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3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116篇
医药卫生   374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宁夏银南地区2543名0~7岁儿童血清锌水平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宁夏银南地区 0~ 7岁儿童血清锌含量进行分析。方法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银南地区儿童微量耳垂血血清微量元素锌。结果 :男女儿童血清锌值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银南地区高于银川地区 (P <0 0 0 1) ;0~ 3岁组高于3~ 7岁组 (P >0 0 5 )。结论 :测得该地区男女 (0~ 7岁 )儿童血清锌值 ( x±s) 0 846 6± 0 0 719μg/ml。血清锌值检测对了解儿童体内锌含量 ,诊断和治疗某些缺锌所致疾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检测分析宁夏地区学龄儿童血清微量元素锌的含量。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宁夏地区 2 1 96名学龄儿童血清微量元素锌进行测定。结果 :被测学龄儿童血清锌含量为 75.86±2 3 .2 0 μg/dl。男童血清锌值高于女童 ( P >0 0 5) ;汉族高于其他少数民族 (P <0 0 0 1 ) ;吴忠市高于银川市和石嘴山市 (P <0 0 0 1 )。结论 :此数据对评估本地区儿童锌营养状况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3.
目的了解富锌鹌鹑蛋对儿童生长发育和血清锌铜钙和其他生化的影响。方法在幼儿园挑选73名4~45岁全托健康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7例、对照组36例,两组在同一膳食基础上,用称重法记录食物摄入量,实验组每人每日吃鹌鹑蛋5枚。对照组每人每日服10%硫酸锌10ml。结果两组儿童体格发育比较,实验组身高、体重、上臂肌围和三角肌皮皱厚度较实验前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身高、上臂围和三角肌皮皱厚度较前明显增加(P<005),两组间体重身高无明显差异(P>005),上臂肌围和三角肌皱厚度增加有组间差异(P<005)。实验后对照组血红蛋白下降,血清铜、游离原卟啉上升与实验组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血红蛋白、游离原卟啉、血清铜变化不大。结论富锌鹌鹑蛋有益于儿童生长发育,对铁和血红蛋白影响小,硫酸锌可能干扰铁的吸收,营养状况好的儿童不宜盲目补锌。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判断发热惊厥小儿在发作期血锌水平的变化。方法:全部病儿分为A、B、C3 组,分别检测血锌浓度,其中A组有高热惊厥组两次采血送检。结果:发热惊厥时血锌值明显减低( P<0-01) ,且在1 周后检测依然偏低。结论:发热惊厥患儿应及时检测血清锌水平以及时确定是否补锌,对预防高热惊厥发生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吡哌酸锌软膏促进烧伤愈合的作用。方法用230℃的圆铁板造成大鼠背部烧伤,以不同浓度的吡哌酸锌及磺胺嘧啶银霜、磺胺嘧啶锌软膏、吡哌酸软膏、软膏基质每日涂药一次,连续15d。d16测量未愈合烧伤创面面积。结果吡哌酸锌软膏及磺胺嘧啶锌软膏均能明显促进创面愈合,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磺胺嘧啶银霜、吡哌酸软膏等促进创面愈合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吡哌酸锌软膏能明显促进烧伤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56.
一磺基酞菁锌的合成和分离及对HL60细胞光敏杀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合成和分离一磺基酞菁锌(ZnPcS),并研究其对体外培养人急性白血病细胞(HL60细胞株)的光敏杀伤效应。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ZnPcS,以HL60细胞经药物作用48h红光照射5min后测定ZnPcS对HL60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ZnPcS浓度<20μg/ml对HL60细胞没有明显暗毒性,在红光照射下,10~20μg/mlZnPcS在体外能显著杀伤HL60细胞,并呈剂量的依赖性。结论ZnPcS对HL60细胞表现出很强的光敏杀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ZnPcS与细胞原生质膜相互作用产生高浓度单线态氧(1O2),引起细胞生物分子产生过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57.
