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2篇
  免费   338篇
  国内免费   300篇
医药卫生   4040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332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姜黄素(curcumin)对乳腺癌细胞中顺铂(Cisplatin,CDDP)治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CCK-8检测、Hoechst染色观察CDDP、姜黄素单独及联合用药48 h对MCF7细胞增殖抑制和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MCF7细胞在CDDP(0、1.25、2.5、5、10、20 μg/mL)、姜黄素(0、1、5、20、30、50、100 μmol/L)单独及联合处理后FEN1(flap endonuclease 1)表达水平的变化;CCK-8检测沉默FEN1对MCF7细胞中CDDP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CDDP、姜黄素均可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MCF7细胞增殖,其IC50分别为5、30 μmol/L;与单独2μg/mLCDDP处理组比较,2μg/mL CDDP联合20-μmol/L姜黄素、30 μmol/L姜黄素处理组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明显增强[分别为(84.1±0.8)%、(51.1±0.5)%、(29.4±0.3)%,P<0.05];与单独20μmol/L姜黄素处理组比较,20 μmol/L姜黄素联合2μg/mL CDDP、5μg/mL CDDP处理组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也明显增强[分别为(76.9±0.7)%、(42.4±0.3)%、(31.6±0.4)%,P<0.05];2μg/mL CDDP联合20 μmol/L姜黄素组的细胞凋亡明显增强(P<0.05);与Control siRNA组比较,FEN1 siRNA+CDDP组可显著增强CDDP抑制MCF7细胞增殖的敏感性[(25.4±0.3)%vs(18.7±0.2)%,P<0.05];CDDP增殖抑制无效浓度或低浓度时,FEN1蛋白的表达随CDDP的处理剂量依赖性上调,而姜黄素可剂量依赖性下调FEN1蛋白表达;与单独CDDP和姜黄素处理组比较,2μg/mL CDDP联合20 μmol/L姜黄素组可显著降低FEN1蛋白表达(P<0.05).结论 姜黄素可增强CDDP对乳腺癌细胞的敏感性,其机制与降低细胞FEN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制备负载姜黄素的玉米醇溶蛋白-多糖纳米颗粒及评价其生物活性.方法 以反溶剂法和静电沉积法制备负载姜黄素的核/壳型复合纳米颗粒,以扫描电镜观察形貌,DPPH·法测定抗氧化活性,平板抑菌试验测定抗菌活性,模拟体外消化试验测定消化吸收率.结果 纳米颗粒为表面光滑的球形,平均粒径为133 nm;姜黄素纳米颗粒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明显高于姜黄素乙醇溶液,清除率分别为(13.89±0.69)、(16.73±0.097) μg/mL;纳米颗粒的抑菌效果较差;纳米颗粒包埋的姜黄素消化吸收率提高了4倍.结论 纳米颗粒包埋的姜黄素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及消化吸收率,在功能性食品及药物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3.
胡炜  刘洪斌    王曼雪  张桂贤  李东华  张一 《天津医药》2018,46(11):1155-1160
摘要: 目的 探讨清胰汤和姜黄素调整肠道微生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的机制。方法 40只SPF级健康 Wistar大鼠, 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 对照组、 模型组、 清胰汤组、 姜黄素组, 每组10只。通过注射牛磺胆酸钠 (Na- Fc), 诱发大鼠形成SAP模型, 建模前清胰汤组、 姜黄素组分别用相应中药汤剂灌胃1周。采用苏木素-伊红 (HE) 染色法观察结肠和胰腺组织病理变化, 收集大鼠盲肠段粪便, 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4组大鼠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变化。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 模型组肠组织表现为肠壁水肿, 肠黏膜上皮缺损、 脱落等, 上皮下间质空隙变宽, 大量的中性粒细胞 (PMN) 等炎性细胞浸润等; 胰腺组织表现为胰腺腺泡水肿、 坏死, 叶间隔增宽, 大量的PMN等炎性细胞浸润等, 而中药清胰汤和姜黄素组可减轻模型组中的胰腺损伤和肠黏膜受损程度 (P<0.05)。肠道菌群微生态结果显示清胰汤或 (和) 姜黄素组可有效降低SAP大鼠厚壁菌门 (包括梭菌纲、 芽孢杆菌纲)、 毛螺菌属数量菌群含量, 升高拟杆菌门 (包括拟杆菌纲、 拟杆菌属) 和乳酸杆菌属含量。结论 中药清胰汤和姜黄素可增加SAP大鼠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调控微生物生态平衡, 增加益生菌群的含量, 降低有害菌群的定植能力, 从而达到对肠道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4.
