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8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15篇
工业技术   16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3 毫秒
11.
12.
四川省牦牛坪稀土矿是我国第二大轻稀土矿,主要矿藏有氟碳铈稀土矿、伴生萤石和重晶石等。为提高微细粒级稀土回收率,采用混合浮选工艺替代原稀土浮选工艺,并研发了新型捕收剂 CXS-211,优化试验提高了新药剂对矿石性质的适应性。闭路试验结果表明 :新药剂可获得稀土 REO 回收率 92% 以上、萤石回收率 88% 以上的混浮精矿。  相似文献   
13.
探究了更加实用的膜技术应用于处理稀土矿开采的废水,提出采用两级反渗透膜浓缩加硫酸调pH值工艺,使得二级反渗透出水的氨氮浓度低至5.05 mg/L,清液可直接达标排放或回用。浓缩液再经过纳滤膜,可进一步分离稀土离子,稀土离子总回收率达到93.01%。纳滤膜的清液中只有硫酸铵,可作为浸出试剂再利用。此实验过程中稀土离子和氨氮资源都可被回收利用,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以碳酰胺为助浸剂的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取稀土工艺。通过柱浸方式模拟原地浸出过程,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二次多项数学模型,以稀土浸取率为响应值,探究助浸剂碳酰胺浓度、浸取温度和浸取剂溶液pH对稀土浸取率的影响,分析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影响稀土浸取率从强到弱的因素依次是浸取剂溶液pH、碳酰胺浓度、浸取温度。在浸取剂乙酸铵浓度0.10 mol/L条件下,最佳工艺参数为碳酰胺浓度0.59 mol/L、浸取温度25.03 ℃、浸取剂pH=5.51,该条件下稀土浸取率响应值为97.50%。实际试验稀土浸取率为96.36%。两者误差较小,表明采用响应曲面模型得到的工艺参数是基本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离子型稀土矿在浸出过程中浸出剂与矿石表面水合机制较为复杂,颗粒间的桥式胶结因离子吸附交换过程中存在多种作用力与分散作用而容易发生断裂,从而使微细颗粒发生迁移和重新排列,并在孔喉处沉淀,产生堵塞现象,影响离子型稀土的浸出效率。为揭示离子型稀土矿在原地浸出过程中微细颗粒的迁移规律,并找到适宜的调控方法,以龙南足洞离子型稀土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柱式溶浸法,考察了浸出剂质量浓度、黏度、流速、水力梯度、矿体高度及矿体含水率对微细颗粒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型稀土矿浸出过程微细颗粒的迁移是影响浸出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外力的作用下,微细颗粒在浸出过程中易随浸出剂发生迁移运动。当调控浸出剂质量浓度低于4%,浸出剂黏度不超过1.5 mPa?s,水力梯度小于0.75,浸出剂流速低于3 mL/min,原矿含水量大于11%时,矿体中微细颗粒迁移率较低,矿体渗透性保持良好,有利于浸出液的渗流和稀土离子的浸取。  相似文献   
16.
本发明属于农用高吸水性复合树脂的制备方法。采用自由基水溶液共聚合法,单体以水溶液形式使用。采用的水溶性不饱和单体为非离子型含亲水基团的丙烯酰胺,采用的阴离子单体为丙烯酸钾。聚合引发体系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氧化剂为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还原剂为偏重亚硫酸氢钾或亚硫酸氢钠,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促进剂为三乙醇胺,复合添加剂为高岭土和膨润土。  相似文献   
17.
非离子型聚氨酯预聚体可聚合乳化剂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 ,聚乙二醇 10 0 0 (PEG -10 0 0 ) ,丙烯酸为原料 ,通过分子设计合成了带有双键的非离子型可聚合乳化剂。并对其CMC值、流变行为及乳化力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 :此乳化剂的CMC值在 6.0 %左右、浊点为 (54± 1)℃、HLB值为 16.1可以取代OP -10的乳化能力 ;该乳化剂可以与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乳液共聚 ,得到性能优异的共聚乳液  相似文献   
18.
19.
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在西梭霉素发酵液絮凝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有机絮凝剂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对西梭霉素发酵液进行预处理。探讨了絮凝剂浓度、絮凝pH值、过滤压力对絮凝过滤过程的影响 ,并在适宜絮凝条件下利用积分法测定了絮凝过滤的过滤常数和压缩性指数 ,给出过滤常数与过滤压力的关系式。实验结果表明 :絮凝剂浓度为 0 .5 %,pH =5时絮凝效果最佳 ,在过滤常数的测定中积分法比微分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0.
新型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EDTA、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磷酸为主要成份的复合催化剂,采用直接苷化法了十二烷基葡萄糖苷(C12-APG),考察了此非均相反应体系中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以及醇糖比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工艺条件下,反应时间为3.5h,糖苷得率可达到132.4%,并对其重用机理和所合成糖苷的应用性能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