中毒剂量锌对大鼠小肠粘膜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阐明中毒剂量锌对肠粘膜免疫屏障结构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通过建立常锌(ZN)、中毒剂量锌(ZP)大鼠模型,应用病理形态学手段(电镜)对大鼠肠道粘膜的超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第4周末和第7周末血浆、红细胞膜和肠组织的锌含量ZP组明显高于ZN组(P<0.05)。第四周末和第七周末ZP组光镜下肠粘膜未见异常改变;但是电镜下见肠道粘膜超微结构的严重损害。结论:中毒剂量锌可以引起肠道粘膜超微结构的严重损害;屏障功能削弱,大鼠小肠粘膜的免疫防御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58.
锌激活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肌醇磷脂信号转导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小波  王瑞淑 《营养学报》1999,21(3):263-267
目的: 研究锌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肌醇磷脂信号转导系统的影响。方法: 从大鼠颅骨分离出成骨细胞,于 D M E M 培养基中进行传代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10μmol/ L、25μmol/ L 及50μmol/ L Zn2 + 剂量组:分别测定了 Zn2 + 对成骨细胞长期或短期作用后蛋白激酶 C( P K C) 活性及三磷酸肌醇( I P3) 含量的变化。根据被磷酸化多肽底物的量测定 P K C 活性,按照3 H m yo 肌醇掺入及层析分离法测定 I P3 含量。结果: (1) 三个不同剂量的 Zn2 + 作用于大鼠成骨细胞3 天后, I P3 含量及 P K C 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 Zn2 + 剂量的增加, I P3 含量及 P K C 活性有相应增加的趋势;(2) 在短期实验中,25μmol/ L Zn2 + 对成骨细胞的作用比较明显,仅作用15 分钟, I P3 含量即明显提高,且在以后的各个作用时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时间效应曲线平坦;50μm ol/ L Zn2 + 组 I P3 含量在各个时点略低于25μmol/ L Zn2 +组;10μm ol/ L Zn2 + 组略高于对照组。25μmol/ L Zn2 + 、50μm ol/ L Zn2 + 组 P K  相似文献   
59.
缺锌抑制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及分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缺锌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从大鼠颅骨分离出成骨细胞,并于DMEM培养基中进行传代培养。锌特异性络合剂TPEN络合掉培养基中的锌建立细胞体外培养的缺锌模型。采用3H-TdR掺入法确定成骨细胞在不同时点DNA的合成状况,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的分析;采用组织学方法观察细胞骨架的变化、3H-脯氨酸掺入法确定胶原蛋白的合成;采用酶动力学和放免方法分别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含量。结果表明,缺锌组成骨细胞3H-TdR掺入量在各个时点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被阻滞于细胞周期中G2/M期,这与细胞骨架受损密切相关。缺锌组胶原蛋白合成、骨钙素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但缺锌补锌组的各个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因此,缺锌能够抑制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60.
某些酶活性变化对评价生长发育期大鼠锌营养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少波  朴建华 《卫生研究》1999,28(5):283-285
雄性断乳大鼠随机分为低锌组、高锌组、正常锌组和低锌组的高锌饲料对饲组。喂相应饲料20天后,低锌组的部分大鼠改喂高锌饲料(低 高锌组),高锌组的部分大鼠改喂低锌饲料(高 低锌组)。分别于实验期0、20、50和70天时处死。测定血浆碱性磷酸酶、5′ 核苷酸酶和铜 锌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血浆锌及肾脏锌含量变化,以考核它们对评价锌营养状况的意义。结果表明:碱性磷酸酶、5′ 核苷酸酶以及血浆锌浓度变化对缺锌或/和补锌反应敏感。短期缺锌时(20天)碱性磷酸酶活性就显著降低,并随缺锌时间延长该酶活性持续降低,而短期补锌(30天)后又能显著增加其活性。受锌营养状况影响,血浆5′ 核苷酸酶活性也有类似的变化趋势。但这些酶活性又受增龄因素的影响,即随实验期增加,正常锌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呈降低趋势,而5′ 核苷酸酶活性则呈增加趋势。长期严重缺锌可以影响铜 锌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补锌后在实验期内未见到它的活性显著增加。随实验期增加,低锌组血浆锌持续降低,50天时,显著低于高锌组;70天时,低锌组和高 低锌组的血浆锌也显著低于高锌和低 高锌组。这些结果提示,碱性磷酸酶和5′ 核苷酸酶的活性及血浆锌变化对评价大鼠锌营养状况有一定的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