《中国药房》2018,(1):29-33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四味姜黄汤散中没食子酸、木兰花碱、鞣花酸、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和姜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apcell Pak C18-MG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 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0~60 min,没食子酸、木兰花碱、鞣花酸、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和428 nm(60~70 min,姜黄素),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没食子酸、木兰花碱、鞣花酸、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和姜黄素进样量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0.249 6~1.497 6、0.284 0~1.704 0、0.075 6~0.453 6、0.015 9~0.095 9、0.023 6~0.141 6、0.098 2~0.589 0、0.060 4~0.362 4μg(r≥0.999 8);检测限分别为6.24、4.73、7.56、2.36、3.20、6.54、6.04 ng,定量限分别为17.47、16.08、20.86、7.31、10.24、19.62、19.32 ng;精密度、稳定性(12 h)、重复性试验的RSD<2.0%(n=6);加样回收率为95.45%~103.47%,RSD为0.86%~1.98%(n=9)。结论: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四味姜黄汤散中没食子酸等7种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及线粒体功能损伤的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是否与姜黄素上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相关。方法原代培养家兔膝关节软骨细胞;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Rhodamine-123试剂盒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Ψm);ATP试剂盒检测线粒体ATP生成;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检测PPARγ、细胞色素C、Bax及Bcl-2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PPARγmRNA含量;DNA-binding法检测PPARγ活性。结果 AGEs(200 mg·L-1)可明显诱导兔软骨细胞凋亡,同时线粒体跨膜电位(△Ψm)降低、ATP生成减少,caspase-3活性增加,细胞色素C释放增加,Bax/Bcl-2的比值增加;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抑制剂环孢霉素A(Cs A,100 nmol·L-1)可以明显抑制AGEs诱导的细胞凋亡;PPARγ特异性激动剂吡格列酮及姜黄素均可明显抑制AGEs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及线粒体功能损伤,给予PPARγ特异性抑制剂GW9662 10μmol·L-1预处理后,可以明显拮抗姜黄素的保护作用。同时,姜黄素可以明显上调AGEs诱导的PPARγ活性的降低,并伴随PPARγ相应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结论姜黄素通过上调PPARγ,有效地保护AGEs诱导的软骨细胞线粒体损伤,从而抑制AGEs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比较3种不同粒径注射用姜黄素脂质体(CLI)引起的过敏反应,并判断可能的过敏反应类型。方法 将平均粒径约为70、100、130 nm的CLI (剂量为20 mg/kg,以姜黄素计)分别尾iv给予大鼠,分别于注射前,注射后10 min、7 d,眼眶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注射前后血清中过敏相关因子——补体C3a、C3b和C5a,组胺和抗体IgE、IgG、IgM的含量变化。将平均粒径约为100 nm的CLI和抗过敏药地塞米松(预处理2 h,2 mg/kg)联用给予大鼠,观察血清中补体C3a、C5a和组胺的含量变化。结果 给予3种粒径的CLI,血清中补体C3a、C3b、C5a和组胺含量均明显升高,与给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中抗体IgE、IgG、IgM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预先给予地塞米松,在注射CLI前后C3a和C5a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组胺含量极低。结论 3种不同粒径CLI在体内引起的过敏反应一致,且可能是补体激活相关的假性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07.
108.
摘要:目的 探讨姜黄素能否通过抑制 Piezo1的表达促进人骨肉瘤细胞系(U2OS)的凋亡。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 学方法分析 GEO 数据库(GSE16088数据集)骨肉瘤标本的差异表达基因。以姜黄素干预 U2OS细胞,借助 RNA-seq、 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 Piezo1的表达变化;利用qRT-PCR、Westernblot技术,验证 Piezo1的表达变化;借助钙离子振荡 检测姜黄素对 Piezo1离子通道活性的影响;通过 Piezo1-siRNA 基因沉默技术、划痕实验和流式细胞术观察 Piezo1表达 变化对骨肉瘤细胞迁移能力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组织相比,Piezo1在骨肉瘤组织中呈显著高表达。姜黄素能 明显降低 U2OS细胞中 Piezo1的表达及抑制 Piezo1离子通道的活性;姜黄素能协同 Piezo1-siRNA,降低骨肉瘤细胞的 迁移能力,促进骨肉瘤细胞凋亡。结论 姜黄素能通过抑制骨肉瘤 Piezo1的表达促进骨肉瘤细胞的凋亡,Piezo1有可能 成为治疗骨肉瘤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109.
高蔚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4):2393-2396
摘要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肺纤维化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正常组大鼠肺成纤维细胞(NLF)和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模型组大鼠肺成纤维细胞(MLF)分别与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孵育;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变化;MTT法检测吸光值,计算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 姜黄素作用MLF6h、12h、24h后,各浓度组OD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并呈时间-剂量效应关系。流式细胞分析显示,姜黄素处理组MLF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0.01),呈药物浓度依赖性。姜黄素不能抑制NLF增殖,对其凋亡无显著影响。结论:姜黄素在体外对MLF具抑制增殖,诱导凋亡作用;而对NLF无明显影响。提示姜黄素可以通过诱导肌成纤维细胞的凋亡而起到抗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难溶性中药成分在过饱和体系中的晶体成核和生长行为,为难溶性中药成分过饱和给药系统的设计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反溶剂法制备载药过饱和体系,选择紫外-可见光谱法监测晶体成核和晶体生长过程,分别测定6种成分在较低过饱和度(S=5)和较高过饱和度(S=20)时的晶体成核诱导时间(tind)和晶体生长速度,利用偏振光显微镜(PLMC)、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沉淀进行表征。结果穿心莲内酯、延胡索乙素、丹皮酚、银杏内酯B、高饱和度的水飞蓟宾与姜黄素的成核诱导时间tind1 h,低过饱和度的水飞蓟宾与姜黄素的成核诱导时间tind1 h;穿心莲内酯与延胡索乙素在晶体生长过程中表现出负斜率,而水飞蓟宾、丹皮酚、姜黄素与银杏内酯B在则表现出正斜率。结论穿心莲内酯与延胡索乙素属于快速成核-快速晶体生长分子(I类);丹皮酚、银杏内酯B、较高过饱和度的水飞蓟宾与姜黄素属于快速成核-缓慢晶体生长分子(II类)、较低过饱和度的水飞蓟宾与姜黄素属于缓慢成核-缓慢晶体生长分子(IV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