇
  2024年   298篇
  2023年   964篇
  2022年   1046篇
  2021年   1271篇
  2020年   1197篇
  2019年   1374篇
  2018年   818篇
  2017年   1108篇
  2016年   1278篇
  2015年   1509篇
  2014年   2378篇
  2013年   2131篇
  2012年   2541篇
  2011年   2892篇
  2010年   2689篇
  2009年   2963篇
  2008年   3057篇
  2007年   2807篇
  2006年   2508篇
  2005年   2230篇
  2004年   1951篇
  2003年   1679篇
  2002年   1342篇
  2001年   1199篇
  2000年   1006篇
  1999年   872篇
  1998年   768篇
  1997年   648篇
  1996年   538篇
  1995年   440篇
  1994年   357篇
  1993年   311篇
  1992年   251篇
  1991年   163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88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报导一种模糊逻辑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优化方法。以此方法设计的模糊逻辑控制器,用于双波长稳频CO2激光器的控制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2.
鱼雷发射装置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潜艇武器系统的整体作战效能。考虑到可靠性分析中影响因素的模糊性,本文引入模糊数的概念,对潜艇鱼雷发射装置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并基于模糊数的运算法则,给出了串联系统模糊可靠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3.
用中子活分分析研究古汝瓷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4.
广义计算与认知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根据认知模拟的特点,提出了广义计算的概念,阐明了广义计算技术在建立人工认知系统中的作用、意义和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35.
模糊技术的发展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模糊技术的发展及我国的对策机械部机电产品设计信息中心1.模糊技术的发展前景在模糊数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模糊技术,虽只有二十几年的历史,但它在机电、轻工、化工、航空航天、土木、地质、水利、气象、企管和社会经济等领域应用的发展势头却令人刮目相...  相似文献   
36.
《自动化博览》1994,(2):15-16
17.日清纺开发了计算机配色系统,以往染色的调配工作一直是由经验丰富的老工人为主角,根据过去的经验和感触进行的。而本系统是由分析染色色谱用的测色机和装有模糊原理软件的个人计算机所组成,测色机对染色的样品进行光谱分析,在其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个人计算机进行接近于人的综合判断并算出各种染料调配比例。此外,还具有对已执行过的调配数据继续学习的功能。该系统于1990年5月上市。18.松下电器产业开发的模糊扫除器“MC-572系列”,它是通过手柄中的红外传感器,测出地板、席子等地面特征和灰尘、脏物的量,并根据地面信息和灰…  相似文献   
37.
本文研究了对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的模糊学习系统。为了在时间序列分析中达到良好效果,该系统将专家知识与计算机学习过程相结合。学习过程在成功的预测中起着重要作用。专家知识用于建立初始系统。学习过程则用于改进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38.
在完全分配格L上利用分块矩阵的方法,讨论了Fuzzy矩阵的一种特殊运算,即Fuzzy矩阵的扩积,并且得到了一些性质和相应的结论。最后指出可实现Fuzzy矩阵在Fuzzy矩阵的运算扩积下仍为可实现矩阵。  相似文献   
39.
郑德玲  熊强 《计算机学报》1993,16(6):478-480,F003
1.前言 在工业控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有着重要意义,传统的控制方法,无论是基于经典控制理论还是基于现代控制理论,均是以数学方法为基础,有很大局限性,特别是复杂的工业过程中,精确模型很难开发,这就需引入以处理知识信息为标志的人工智能技术,扩大信息来源与信息手段,为此在转炉后期补吹控制中,建立了一个智能控制专家系统,基于处理系统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实时性,提出了一种新的知识表达与推理机制,并在此系统中实现了一种用模糊贴近度定义相似度的类比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