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2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52篇
医药卫生   328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银杏叶制剂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杜永远  贾连旺 《医药导报》2003,22(11):763-766
目的 :观察银杏叶制剂治疗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78例冠心病 ,随机分为治疗组 40例与对照组 3 8例。对照组常规应用硝酸异山梨酯 5mg,tid ;阿司匹林 5 0mg ,q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银杏叶制剂 12 0mg ,tid ,连续服药 2个月。每例于治疗开始前 1d与治疗结束次日 ,进行血脂、血液流变学与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 :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明显下降 (均P <0 .0 1)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上升 (P <0 .0 5 ) ;对照组TC、TG、LDL C、HDL C治疗前后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治疗组低切血粘度、高切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红细胞电泳时间、凝血因子Ⅰ均显著下降(P <0 .0 1或P <0 .0 5 ) ,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Holter监测示症状性心肌缺血与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次数及其持续时间 ,两组均明显减少 (分别为P <0 .0 1,P <0 .0 5 )。在随访治疗过程中未见银杏叶制剂的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叶制剂有调脂与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 ,是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62.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心血管死亡率密切相关。仅美国就有9900万人患有高脂血症,我国也有庞大的高血脂人群。为了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积极、及时、正确的使用调脂药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3.
徐英 《中国新医药》2003,2(2):49-50
血液灌流的原理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血液灌流器,清除体内外源性毒物(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精神类、安眠类药物中毒等)或清除体内有害的代谢产物(例:尿毒症、肝性昏迷中的血氨、高血脂等)以达到血液净化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中药对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血糖、高血脂与其它副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对110例男性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单服抗精神病药物,研究组53例在服抗精神病药物的同时加服中药。治疗结束时,用治疗中需要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进行测评,并测定空腹血糖、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结果:研究组6项症状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照组血糖、胆固醇、甘油三脂均值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中药对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血糖、高血脂及其他副反应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5.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7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与B组37例。B组常规应用硝酸异山梨酯与阿司匹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碘酸钠注射液。每例于治疗开始前1 d与结束次日,进行血脂、血液流变学与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测。结果A组查血脂示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P均<0.01),B组TC、TG、LDL-C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A组血液流变学观察示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比积、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均显著下降(P<0.01或0.05),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疗效优于B组(P<0.05)。Holter监测示症状性心肌缺血与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次数及其持续时间2组均明显减少(P<0.01或0.05),但A组比B组减少更为显著(P均<0.05)。在随访治疗过程中未见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有降脂与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66.
《药物与人》2004,(6):43-43
高血脂可以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积极有效的调脂治疗不仅可以保持正常的血脂水平,近年来借助冠状动脉造影观察还发现.调整血脂后.原有血管中的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减慢或中止.甚至消退.也就是说治疗高血脂是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甚至可  相似文献   
67.
高血脂的病因及治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高血脂的严格定义应该为血脂紊乱或血脂异常 ,是指人体内血清脂质的浓度水平超出了正常范围 ,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升高 ,血清甘油三脂(TG)水平升高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_C)水平异常减低。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目前对其病因及治疗研究较多 ,现对此作一综述。高血脂究竟是许多疾病的原因还是结果 ,至今仍没有直接证据 ,一般认为 ,人机体血脂水平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有研究表明 ,只有纯合子E2/2和E4/4低密度脂蛋白 (LDL) -C水平较E3/3变化最大 ,余基因型间LDL_C水平变化并不明显 ,而E2/2和…  相似文献   
68.
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组(观察组)及非脑卒中组(对照组)的血压、血脂、血糖、胰岛素、c肽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问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c肽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胰岛素血症、C肽释放显著升高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9.
目的分析高血脂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探讨经颅多普勒对高血脂患者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120例高血脂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并与10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高血脂组脑动脉硬化者86例,占71.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脑动脉硬化伴狭窄者16例,占1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3);血管狭窄受损血管主要为颈内动脉系,并以大脑中动脉多见;血流速度减慢受累动脉以椎-基底动脉系为主,多见于单侧椎动脉。结论TCD检查显示高血脂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有明显异常,脑动脉硬化是高血脂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提示TCD可作为高血脂患者的常规检测手段,对预防高血脂患者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0.
现在很多人生活温饱有余,食物丰盛。一般人喜欢饱食,不知多食之害,平常摄入总热量过多,造成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动脉粥样硬化、高黏血症、高尿酸血症、糖尿病等代谢紊乱性疾病多。这些疾病互相关联,患高血压者可能血脂高、血黏度高、血尿酸高、血糖也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