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7篇
医药卫生   50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不同灸法调节急性高血脂模型大鼠效应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灸法对急性高血脂模型大鼠血脂的调节效应差异。方法:采用快速造模方法制备急性高血脂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空白组、模型对照组、药物治疗组、温和灸10 min组、隔姜灸6壮组、麦粒灸6壮组,药物治疗组用洛伐他汀混悬液灌胃。治疗结束后,生化比色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①不同灸法对高血脂模型大鼠的血脂均具有良性调整作用。②麦粒灸6壮组在降低TC、TG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与隔姜灸6壮组比较,其TC含量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TG含量显著降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温和灸10 min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③温和灸10 min组HDL-C含量最高,与隔姜灸6壮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麦粒灸6壮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但麦粒灸6壮组与隔姜灸6壮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④温和灸10 min组、隔姜灸6壮组、麦粒灸6壮组各组LDL-C含量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三种不同灸法组对高血脂模型大鼠均具有调节作用,温和灸10 min组在降低TG、升高HDL-C方面,麦粒灸6壮组在降低TC、TG方面,较隔姜灸6壮组均有明显优势,表明不同灸法的调脂效应有差异,临床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72.
[目的] 以补肾泻浊为理论依据,采用补肾泻浊化瘀法配制夑理糖肾颗粒,以观察其对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肾病大鼠高脂、高黏及微循环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用大鼠切除左肾,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 mg/kg,完成造模。然后,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糖肾颗粒3个不同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接下来,检测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及尿量、尿蛋白、肌酐清除率等指标,并观察夑理糖肾颗粒对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糖、HbA1c升高,血脂和血黏度升高,尿蛋白增多,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降低,肌酐清除率降低,表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肾病模型成立,并伴高黏高脂血症。与模型组比较,燮理糖肾颗粒8、16 g生药剂量组血糖、HbA1c、甘油三酯(TG)、全血黏度明显降低,尿蛋白减少,肌酐清除率提高,并延长了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结论] 夑理糖肾颗粒对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肾病大鼠有降糖、提高ISI和保护肾的作用,同时可降黏、降脂和延长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其结果提示该药还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3.
通脉活血灵胶囊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通脉活血灵胶囊对大鼠高脂血症的影响,并探讨其疗效。方法:采用高脂饲料造成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实验组给予药物治疗,测定各组动物血脂、血流变性、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过氧化脂质(MDA) 含量。结果:通脉活血灵胶囊能降低血脂,改善血流变,抑制血小板聚集,明显降低过氧化脂质。结论:通脉活血灵胶囊对实验性大鼠高脂血症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与饮食及其他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分别调查病例组和对照组的一般情况、食物频率、血脂情况 ,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 ,对照组和病例组之间在年龄、性别、血糖值、吸烟以及家族史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蛋类、内脏类食物的摄入量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体质指数和花生油摄入量是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 (OR >1,P <0 .0 5 ) ;而蛋类摄入量则是高脂血症的保护因素 (OR <1,P <0 .0 5 )。结论 :为了预防和控制高脂血症 ,应控制总能量的摄入 ,降低体重。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及高脂血症分型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 对12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其中痰浊阻遏证56例、脾肾阳虚证35例、肝肾阴虚证13例、阴虚阳亢证7例、气滞血瘀证9例.对可能影响证型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其相关性.结果 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中,年龄与五证型呈相关性(P<0.01),性别、高脂血症临床分类、伴随疾病与五个证型未见相关性(P>0.05).高脂血症分型与中医证候有相关性(P<0.01).结论 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中医证型与年龄、高脂血症分型间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6.
