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75篇
  免费   1233篇
  国内免费   677篇
医药卫生   12185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379篇
  2022年   855篇
  2021年   864篇
  2020年   700篇
  2019年   495篇
  2018年   406篇
  2017年   420篇
  2016年   405篇
  2015年   393篇
  2014年   630篇
  2013年   717篇
  2012年   681篇
  2011年   693篇
  2010年   530篇
  2009年   455篇
  2008年   446篇
  2007年   468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305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13篇
  197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962.
The use of activated factor VII (FVIIa) for the treatment of bleeding events in haemophilia patients with inhibitors was first reported over 30 years ago. Since then clinical trials, registries, case series, real‐world experience and an understanding of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have transformed what was originally a scientific curiosity into one of the major treatments for inhibitor patients, with innovative therapeutic regimens, dose optimization and individualized care now widely practiced. Given current understanding and use, it might be easy to forget the years of clinical research that led up to this point; in this review, we lay out changes based on broad eras of rFVIIa use. These eras cover the original uncertainty associated with dosing, efficacy and safety; the transformation of care ushered in with its widespread use; and the optimization and individualization of patient care and the importance of specialized support provided by haemophilia treatment centres. Today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novel prophylactic agents such as emicizumab, we once again find ourselves dealing with the uncertainties of how best to utilize rFVIIa and newer investigational variants such as marzeptacog alfa and eptacog beta; we hope that the experiences of the past three decades will serve as a guide for this new era of care.  相似文献   
963.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道转移的转移机制、治疗方案。方法:总结收治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道转移1例:79岁男性,13年前因前列腺癌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予以内分泌治疗。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痛、伴肉眼血尿。尿道外口可见一1.0 cm×0.5 cm类圆形肿物。膀胱尿道镜检见尿道多发肿物,并行肿物切除活检,提示前列腺癌尿道转移。术前PSA:3.01μg/L。患者遂行尿道根治性切除术、膀胱造瘘术。结果:术后病理提示:尿道括约肌及海绵体组织中可见癌组织浸润。免疫组化:PSA(+),PsAP(+),AR(+),CK7(-),考虑为前列腺癌。手术切缘未见肿瘤。术后恢复良好,术后PSA:1.00μg/L。结论: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道转移临床罕见,外科手术为首选的治疗方案,适当的根治性切除手术应该是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64.
海洋中复杂的生存条件造就了海洋天然产物区别于陆地天然产物的独特结构和多样的生理活性。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活性物质大多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心血管疾病又称循环系统疾病,在我国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成为城乡居民致死和致残的首要原因。就近年来海洋天然产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抗血栓形成、改善心功能、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65.
“肝藏血,主疏泄”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在中医辨证论治诸多疾病中应用广泛,尤其在高血压病的从肝论治方面。然其调节血压、调节肝血流的具体机制,调节血压血流的途径、部位等尚不甚明确。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从“脑-肝-血管”轴的角度,基于肝血管和生理、神经支配等方面,初步探讨其“藏血、主疏泄”的机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相关深入基础机制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66.
目的:研究乙酰紫草素(ASK)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CCK-8实验检测ASK对体外培养PC-3细胞的杀伤作用;利用流式细胞术实验检测ASK处理后PC-3细胞凋亡情况;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蛋白和AKT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CCK-8实验证明ASK能够以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实验证明ASK能够诱导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线粒体依赖性凋亡;Western blotting证明ASK能够有效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中的AKT信号通路。结论:ASK能够有效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并能够有效诱导PC-3细胞发生线粒体依赖性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来实现,说明ASK具有一定的抗前列腺癌的潜力。  相似文献   
967.
杨莉  王梅  程卉  李庆林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9):1217-1221
目的:通过体内移植瘤模型探讨新藤黄酸干预人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肺腺癌A549裸鼠移植瘤实验,评价新藤黄酸对人肺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TUNEL法检测凋亡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瘤体组织COX-2和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新藤黄酸8,16 mg·kg-1给药后裸鼠的移植瘤较模型组生长缓慢,瘤重及瘤体积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新藤黄酸各组肿瘤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特征;模型组中癌细胞质无明显空泡化,核膜内侧异染色质区域表现正常,其他染色质正常分散分布;TUNEL结果表明,给药组瘤体组织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模型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新藤黄酸作用后能够降低肿瘤组织的COX-2和VEGF的表达(P<0.01).结论:新藤黄酸可能通过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而干预人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并调控肿瘤组织VEGF和COX-2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968.
采用一种制备消臭、抗菌纤维素纤维的新方法,即先将纤维素纤维用多元羧酸进行化学修饰,然后在铜溶液中处理,生成铜螯合纤维素纤维,用红外光谱、电子自旋波谱表征了该纤维的配位结构,消臭和抗菌实验结果显示,这种功能性纤维对硫化氢,氢气、三甲胺的消臭率分别达到100%,92.1%和80.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分别为79.14%,93.59%和82.50%,用X射线衍射,电子自旋波谱分析了该纤维吸附硫化氢,氨气、三甲胺的机理。  相似文献   
969.
2005年中国CHINET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我国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现状。方法全国7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株用Kir-by-Bauer法作药敏试验,并根据耐药表型(模式)分析可能存在的耐药机制。结果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2323株,耐药率依次为:阿米卡星,22.5%,头孢哌酮-舒巴坦,22.8%,头孢吡肟27.6%,头孢他啶28.9%,亚胺培南31.3%,环丙沙星31.7%,美罗培南32.1%,哌拉西林-三唑巴坦34.4%,氨曲南36.8%,哌拉西林44.2%,替卡西林-克拉维酸50.9%。多重耐药(MDR)和泛耐药(PDR)株分别占8.4%和4.2%。对各种抗假单胞菌药物分别耐药的菌株仍有36.7%~53.4%对阿米卡星敏感,提示在严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治疗中,β内酰胺类抗假单胞菌药加氨基糖苷类仍是一个很好的联合用药组合。通过解释性判读"预测药物"可以推测耐药表型(模式)背后可能的耐药机制。结论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显示我国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相对较高,耐药机制非常复杂,需要引起实验室和临床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970.
彭军  章军建 《中国康复》2006,21(5):299-301
目的:探讨当归对高浓度葡萄糖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葡萄糖组,7.5—60mmol/L)、不同浓度当归(当归组,12.5—200mg/L)及联合组,当归联合24h半数致死量(24hIC50)葡萄糖,30mmol/L作用于人体脐静脉内皮细胞(VEC-304)24h,观察细胞生长状态、MTT法检测细胞增长率、RT—PCR检测细胞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及Westernblot检测VEGF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作用VEC一30424h,葡萄糖组A值明显降低;当归组则明显升高(P〈0.05或P〈0.01);联合组于低浓度当归(12.5—100mg/L)联合葡萄糖对细胞起抑制作用,高浓度(100—200mg/L)当归联合葡萄糖则有增殖作用。RT-PCR和West—ernblot显示,葡萄糖组VEGF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联合组则表达正常。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当归可保护高浓度葡萄糖下血管内皮细胞,这可能是当归治疗糖尿病并发组织缺血性疾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