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43篇
  免费   5023篇
  国内免费   3533篇
工业技术   77399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646篇
  2022年   1683篇
  2021年   1914篇
  2020年   2040篇
  2019年   1531篇
  2018年   1233篇
  2017年   1979篇
  2016年   2116篇
  2015年   2490篇
  2014年   4364篇
  2013年   3772篇
  2012年   5050篇
  2011年   5831篇
  2010年   4407篇
  2009年   4550篇
  2008年   3636篇
  2007年   4679篇
  2006年   4199篇
  2005年   3508篇
  2004年   2921篇
  2003年   2501篇
  2002年   2136篇
  2001年   1812篇
  2000年   1558篇
  1999年   1253篇
  1998年   1005篇
  1997年   952篇
  1996年   826篇
  1995年   604篇
  1994年   525篇
  1993年   351篇
  1992年   310篇
  1991年   214篇
  1990年   179篇
  1989年   154篇
  1988年   112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3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3篇
  1959年   1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碳钢、低合金钢16年大气暴露腐蚀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获得了17种钢在我国7个试验点的16年大气暴露腐蚀试验数据,试验点的环境包括了亚热带、温带、工业性、海洋性。干燥环境及湿热环境等各种典型环境.钢的大气腐蚀的发展遵循幂函数规律:D=At^n;其中D为腐蚀深度(mm),t为暴露时间(年),A、n为常数.短期暴露所显示的大气腐蚀规律与长期暴露所显示的不同,可靠的大气腐蚀参数只能来自长期暴露.对碳钢和低合金钢,危害最大的污染是SO2及氯离子.SO2在开始一、二年危害作用很突出,但在以后作用明显下降.对非耐候钢,湿热条件对长期腐蚀的影响非常大,如果加上污染,会造成特别高的腐蚀。  相似文献   
992.
确定了不锈钢管件套接接头电子束钎焊的工艺参数,并获得了良好的钎焊接头。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对电子束钎焊试样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钎缝区主要是固溶体组织和少量的化合物;母材区除了奥氏体组织外,还存在Cu元素的晶闻扩散。  相似文献   
993.
针对测厚仪在中厚板轧制中受现场因素影响大且价格贵的问题 ,开发了一种高精度在线测量厚度的方法 ,应用于某厂 3 5 0 0mm中板轧机上 ,厚度测量相对误差小于 6%。介绍了该测量方法的基本数学模型和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94.
A golden yellow-colored cerium conversion coating was obtained on 304 stainless steel surface by immersing the steel into a solution containing cerium (III), KMnO4 and sulfuric acid.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coatings was evaluated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experiments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u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for the conversion coated 304SS in 3.5% NaCl solution increased markedly. The corrosion potential of the treated steel increased to a more noble level, the pitting corrosion potential increased also, the passive potential range was enlarged markedly and the passive current density decreased about one order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untreated steel. The cathodic and anodic reaction were both inhibited to some extent. The chemical state of the elements in the coatings was investigated by XPS. The cerium element was in the form of tetravalent state. And AES depth profile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 thickness of the conversion coatings was less than 66 nm. The mechanisms of coatings formation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95.
严子平  冯先锦 《钢管》1993,(1):47-51
从机械性能颧焊接性能着手,研究了X100 UOE钢管母材和焊缝的化学成分及钢板的轧制工艺,研究表明.X100UOE钢管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焊接性能良好,完全具备管线管的特性。  相似文献   
996.
喷射成形1.8C-1.6Al超高碳钢快速凝固组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铸造1.8C-1.6Al超高碳钢(UHCS)由于冷速较低,晶粒粗大,珠光体片间距也较大,品界形成了粗大的碳化物网络,同时合金元素产生偏析,品内生成了大块的合金渗碳体,使得它在室温下为脆性,机加工性能极差。喷射成形1.8C—1.6Al超高碳钢则利用喷射成形工艺冷却速度大的特点细化了晶粒,减小了珠光体的片间距,提高了硬度与强度,同时降低了元素偏析程度。同时发现:在铸态1.8C-1.6Al超高碳钢中和在喷射成形1.8C-1.6Al超高碳钢中Al在晶内的分布情况正好相反,由反偏析转变为正偏析。  相似文献   
997.
钛合金与不锈钢的相变超塑性扩散焊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斌  盛光敏  黄家伟  李聪 《焊接学报》2006,27(1):41-44,48
用相变超塑性扩散焊法实现了钛合金TA17与不锈钢0Cr18Ni9Ti之间的连接.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接头强度的影响,得到试验条件下钛合金与不锈钢焊接的优化工艺参数为循环上限温度890℃, 循环下限温度800℃, 循环次数10, 焊接压力5MPa, 循环加热速度30℃/s.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接头强度达到307MPa,而焊接时间仅为160s.对拉伸断口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断裂沿FeTi和β-Ti层之间的某一个位置发生,FeTi金属间化合物层是接头的最薄弱环节.对接头进行了能谱分析,结合Fe-Cr-Ti三元相图发现,钛合金与不锈钢之间的反应区内依次形成了σ、Fe2Ti、FeTi和β-Ti层.  相似文献   
998.
修边模具堆焊工艺是以42CrMo为基体,通过在刃口部位堆焊高硬度合金钢制造修边模,代替传统的修边模制造工艺。分析了工艺参数对堆焊层金相组织、堆焊层硬度及耐磨性的影响,选取了适当的工艺参数并给出了堆焊法制造冷冲模的工艺要点。堆焊层金属及过渡区无气孔、裂纹等缺陷,堆焊的刃口平均硬度在57.5HRC以上,焊缝成形良好并具有很高的耐磨性能。并实际堆焊制造了修边模具,现场应用表明,堆焊层不脱落,寿命达到或超过传统工艺制造的修边模。该工艺对于修复其它冷作模具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9.
利用MM-200型滑动磨损试验机测试了高钒高速钢在不同压力下的干滑动磨损性能,借助于扫描电镜对其磨损形貌和组织进行观察,并与高铬铸铁对比考察了其耐磨性和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高钒高速钢的耐磨性明显优于高铬铸铁,其磨损机理为犁削磨损和疲劳磨损的复合,并且有应力作用下碳化物的脆性碎裂及脱落。  相似文献   
1000.
电位及后处理对304不锈钢表面膜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5.6mol/LH_2SO_4中活性溶解能力和含氯离子介质中点蚀破裂电位E_b的测量,证明304不锈钢过钝化膜的耐酸活化溶解能力远远优于钝化膜。钼酸盐溶液的后处理,可使304不锈钢过钝化膜的点蚀破裂电位升高。304不锈钢这些稳定性的提高,与钝化膜中各组成结构的变化紧密相关。运用AES和XPS表面分析手段研究了304不锈钢表面膜的组成结构与外加极化电位,膜稳定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