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21篇
  免费   1032篇
  国内免费   324篇
医药卫生   28277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418篇
  2022年   379篇
  2021年   498篇
  2020年   481篇
  2019年   562篇
  2018年   237篇
  2017年   511篇
  2016年   625篇
  2015年   697篇
  2014年   1463篇
  2013年   1449篇
  2012年   1717篇
  2011年   1861篇
  2010年   1591篇
  2009年   1390篇
  2008年   1541篇
  2007年   1446篇
  2006年   1195篇
  2005年   1228篇
  2004年   1166篇
  2003年   1095篇
  2002年   915篇
  2001年   822篇
  2000年   692篇
  1999年   602篇
  1998年   616篇
  1997年   570篇
  1996年   539篇
  1995年   429篇
  1994年   352篇
  1993年   240篇
  1992年   216篇
  1991年   186篇
  1990年   157篇
  1989年   176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奶牛副结核病不同病例出现的间隔时间较长,临床记录上呈散发性,实际上在养殖场中是一种传播缓慢的流行性传染病。本文就经萋-尼氏抗酸染色和副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基因IS900PCR扩增检测确诊的6例荷斯坦泌乳期奶牛副结核临床病例的临床症状进行详细描述,从发病年龄、腹泻症状和体温等方面提出临床诊断依据,以供兽医临床诊断时参考。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淮安市淮安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10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4例)与治疗组(54例)。对照组患儿口服醒脾养儿颗粒,0~1岁1 g/次,2次/d;1~2岁2 g/次,2次/d;2~3岁4 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0~1岁0.5 g/次,3次/d;1~3岁1 g/次,3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7 d。评价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大便次数。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5.93%,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0.7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循环不良、呕吐和腹泻消失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3、5、7天治疗组大便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颗粒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脾胃虚弱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门诊就诊的脾胃虚弱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0例,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0.2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补中益气颗粒,3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症状积分、排便情况和焦虑抑郁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9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腹泻、腹痛、腹胀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日排便次数及10 d内排便急迫天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SAS和S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颗粒联合曲美布汀对脾胃虚弱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评价新疆沙枣提取物抗腹泻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番泻叶致泻和毛果芸香碱致小鼠小肠运动亢进2种模型,观察沙枣的抗腹泻作用.小鼠随机分为4组:沙枣水提取物组、沙枣醇提取物组、阳性药思密达组、模型组.各组预防性给药,连续灌胃给予番泻叶或毛果芸香碱,观察各组小鼠的排便和炭粒推进情况.在离体豚鼠回肠上研究沙枣2种提取物对抗毛果芸香碱和磷酸组胺引起的收缩作用.结果:在番泻叶致泻中,沙枣提取物可使小鼠湿粪数明显减少,尤以醇提物明显;对毛果芸香碱致小鼠肠管炭粒推进有抑制作用.体外试验沙枣提取物对毛果芸香碱致肠管收缩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磷酸组胺无抑制作用.结论:沙枣提取物有一定的止泻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分析2015—2019年上海市青浦区腹泻门诊病例中5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分离株的耐药情况和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 采集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腹泻门诊病例的肛拭子样本, 将经分离培养鉴定为DEC的菌株以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根据药敏试验结果, 选取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或碳青霉烯类等抗生素耐药, 或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基于测序获得的MLST分型, 通过BioNumerics 7.6软件构建最小生成树, 分析当地优势菌群。结果从4 494份肛拭样本中共分离出513株DEC, 检出率为11.42%;完成其中500株对4类9种抗生素的抗生素药物敏感性试验, 分别为330株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72株黏附性大肠埃希菌(EAEC)、95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1株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和2株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2015—2019年不同年份间对头孢噻肟-克拉维酸的耐药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毒力分型DEC对萘啶酸的耐药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了解北京市肠道门诊散发腹泻病例中札如病毒的基因型别及特征。方法 收集2019年北京市肠道门诊散发腹泻病例的粪便样本,应用实时荧光RT-PCR对样本进行札如病毒核酸检测,对阳性样本应用不同种RT-PCR方法进行札如病毒衣壳蛋白VP1区和聚合酶RdRp区部分基因片段扩增,对扩增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应用BioEdit 7.0.9.0软件对序列进行比对,应用Mega 6.06软件构建进化树进行分析。结果 札如病毒总检出率为2.89%(44/1 522),<5岁病例的检出率为3.34%(18/539),≥5岁病例的检出率为2.64%(26/983)。衣壳蛋白VP1区基因测序成功23株,包括8个基因型(GⅠ.2型6株、GⅠ.1型和GⅡ.3型各5株,GⅠ.3型和GⅡ.5型各2株,GⅠ.5型、GⅡ.1型和GⅣ.1型各1株);≥5岁病例占16株,GⅠ.2型构成比最高(37.50%,6/16),<5岁病例占7株,GⅠ.1型和GⅡ.3型构成比最高(均为42.86%,3/7);每个基因型内部相似性为95.5%~100.0%,与不同年份、不同国家的人源或污水源的51株参考株相似性为92.2%~100.0%。聚合酶RdRp区测序成功25株8个基因型(9株GⅡ.P3型,4株GⅠ.P3型,GⅠ.P1型、GⅠ.P2型和GⅡ.P1型各为3株,GⅠ.P5型、GⅡ.P5型和GⅣ.P1型各为1株);≥5岁病例占15株,GⅡ.P3型构成比最高(40.00%,6/15),<5岁病例占10株,GⅠ.P1型、GⅡ.P1型和GⅡ.P3型构成比最高(均为30.00%,3/10);每个基因型内部相似性为94.0%~100.0%,与不同年份、不同国家的人源或污水源的39株参考株相似性为90.2%~99.1%。结论 札如病毒是北京市散发腹泻病例的病原之一,主要基因组为GⅠ和GⅡ,基因型多样且分散;≥5岁和<5岁人群腹泻病例主要基因型不同。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讨论肠内营养中使用增温器的重要意义.方法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共42例患者进行临床实践观察.结果 肠内营养使用增温器组比未使用增温器组消化道并发症少,机体营养状况较快得到改善,康复快.结论 在肠内营养中使用增温器保暖能有效地避免冷刺激引起的腹痛、腹泻等肠道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系统评价ICU成人患者腹泻对其结局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等8个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9月1日腹泻对ICU成人患者临床结局影响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资料提取及评价文献质量,用RevMan5.3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共纳入8篇队列研究,患者19 29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泻会增加ICU死亡率、90天死亡率,延长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增加压疮发生率。结论 ICU成人患者腹泻与死亡率增加,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天数延长,压疮发生率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999.
<正>糖尿病性腹泻是糖尿病引起的内脏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并发症。腹泻是糖尿病肠病中最常见的表现,糖尿病腹泻的特点为顽固性、间歇性,发作期几天至几周,间歇期可数周至数月,表现为大便量多,为棕色水样便,腹泻前可有腹胀、肠鸣,多伴脂肪泻,多在夜间或清晨,腹泻常可多达20余次,严重者可大便失禁。  相似文献   
1000.
秋季腹泻,或称轮状病毒性肠炎,为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使用喜炎平注射液(水溶性穿心莲内酯)联合山莨菪碱(654-2)针剂及补液治疗,全部治愈,无1例死亡。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