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5篇
  免费   406篇
  国内免费   157篇
工业技术   500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358篇
  2011年   387篇
  2010年   307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控制燃煤硫的污染与动力煤全硫比价划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讨论了中国煤炭资源中全硫分布的特点,指出加强动力煤洗选,降低硫含量的重要性;采用IGCC工艺和热煤气脱硫技术,可以实现高硫煤的有效利用。并提出制定合理的动力煤全硫比价问题。  相似文献   
62.
模拟轻质油氧化脱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KMnO4为氧化剂,考察了KMnO4/HCl体系对模拟轻质油中苯并噻吩(BT)及二苯并噻吩(DBT)的氧化性能。在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30 min,KMnO4的加入量为0.01 g/mL油,体系pH=0,V(油)∶V(HCl)=3∶4,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PTC)的加入量为0.002 g/mL油的条件下,二苯并噻吩脱除率为98.5%,苯并噻吩脱除率为86.6%。对DBT氧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为55.23 kJ/mol,指前因子k0为4.88×108。  相似文献   
63.
A new 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method by reaction across the falling liquid film on the outside surface of axial finned-tube bundle and its principles of removal of SO2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tyles of tube bundle,and the pitch of tubes,flue gas velocity,gas-liquid ratio and flue gas temperature on desulphurization efficiency and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flue gas are studied.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desulphurization effect is better for flue gas at 65℃,4.0m·s-1 against the tube bundle of 10 rows with relative pitch of staggered rows S1/d=2.1,S2/d=1.8.  相似文献   
64.
在粉煤灰理化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粉煤灰进行了物理激发和化学激发.研究结果表明:物理激发和化学激发均能提高粉煤灰的吸附活性.化学激发方法在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12h、灰钙比为5、水固比为15时,粉煤灰的吸附活性提高最大.  相似文献   
65.
通过氢氧化钠碱处理对MCM-22分子筛进行了改性,并考察了经碱处理后的MCM-22分子筛在汽油烷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经碱处理后的分子筛在微介孔并存的情况下出现了介孔变大且原有的微孔结构保持几乎不变的情形,同时分子筛的酸性中心也得到增强,致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6.
脱硫石膏和粉煤灰按比例混合后,掺入适量改性剂复合而成一种新型活性矿物掺合料,并制备C30~C40脱硫石膏-粉煤灰混凝土,试验研究其主要技术性能。结果表明,脱硫石膏-粉煤灰按质量比例掺入30%以上,混凝土不离析、不泌水,施工和易性优于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满足公路面层设计要求;180d干缩率小于450×10-6、磨耗量仅为标准限值的60%左右,抗冻等级大于D300。脱硫石膏-粉煤灰混凝土成功应用于常德桃花源-花岩溪旅游公路路面试验段施工,社会经济和环保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7.
根据脱氮硫杆菌利用硫代硫酸盐、硫化物作为能源的性质,研究了脱氮硫杆菌应用于脱除硫化氢工艺中的碳酸钠溶液再生.通过单因素分析,进行了碳酸钠溶液含量、温度、pH值、进气速率、喷淋量、停留时间及洗涤液中含脱氮硫杆菌等因素对脱硫率影响的实验研究,初步确定了含H_2S(浓度≤1 300 mg/m~3)天然气脱硫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25~35 ℃,pH值8~9,初始碳酸钠质量分数5%,停留时间90 s.实验结果还表明:喷淋量和进气速率都会影响脱硫率;进入吸收塔的再生碱液携带有脱氮硫杆菌,而含脱氮硫杆菌的洗涤液(再生碱液)有利于提高脱硫率.  相似文献   
68.
微波辐射磷钼酸铈盐催化柴油氧化脱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微波辐射下磷钼酸铈盐催化模型油和直馏柴油的氧化脱硫反应,考察不同萃取条件对柴油的脱硫率和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反应条件下,相对于普通加热,微波辐射加热时二苯并噻吩(DBT)、苯并噻吩(BT)的脱除率分别提高了4.2倍和3.8倍;在70℃和400 W微波功率下加热2 h,DBT、BT的脱除率分别为95.6%和74.8%;对m(催化剂)/m(柴油)为7.1 mg/g、H2O2初始浓度为0.44 mol/L的柴油,经70℃和4 0 0 W微波功率加热2 h,再在V(萃取剂)/V(柴油)为1/4的条件下用DMF萃取1次,柴油脱硫率为69.6%,收率为97.5%;萃取次数增加,柴油脱硫率提高,但收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9.
搭建了介质阻挡放电脱硫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分析了影响脱硫放电效果的介质种类、介质厚度、气隙间距、电源电压、电源频率等因素,确定了各因素的最佳配合方案。对介质阻挡放电原煤脱硫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发现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对比分析放电电流频谱图和Lissajous波形,做出进一步推论:加煤能提高放电功率,介质阻挡放电对原煤的脱硫效果体现在低次谐波上。  相似文献   
70.
喷雾干燥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近年来呈蓬勃发展之势.本文主要介绍了喷雾干燥在半干法烟气脱硫、味精废水综合利用、造纸黑液处理等环保领域内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