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目的: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研究美洛培南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在腹膜透析液中的稳定性。方法:运行缓冲液为0.03 mol.L-1磷酸硼砂缓冲液和0.05 mol.L-1的十二烷基硫酸钠,pH8.5;操作电压20 kV,检测波长200 nm。结果:美洛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线性范围为100~1000 μg.ml-1。结论:美洛培南在腹膜透析液中不稳定,5℃放置5小时后含量下降到90%以下。亚胺培南较美洛培南在腹膜透析液中稳定,在5℃时可放置14小时。西司他丁5℃放置14小时含量只下降6%。pH变化在0.4以内。  相似文献   
342.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临床菌株外排泵抑制剂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活性的影响;探索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IMP)和美罗培南(MEP)的耐药性与其外排泵表达水平关系.方法 对IMP耐药的Pa采用琼脂对倍稀释法进行外排泵抑制剂carbanyl cyanide m-chlorophenylhydrazone(CCCP,107株)与Pile-Arg-β-naphthylamide(PAβN,71株)的抑制试验,观察IMP和MEP的MIC变化;对32株对IMP和MEP不同耐药表型的P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种外排泵基因(mexA、mexD、mexF)的表达量.结果 联合外排泵抑制剂后,IMP、MEP耐药率与之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IMP联合CCCP、PApN前后耐药率X2值分别为0.338和0.086,P>0.05;MEP联合CCCP、PABN前后耐药率X2值分别为1.065和1.458,P>0.05.MIC值没有变化的菌株占50%以上;仅8株P且的MIC值降至原MIC值的1/4.在27株碳青霉烯类耐药Pa株中,24株(88.9%)存在外排泵高表达;其中3种外排泵(MexAB-OprM、MexCD-OprJ、MexEF-OprN)均高表达的菌株数量最多,13株,占54.2%.MexAB-OprM和MexCD-OprJ同时高表达以及MexAB-OprM和MexEF-OprN同时高表达菌株分别有3株,各占12.5%.仅MexEF-OprN高表达及仅MexAB-OprM高表达的菌株分别为2株,各占8.3%;未见仅MexCD-OprJ高表达者.3种外排泵基因mexA、mexD、mexF在对IMP及MEP均敏感的菌株中表达水平分别为0.48±0.48、0.48±0.53和0.30±0.41,与碳青霉烯类耐药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碳青霉烯类耐药组的表达水平高于对IMP及MEP均敏感组的表达水平.MexA的表达水平在IMP、MEP均耐药组和IMP耐药、MEP敏感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前者高于后者.结论 当外排泵抑制剂CCCP和PAβN浓度分别为5μg/ml和20μg/ml时,对碳青霉烯类抗Pa活性影响较小,不能明显增强其对耐药菌的抗菌活性.MexAB-OprM的高表达与MEP耐药性有关,而MexCD-OprJ和MexEF-OprN的高表达与IMP耐药性有关,与MEP耐药性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43.
目的分析该院近3年来感染患者胸腔积液培养所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表型,并检测相关耐药基因,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Bact/ALERT 3D120型血培养仪培养胸腔积液标本。西门子MicroScan WalkAway 96微生物鉴定系统和进行药敏试验。亚胺培南-EDTA双纸片法检测金属酶。PCR检测耐药基因(OprD、VIM和IMP)。结果 38株铜绿假单胞菌中14株对亚胺培南耐药,其中有2株为多重耐药株,4株产金属酶。14株耐药株中OprD基因PCR检测发现两株缺失,而IMP、VIM金属酶基因检测结果有2株为阳性。结论胸腔积液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高,耐药机制包括产金属酶(VIM和IMP基因)和OprD缺失。  相似文献   
344.
目的研究比阿培南和亚胺培南对呼吸道和泌尿道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比阿培南和亚胺培南对294株呼吸道和泌尿道致病菌的MIC。结果比阿培南对所有测试菌的MIC价MIC90和敏感率范围分别为≤0.03~4μg/ml、0.06~〉128μg/ml及90%~100%,亚胺培南为≤0.03—2μg/ml、0.06~〉128μg/ml及86.7%~100%。比阿培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MIC90(4,1μg/ml)是亚胺培南MIC90(2,0.25μg/ml)的2—4倍,对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MIC90(0.125—4μg/ml)是亚胺培南MIC90(0.5~8μg/ml)的1/4~1/2,对肠球菌属、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的MIC90与亚胺培南相当,分别为〉128、0.06、0.5、2μg/ml。结论比阿培南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其中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优于亚胺培南,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稍差于亚胺培南。  相似文献   
345.
王世刚  纪放  李萍  林浩  吴泽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38(12):3066-3070
目的 考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3年2月在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94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7)和治疗组(n=47)。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0 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1次/12 h。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热毒宁注射液,20 mL热毒宁注射液加入250 mL葡萄糖溶液中,滴速30~60滴/min,1次/d。两组连续治疗10 d。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病情严重程度、症状消失时间、肺通气功能、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序贯性脏器功能衰竭(SOFA)评分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的SOFA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高热、咳嗽、喘息、肺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气道阻力、吸气峰压、平均气道压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气道阻力、吸气峰压、平均气道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18(IL-18)、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血清HMGB1、IL-18、sTREM-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可显著提高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情严重程度,改善肺通气功能,显著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46.
目的 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美罗培南治疗中重度肺部感染人群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通过"PASS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收集福建省立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55例临床诊断为肺部感染且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亚西组)或美罗培南(美罗组)抗感染治疗的病人的病历资料,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及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评价两组方案.结果 亚西组与美罗组总有效率比较[23例(92.00%)比28例(9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去治疗无效的病人,两组总有效病人经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中性比、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显著低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西组与美罗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0%、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本效果分析显示,亚西组病人的成本高于美罗组[(4298.89±2161.21)元比(3121.60±1292.81)元,P<0.05].结论 两组治疗中重度肺部感染的有效性、安全性相当;但经济性方面,美罗培南优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相似文献   
347.
目的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3月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每次将0.5 g用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调配为浓度为5 mg/mL的药液,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每次将5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临床表现消失时间,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肺炎胸片吸收评价量表(PCRAES)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呼吸频率(RR)、氧合指数(OI)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是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治疗组咳嗽、发热、胸闷痛、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CRAES、CP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以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RR均显著下降,而OI均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RR显著低于对照组,O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NLR、CRP和血清PCT、IL-6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以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促进患者症状体征缓解,抑制肺部感染及全身炎症状态,改善呼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8.
蔡晓佳  王映芬  王文娟 《西部医学》2023,35(12):1862-1867
目的 评价基于多准则决策对亚胺培南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重症感染患者的效益风险。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收治于我院的98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单一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49例。单一治疗组单独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亚胺培南的治疗。比较两组相关指标,建立亚胺培南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多准则决策模型,并对两组效益值、风险值及决策模型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 联合治疗组的控制感染时间、药物治疗时间、肺功能指标恢复时间、细菌学检查复常时间与单一治疗组相比显著缩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病原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单一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肺功能指标、血常规指标以及炎症因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改善且联合治疗组CRP、PLT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单一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的效益值为78、风险值为72、总效益-风险值为75,而单一治疗组分别为60、56和58,联合治疗组的效益-风险100%高于单一治疗组,多准则决策模型的稳定性较好。结论 对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亚胺培南的治疗效果更好,可明显改善肺功能和炎症因子的相关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临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