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285篇
  免费   21980篇
  国内免费   18925篇
工业技术   270190篇
  2024年   2564篇
  2023年   8344篇
  2022年   8354篇
  2021年   9394篇
  2020年   8392篇
  2019年   9176篇
  2018年   4781篇
  2017年   6704篇
  2016年   7893篇
  2015年   9081篇
  2014年   14038篇
  2013年   11853篇
  2012年   13432篇
  2011年   13568篇
  2010年   12828篇
  2009年   13315篇
  2008年   15011篇
  2007年   14572篇
  2006年   11007篇
  2005年   10242篇
  2004年   9241篇
  2003年   8950篇
  2002年   7140篇
  2001年   6090篇
  2000年   5418篇
  1999年   4421篇
  1998年   3964篇
  1997年   3700篇
  1996年   3354篇
  1995年   2821篇
  1994年   2246篇
  1993年   1811篇
  1992年   1778篇
  1991年   1537篇
  1990年   1361篇
  1989年   1332篇
  1988年   178篇
  1987年   90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在公共卫生等应用领域,经常会同时出现零观测值、一观测值较多的情况. 为更好地拟合这类数据,采用0?1膨胀负二项分布及其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在数据扩充基础上,结合Pólya?Gamma潜变量对模型参数进行贝叶斯推断. 最后,对我国湖北省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死亡数据集进行分析. 研究表明,0?1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能够达到更好的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93.
我国的生活垃圾排放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呈逐年上升趋势,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不可忽视。明确数值的垃圾碳排放量可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起指导作用,因此对城市生活垃圾碳排放评价模型的研究意义重大。介绍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碳排放的常用评价模型,并重点比对了各模型的适用性和优缺点,为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的评价模型作了分类。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碳排放评价模型,有利于推动固废处理行业的低碳运行以此保持我国经济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4.
95.
96.
97.
基于GIS平台采用数字高程模型法进行库容计算目前已成为主流,如何实现批量化、流程化计算显得尤为重要。基于GIS平台分别创建了FOR迭代模型、行选择迭代模型、字段值迭代模型3种。经实例证实,3种模型都精确、高效、极大地提高了库容计算的自动化程度,其中字段值迭代模型的运算效率最高。模型使用简单、效率高、便于普及。  相似文献   
98.
针对软件动态演化技术发展的客观趋势,从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出发,采用大量参考文献分析法、对比法,介绍了软件体系结构、软件动态演化技术、软件模型SASM的原理、框架和机制等三大模块。首先,介绍了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和描述语言,在动态演化技术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软件动态演化和软件动态演化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全面分析了软件模型SASM的基本原理、SASM的软件框架和SASM模型中的反射机制等内容。希望通过这次研究,为软件应用模型SASM的设计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99.
100.
针对平面并联机构无奇异位置工作空间求解困难、过程繁琐、计算量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CAD求解平面并联机构工作空间的三维螺旋扫描方法。将[n]自由度平面并联机构分解成[n]条支链进行独立分析,得到每条支链下末端执行器的可达区域,再将所有支链可达区域取交集即为平面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应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平面并联机构模型,进行几何特征处理,通过自动求解器求解,将求解过程图形化,快速得到同轴布局5R机构和平面3-RPR并联机构的无奇异位置工作空间。通过同轴布局5R机构的运动学实验,验证了该求解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