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1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医药卫生   147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角膜缘干细胞培养的载体研究概况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凉  赵敏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23(12):1265-1268
各种眼表外伤及疾病引起的角膜缘干细胞(Limbal Stem Cell,LSC)缺乏常常导致角膜新生血管侵入、角膜混浊甚至视力丧失,近年来利用LSC移植治疗此类疾病已成为研究热点,但干细胞自体移植对于双眼损伤患者不适用,对单眼受损患者,因取材健眼组织可能造成健眼损伤,而应用异体移植除存在上述问题外,还可能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组织工程技术的兴起为解决眼表重建带来了希望,体外培养的LSC是治疗临床最棘手的双眼疾病患者的重要手段,而应用理想的载体作为细胞外基质(ECM)来种植种子细胞,形成近似体内的正常结构是组织工程化角膜构建成功的关键.本文就目前组织工程技术眼表重建在载体选择方面的研究及LSC培养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评价保存羊膜移植重建眼表治疗眼表疾患的疗效。方法2001年7月~2004年7月我院住院的眼表疾病16例(16眼)(化学烧伤引起的睑球粘连、瘢痕性结膜囊狭窄8例,顽固性角膜上皮缺损3例,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后大面积结膜缺损5例)进行单层保存羊膜移植重建眼表,术后随访6~12月,行视力及裂隙灯显微镜等眼科常规检查,观察羊膜植片及角结膜上皮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术眼均未见羊膜植片溃烂或溶解。术后早期(1周内)羊膜植片有轻度水肿,后逐渐透明。所有术眼眼表得以重建,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结论羊膜作为一个含基膜和基质成分的胶原支架,可以使受体的结膜或角膜上皮细胞扩展及移行于其上,达到真正的结膜及角膜眼表的重建,是眼表重建术的一大进展。  相似文献   
103.
翼状胬肉的眼表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翼状胬肉对眼表功能的影响 ,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 2 0 0 4年 7月~ 2 0 0 4年 9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单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 36例。以翼状胬肉眼为病例组 ,另一只眼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对两眼依次行SchirmerI试验、BUT检查、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比较两组间差异。并行相关性检验 ,探讨它们间的联系。结果 病例组的SchirmerI试验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BUT较对照组显著缩短 (P <0. 0 5) ,结膜鳞状化生级别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 <0 . 0 5) ,以 1级和 2级化生为主 ,并可见采集标本时获取的细胞数量较少。结膜鳞状化生级别与BUT值存在负相关 (P <0 .0 5)。结论 翼状胬肉对泪液分泌无明显影响 ,使泪膜破裂时间缩短。翼状胬肉表面结膜鳞状上皮化生。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总结眼表热烧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对2002年3月~2006年5月25例(29眼)住院病人的临床治疗进行总结。结果29眼中,Ⅰ度烧伤8眼经治疗角膜上皮全部修复;Ⅱ度烧伤6眼经治疗角膜伤口新生血管长人,瘢痕形成;Ⅲ度及Ⅳ度共15眼中,有14眼术后眼球活动良好,视力不同程度恢复,病人满意,Ⅰ例术后6个月睑球再粘连,未接受手术。结论眼表热烧伤需要早期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5.
临床应用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bevacizumab)治疗虹膜、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短期疗效,而眼表新生血管相关性疾病的治疗也一直是眼科界的一大难题.近年来眼科学者开始应用贝伐单抗结膜下注射或者点眼治疗眼表新生血管的动物模型,同时部分学者也开始在临床尝试性应用贝伐单抗治疗眼表新生血管相关性疾病,如角膜炎症、翼状胬肉、Stevens-Johnson综合征以及与角膜移植手术相关的新生血管,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近几年来在眼表疾病中应用贝伐单抗的安全性、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和疗效以及相关问题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6.
刘可秀  孙宇岩 《吉林医学》2008,29(22):2053-2054
自体血清的生物力学和生物化学特性与正常泪液相同,含有大量氨基酸、肽类等,可向眼表提供上皮修复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加速组织修复;天然,新鲜配制,不含防腐剂,不会引起过敏,可在角膜表面生成一层膜状物保护角膜;含有多种抗菌因子,有抑制细菌作用,增强眼组织对抗病原体侵袭的能力;含有Vit A和丰富的细胞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等加速眼表上皮和基质再生和修复。血清的油性成分可替代睑板腺分泌的脂质,前蛋白可增加泪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的眼表改变与干眼症的个体化诊断。【方法】收集96例围绝经期妇女的临床资料,包括眼部症状、裂隙灯检查、干眼诊断性试验、角膜厚度及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全身检查包括了妇科体检、围绝经期特征的性激素水平检查以及可疑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血清类风湿因子、自身抗体、涎腺分泌功能;56例有眼部干燥症状为研究组,余40例为对照组,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眼表改变特征与围绝经期关系以及诊断干眼症的个体化。【结果】研究组56例,最终37例(66.1%)确诊为干眼病,余19例(33.9%)诊断为以干眼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对照组40例患者,9例(22.5%)干眼诊断性试验阳性,但最终与本组另外共25例(62.5%)患者被确诊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只有结膜杯状细胞的减少有显著性差异;96例围绝经期妇女中,干眼确诊患者(37例)与不能确诊患者(59例)相比,角膜厚度均变薄、结膜杯状细胞减少和印迹细胞学Nelson分级增加,且有统计学意义;干眼诊断试验阳性(46例)和阴性(50例)的患者相比,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减少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眼干燥症状的围绝经女性的干眼确诊率高,但仍存在干眼诊断性试验假阳性。干眼患者的角膜厚度、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和印迹细胞学的眼表特征改变,可协助与围绝经期综合征鉴别。  相似文献   
108.
探讨眼科用药中滴眼剂的眼表毒性损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膜和角膜是眼睛的第一道防线,是各种滴眼剂应用时的必须途径,也是滴眼剂毒性损害所在的部位。滴眼剂的眼表毒性表现常是非特异性的,主要损害结膜和角膜。其中最常见的是结膜瘢痕化:结膜乳头一般较细小,可同时出现在下睑结膜;结膜率泡主要发生在下睑或下穹隆部结膜。角膜的毒性表现为浅层点状角膜上皮病变,以鼻下方为重,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和毒性程度的加重,点状染色可呈弥漫性或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假树枝状角膜溃疡,其特性为树枝细小,可多个同时出现,严重者出现角膜溶解与穿孔。  相似文献   
109.
眼部化学性烧伤及感染性角膜溃疡是致盲性很高的眼表疾病。目前国内对该病的治疗做了很多研究,均取得一定疗效。我院自2002年5月-2004年5月采用羊膜移植治疗眼表疾病16例,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术治疗陈旧性眼表烧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陈旧性眼表烧伤25例33眼行羊膜移植术重建眼表,后期局部注射平阳霉素,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术眼睑球粘连得到明显改善,角膜新生血管及角膜透明度明显好转,视力有所提高。结论对陈旧性眼表烧伤造成的睑球粘连和假性胬肉,羊膜移植术是目前较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