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2篇
  免费   934篇
  国内免费   258篇
医药卫生   7224篇
  2024年   279篇
  2023年   829篇
  2022年   633篇
  2021年   579篇
  2020年   417篇
  2019年   381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322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394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及泼尼松(CHOP方案)治疗新诊断的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L)的临床疗效. 方法:2002年4月至2003年2月,共52例病人进入本研究.化疗采用标准的CHOP方案:d 1,环磷酰胺600 mg·m-2,长春新碱1.4 mg·m-2,多柔比星25 mg·m-2,泼尼松60 mg·m-2×5 d,每3 wk一个疗程,共6个疗程.利妥昔单抗静脉滴注剂量为375 mg·m-2,于化疗第一个疗程前2 d开始,每周输注1次(连续输注),连续4次(标准剂量)或6次(增强剂量);或于每疗程的CHOP方案化疗前2 d输注,每3周1次(间隔输注),输注4次(标准剂量)或6次(增强剂量).结果:50例病人进入临床疗效评估, 60 %获得完全缓解,总有效率为 100 %.其中,34例Ann Arbor分期为Ⅲ期或Ⅳ期的病人有15例获得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为44 %.50例病人共随访了(8±s 5) wk, 2~30 wk,病人16 wk的无病生存(PFS)率为87 %.标准剂量组和增强剂量组疗效无显著差异,连续输注和间隔输注疗效差异亦无显著意义(P>0.05).所有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对本方案均能较好耐受,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输注相关的不良反应(32 %)和化疗相关的血液学不良反应(20 %). 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可有效用于治疗新诊断的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它具有较高的完全缓解率,而且在治疗中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72.
陈蓓  陈凡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3):426-429

目的:探究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03/2018-05收治的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80例80眼,随机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分别行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治疗。随访3mo,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眼压、CMT、黄斑中心体积(CMV)、BCVA、玻璃体腔注射次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2wk,1、2、3mo,B组患者CMT、CMV、BCVA均明显优于A组(P<0.05)。随访3mo,B组患者视力提高比例显著高于A组(65% vs 38%,P<0.05),玻璃体腔注射次数显著低于A组(P<0.05),但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5% vs 0%)无明显差异(P=0.999)。

结论:与雷珠单抗比较,康柏西普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在改善视力,降低CMT和CMV,减少玻璃体腔注射次数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73.
罗文  明媚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3):438-441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VT)对PDR患者血清VEGF-A、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表达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01/2018-01本院收治的PDR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A组给予VT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VT手术情况、并发症及VEGF-A、SDF-1、BCVA、CMT。

结果:两组术后血清VEGF-A、SDF-1水平明显低于术前,且B组明显低于A组(P<0.05); B组VT手术时间、电凝止血、术中出血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 两组术后1d, 3mo BCVA、CMT明显低于术前,且B组明显低于A组(P<0.05)。

结论:雷珠单抗联合VT可有效降低PDR患者血清VEGF-A、SDF-1水平,减少VT创伤及并发症,且可有效改善患者BCVA、CMT。  相似文献   

74.
目的对比观察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随访12个月的疗效及注射次数。方法回顾性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非缺血型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患者共38例(38眼),按照治疗药物分为2组,即康柏西普治疗组22例,雷珠单抗组16例,2组均采用按需要治疗(1+PRN)的给药方式。2组患者首次治疗后每月随访1次,共12个月,每次随访检查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检眼镜(眼底镜)、眼底照相、黄斑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若病情需要则补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通过观察2组患者BCVA、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的变化以及12个月内的总注射次数,比较2种药物的长期疗效。结果随访12个月,2组在治疗后各随访期的BCVA、CMT均比治疗前明显好转(P值均<0. 05); 2组间治疗前和治疗后各随访期的BCVA、CMT水平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12个月,康柏西普组平均注射次数为(1. 64±0. 70)次,雷珠单抗组平均注射次数为(1. 88±0. 67)次,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1+PRN方案治疗非缺血型BRVO继发黄斑水肿,观察12个月疗效均确实可靠;康柏西普能有效减少注射次数。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疗效。

方法:收集2015-09/2017-04我院收治的NVG患者52例52眼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31眼)和B组(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21眼)。术后随访6mo,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和术后视力、视野、并发症情况,并评定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均逐渐降低,术后7d,1、3mo时A组患者眼压均低于B组(P<0.05)。术后6mo,两组患者视力和视野改变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但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97% vs 71%,P=0.013)。随访期间,A组患者角膜水肿、前房积血发生率均低于B组(均P<0.05)。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NVG,能有效降低并维持眼压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究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治疗的5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29例,给予全脑放疗联合病灶局部三维适行增强照射及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29例,给予利妥昔单抗联合大剂量甲氨蝶呤及中剂量阿糖胞苷化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R率、总有效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血液毒性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疗效显著,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曲妥珠单抗联合IP方案(伊立替康+顺铂)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IP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曲妥珠单抗联合IP方案治疗。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和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水平。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A125、CEA和TP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CA125、CEA和TP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客观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曲妥珠单抗与IP方案联合治疗HER-2阳性胃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CA125、CEA和TPS水平。  相似文献   
78.
阎静  吴建华 《国际眼科杂志》2018,18(12):2209-2212

目的:研究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ranibizumab,IVR)对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PCV)合并玻璃体积血(vitreous hemorrhage,VH)患者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将71例71眼PCV合并VH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n=43)在玻璃体切割术后采用PDT联合IVR进行治疗,对照组(n=28)则仅用IVR辅助治疗。随访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3、6mo时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CMT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CVA随时间逐渐改善、CMT随时间逐渐降低,组内不同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同一时间BCVA、C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CNV病灶闭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闭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χ2=4.508,P<0.05); 治疗后观察组出现相关并发症6眼(14%),对照组5眼(1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DT联合IVR用于PCV合并VH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后治疗有利于促进血管渗出物质吸收和息肉样病灶消退,从而减轻黄斑水肿,改善患者视力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79.
20120217 ELISA技术检测寻常型天疱疮桥粒芯蛋白3抗体水平研究/闫言(中国医科院、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徐浩翔,晋红中…//临床皮肤科杂志.-2011,40(9).-529 ~531采用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对106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和106例对照人群进行检测.结果:ELISA法的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77.5%和94.3%,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为79.2%和94.3%,两种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认为ELISA检测桥粒芯蛋白3抗体对寻常型天疱疮诊断是一种较好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分析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Trab)在伴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5例伴玻璃体积血NVG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均接受视网膜光凝术,对照组(42例)予以复合式Trab治疗,研究组(43例)予以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复合式Trab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成功率、术前及术后3个月两组眼压与视力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成功率93.02%高于对照组76.19%(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眼压低于对照组,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复合式Trab治疗伴玻璃体积血NVG患者,可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眼压,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