At present, lifestyle-related diseases are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health issues worldwide.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lipopolysaccharide derived from a Gram-negative bacteria (IP-PA1) symbiotic with wheat exhibited several advantageous biological effects, such as the reduction of plasma glucose levels in NOD mice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 levels in WHHL rabbits. In this study,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n plasma glucose and lipids of a tea (SI tea) consisting of IP-PA1 and Salacia (which contains an inhibitor of α-glucosidase)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KK-Ay/TaJcl type 2 diabetic model mice and in human subjects with premetabolic syndrome in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study. SI tea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lasma glucose levels in KK-Ay/TaJcl mice. A clinical trial of SI tea was performed with 41 subjects between the ages of 40 and 69, who belonged either to a high plasma glucose group (HG: FPG 100-125 mg/dl) or to a hyperlipidemia group (HL: TG ≥ 150 mg/dl, or LDL ≥ 120 mg/dl, or HDL < 40 mg/dl). These subjects ingested either Salacia without IP-PA1 (the control) or SI tea.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0, 30, and 60 days after initiating SI tea treatment, and were measured for FPG, HbA1c, TG, LDL, and HDL.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SI tea reduced FPG and HbA1c more rapidly than the control in the HL group, and also significantly improved LDL and HDL levels in the HG group. Thus, SI tea may be helpful in preventing lifestyle-related diseases.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高脂血家兔血小板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影响,并探讨芪参益气滴丸抗血小板活化的机制。方法:16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脂喂养组,定期监测血TC值,待正常组与高脂组血脂稳定且有显著差异时,颈总动脉取血,采用高脂血浆孵育正常血小板并用体外给药的方法,运用多功能读板机检测并计算血小板胞浆内[Ca^2+]i浓度的变化。结果:芪参益气组[Ca^2+]i为(253.26±153.00)mmol/L较模型组[Ca^2+]i(401.68±126.59)mmol/L明显下降(经平方数值变换,t=-9.6917,P〈0.01),与阿司匹林组[Ca^2+]i(214.62±69.25)mmol/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对体外高脂血浆孵育的血小板活化所致[Ca^2+]i的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栀子水提取物、环烯醚萜总苷、京尼平苷、西红花总苷对链脲佐菌素致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造成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分别灌胃栀子水提取物组(2g/kg)、环烯醚萜苷组(0.03g/kg)、京尼平苷(0.003g/kg),西红花总苷(0.02g/kg,)、二甲双胍组(0.25 g/kg)。连续给药4周。观测:①一般状况,如毛发、体重、尿量等;②测定血糖;③测定血清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④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栀子各给药组大鼠体重有所增加,大便成形,小便较多。其中西红花苷组大鼠体重增加明显,24h尿量明显减少(P<0.05)。各给药组血糖均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明显。栀子水提物组(P<0.05)和京尼平苷组(P<0.01)大鼠的空腹血清胰岛素相较于模型对照组大鼠有所下降,而栀子水提物组(P<0.05)、环烯醚萜苷组(P<0.O5)和京尼平苷组(P<0.01)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高于糖尿病模型组大鼠。栀子水提物、西红花苷(P<0.05)和京尼平苷(P<0.01)能明显降低高糖高脂大鼠的胆固醇水平,栀子水提物(P<0.05)、京尼平苷(P<0.05)和西红花苷(P<0.01)能明显降低高糖高脂大鼠的甘油三酯,栀子水提物和西红花苷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5),西红花苷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5)。结论:栀子各提取物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高血糖和高血脂,其中栀子水提物为其降糖降脂的有效部位,京尼平苷对降低血清胰岛素,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和降低血脂都有明显疗效,而西红花苷降低血脂的效果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79.
脂肪肝与高脂血症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高脂血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基础饮食,实验组采用高脂饮食(基础饮食基础上加1%胆固醇,5%猪油,10%玉米油),分别饲喂Wistar大鼠三个月后,取血、肝标本,进行生化检测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①血脂和肝内脂质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血TG、Tch、LDL和肝内TG的含量均明显升高。②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组大鼠的肝脂肪变性明显。结论:高脂饮食造成的脂肪肝与高脂血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0.
胆红素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胆红素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预防组、治疗组.对照组每日灌胃一般饮用水10 ml/kg,其余各组每日灌胃脂肪乳10 ml/kg,连续灌胃4周.预防组于灌胃脂肪乳第1天开始静脉注射胆红素钠注射液5 ml/kg,两周后治疗组开始静脉注射胆红素钠注射液5 ml/kg,对照组、模型组注射等容积氯化钠注射液.预防组连续注射胆红素钠注射液5周,治疗组注射胆红素钠注射液3周.末次给药后24 h,眼眶取血制备血清,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预防组TC、TG、LDL-C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预防组TC、TG、LDL-C低于治疗组(P<0.05).结论 胆红素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 TC、TG、LDL-C不但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而且有预防作用,是治疗高脂血症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