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308篇
  免费   8035篇
  国内免费   9623篇
医药卫生   180966篇
  2024年   851篇
  2023年   3084篇
  2022年   2740篇
  2021年   3432篇
  2020年   3178篇
  2019年   3557篇
  2018年   1866篇
  2017年   3013篇
  2016年   3724篇
  2015年   4385篇
  2014年   6541篇
  2013年   6659篇
  2012年   9190篇
  2011年   10557篇
  2010年   9850篇
  2009年   10146篇
  2008年   11279篇
  2007年   10457篇
  2006年   10282篇
  2005年   10439篇
  2004年   8398篇
  2003年   7331篇
  2002年   5910篇
  2001年   5524篇
  2000年   4023篇
  1999年   3564篇
  1998年   3161篇
  1997年   2863篇
  1996年   2599篇
  1995年   2589篇
  1994年   2216篇
  1993年   1415篇
  1992年   1468篇
  1991年   1318篇
  1990年   1092篇
  1989年   1002篇
  1988年   475篇
  1987年   324篇
  1986年   241篇
  1985年   111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6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以慢性多发性关节炎为主的最终可导致关节畸形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类分湿因子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新的RA分类标准中被认为是鉴定RA时较好的血清学指标,而对于诊断RA,临床仍需特异性及敏感性更高的血清标志物。该文对近年来出现的各种RA诊断指标进行总结比对。  相似文献   
62.
目的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设置OSAHS组(n=40)和健康对照组(n=40),测定并比较患者的血压、血脂和血清ACE水平在两组间的差异;分析ACE水平与患者病情变化、血压、血脂的相关性。结果 OSAHS患者在体重、BMI指数、颈围、腰围、AHI、收缩压、舒张压、TC、LDL-C和血清ACE方面高于健康人(P体重=0.002,P颈围=0.024,P腰围=0.038,PBMI=0.019,PAHI=0.001,P收缩压=0.001,P舒张压=0.001,PTC=0.017,PLDL-C=0.010,PACE=0.039),在LSa O2上低于健康人(PLSa O2=0.001)。OSAHS患者的收缩压、TC、ACE在轻中度和中重度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收缩压=0.018、0.043,PTC=0.045、0.034,PACE=0.030、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OSAHS患者中血清ACE与收缩压和TC均呈正相关(r=0.35,P=0.017;r=0.28,P=0.044)。结论 OSAHS患者血清ACE能反映患者病情的变化,并与血压和血脂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分析CSTB、A-FABP在膀胱癌诊断和预后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进行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癌患者45例、良性膀胱病变患者88例,检测膀胱癌样本癌组织、癌旁组织、良性膀胱病变组织中CSTB、A-FABP表达水平。评价CSTB、A-FABP在鉴别诊断膀胱癌的效用。对比膀胱癌进展对象(2年内转移、复发、肿瘤死亡)以及未进展对象组织中CSTB、A-FABP表达水平。结果 癌组织、癌旁组织、良性病变对象组织中CSTB、A-FABP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TB、A-FABP作为诊断标准(任意一项为阳性),鉴别诊断膀胱癌与良性病变的灵敏度为84.4%、特异度为90.9%、阳性预测值82.6%、阴性预测值92.0%、符合率88.7%。2年内转移、复发、肿瘤死亡的患者共30例,无转移、复发、死亡的患者共15例,膀胱癌进展对象CSTB、A FABP表达量高于未进展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TB、A-FABP在膀胱癌诊断、预后预测中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快速成型(RP)技术辅助下制作的个体化假体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CHA)、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成骨效果。 方法以27只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3组(每组9只),全部建立下颌骨连续性缺损模型,并在兔下颌骨缺损区分别植入个体化假体+自体骨(A组)、个体化假体+CHA(B组)、个体化假体+CHA+rhBMP-2(C组)。分别于术后4、12、24周3个时间点处死动物取材,进行大体标本观察,以及骨钙素(OC)、Ⅰ型胶原(COL-1)的免疫组化观察,分别比较各组修复骨缺损的能力,并对实验数据进行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术后24周各组实验兔外形均对称,通过OC及COL-1的吸光度检测,骨缺损区均有大量新骨形成,A组(0.537 ± 0.010)、C组(0.530 ± 0.010)可见大量骨小梁及编织骨结构,缺损区的新骨OC、COL-1的免疫组化观察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007,P>0.05);但A组强于B组(0.415 ± 0.009,t = 0.122,P<0.001);C组也强于B组(t = 