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7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162篇
医药卫生   282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完善三两半药酒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HPLC对本品当归中阿魏酸、牛膝中齐敦果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HPLC测定齐墩果酸,线性范围为9.6~40.0μg/ml(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HPLC测定阿魏酸,线性范围为0.125~0.75μg/ml(r=0.998)平均加样回收率99.8%。结论本实验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含量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2.
生化汤药动学及其血清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生化汤的药动学及不同时间的血清指纹图谱。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含量,进行药动学参数研究;并与血清指纹图谱结合探讨生化汤中的活性成分。结果:兔口服生化汤后体内阿魏酸的分布代谢呈二室模型;不同时间的血清指纹图谱与空白血清指纹图谱有显著不同。结论:用血清指纹图谱监测到阿魏酸的含量变化符合生化汤中阿魏酸的药动学规律。此法有助于阐明生化汤的药动学特性、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3.
目的:研究马尾松松针体外抗血小板活性的成分。方法:利用活性跟踪分离方法和大孔吸附树脂(diaion HP-20)、葡聚糖凝胶(toyopearl HW-40)、反相硅胶(0DS)及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马尾松松针6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3个具有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7-O-吡喃葡萄糖苷(Ⅰ)、阿魏酸(Ⅱ)和槲皮素(Ⅲ)。结论:松针提取物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物质基础是黄酮等多酚类化合物,而非之前所预期的大量存在于该植物中的木脂素类和原花青素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4.
谷维素是以环木菠萝醇类为主体的阿魏酸酯的混合物,其片剂是调整间脑机能的常用药,市场上流通的不同产地谷维素片很多,在药品检验工作中经常发现不合格的谷维素片。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有部分检品是因为所用试剂正庚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5.
目的:建立丹芎方(丹参,川芎)中多种有效成分同时定量的RP-HPLC方法.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芎方中有效成分丹参素、阿魏酸、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浓度.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5 μm,150 mm×4.6 mm)色谱柱,以甲醇-0.5%(v/v)冰醋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室温.丹参素、阿魏酸、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81,320,254和254 nm.结果:丹参素、阿魏酸、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在线性范围内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92,线性关系良好,4种组分检测精密度RSD<5%.加样回收率为98.1%~104.05%.结论:通过对不同批次及同一批次不同时间的样品的含量进行测定,说明本方法切实可行,稳定可靠,且重现性好,可作为丹芎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紫菀药材中阿魏酸、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分析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TMC18柱(250mm×4.6mm,5μm),柱温为30℃,检测波长分别为310、360、365nm,进样量20μL,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进行梯度洗脱.结果 阿魏酸、槲皮素和山柰酚分别在0.011~0.277、0.004~0.106、0.006~0.126m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15批药材中阿魏酸、槲皮素和山柰酚质量分数分别为0.15~1.43、0.09~0.36、0.03~1.12mg/g.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紫菀药材3种活性成分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7.
HPLC测定胃康散中阿魏酸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朱顺法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4):1757-1758
胃康散是由当归、白芷、柴胡及川贝等10余味中药按处方配比加适量辅料制成的口服散剂。具有健胃止血,制酸止痛,理气和中之功效。用于治疗浅表性胃炎、肥厚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部疾病。当归为本药的主药之一,阿魏酸为当归的有效成分之一,故选择阿  相似文献   
158.
林毅 《西北药学杂志》2008,23(3):151-152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当归龙荟片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ODS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85g·L-1磷酸(19∶81),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16nm;柱温25℃。结果进样量在6.0~18mg·L-1范围内,阿魏酸质量浓度和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33%,RSD为1.52%(n=5)。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控制当归龙荟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9.
HPLC法测定阿魏八味丸中阿魏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八味丸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RP—HPLC法;色谱柱:ODS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5%醋酸溶液(28:72);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323nm。结果:阿魏酸在3.02~18.12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3%,RSD=0.23%n=5)。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结果可靠。可作为阿魏八味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0.
目的:研究玄参科婆婆纳属植物水蔓菁(Veronica linariifolia Pall.ex Link subsp.dilatata(Nakai et Kitagawa)Hong)中的酚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75%乙醇提取,运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用理化方法及波谱手段解析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4个酚性化合物,其中黄酮类7个,分别为3’,4’,5,6,7-五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基-(1″→2′)-β-D-葡萄糖苷(Ⅰ)、4’,5,7-三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7-O—β-D-葡萄糖苷(Ⅱ)、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甲酯(Ⅲ)、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乙酯(Ⅳ)、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丁酯(Ⅴ)、芹菜素(Ⅵ)、木犀草素(Ⅶ);酚酸类5个,分别为香草酸(Ⅷ)、对羟基苯甲酸(Ⅸ)、原儿茶酸(Ⅹ)、原儿茶酸乙酯(Ⅺ)、异阿魏酸(Ⅻ),还分到儿茶酚(ⅫⅠ)、大黄素(ⅩⅣ)。结论:除化合物Ⅵ、Ⅶ外,其余均为在该植物中首次分得,其中化合物Ⅱ~Ⅴ、Ⅺ、ⅫⅠ、ⅩⅣ为该属植物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