0.12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兔下颌骨缺损修复中,通过RP技术和组织工程技术相结合,CHA复合rhBMP-2后成骨能力明显增强,成骨效能肯定,为后期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探讨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在妊娠妇女不同时期血清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产检的正常妊娠妇女180例,根据孕周分为早期组、中期组和晚期组,每组各60例,另选取60例健康未孕妇女为未孕组;同时选取该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妇女33例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早产孕妇22例为早产组,采用速率法分别检测各组孕妇血清LA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未孕组、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妇女的血清LAP、血清肝胆酸(CG)、碱性磷酸酶(ALP)、α-L-岩藻糖苷酶(AFU)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的CG、ALP、AFU、LAP水平显著高于早期组、中期组和晚期组(P均<0.05);早产组的CG、ALP、AFU、LAP水平显著高于早期组、中期组(P均<0.05),仅CG水平高于晚期组(P<0.05)。结论:随着妊娠周期的增加,妊娠妇女的血清LAP水平逐步升高,在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LAP升高更加显著,结合CG、ALP、AFU水平的变化能够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情况进行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67.
《中外医疗》2015,(2):125
1.摘要应着重反映研究中的创新内容和作者的独到观点;不要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2.研究性文章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发现(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和主要结论 ,一般应写成冠以"目的 (Objective)"、"方法 (Methods)"、"结果 (Results)"和"结论 (Conclusion)"小标题的结构式摘要。  相似文献   
68.
69.
《中国药房》2019,(4):518-522
目的:分离、鉴定黄皮种子中香豆素类化合物,并研究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全齿复活线虫致死活性。方法:采用柱层析、反相硅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黄皮种子的香豆素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氢谱(1H-NMR)、碳谱(13C-NMR)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以阿卡波糖、阿维菌素为阳性对照,采用对硝基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法和贝曼漏斗法分别对上述化合物进行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全齿复活线虫致死活性考察。结果:从黄皮种子中共分离鉴定出7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分别为7-羟基香豆素(Ⅰ)、黄皮呋喃香豆精(Ⅱ)、Lansiumarin-C(Ⅲ)、Claucoumarin A(Ⅳ)、ClausenalansiminA(Ⅴ)、(E,E)-8-(7-羟基-3,7-二甲基-2,5-二烯基)补骨脂(Ⅵ)、Dihydroindicolactone(Ⅶ)。在质量浓度为0.25 mg/mL时,化合物Ⅰ、Ⅲ、Ⅴ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分别为(32.4±1.9)%、(37.1±6.0)%、(39.5±1.1)%;在质量浓度为2.5 mg/mL时,化合物Ⅰ、Ⅳ的线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0.5%、47.9%。结论:香豆素类化合物Ⅰ、Ⅲ、Ⅴ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化合物Ⅰ、Ⅳ具有全齿复活线虫致死活性。其中,化合物Ⅲ、Ⅴ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化合物Ⅳ的全齿复活线虫致死活性均为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关系,为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广东省东莞康华医院收治的6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同院6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的IgG亚类、炎症因子、免疫指标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儿童IgG2与IgG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均P0. 05)。研究组儿童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0 (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均P0. 05)。研究组儿童IgM、CD3~+、CD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均P0. 05)。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均有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或(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先天性免疫缺陷有关,患儿IgG亚类水平降低,因此在临床上应当监测患儿IgG亚类水平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