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95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分析海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简称“计划”)某试点地区中小学生贫血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4—2017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实施“计划”的重点监测县抽取中小学生进行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检测及问卷调查。多组均值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贫血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 2014—2017年共抽取学生2 590人,各年血红蛋白平均水平分别为(138.1±12.0)、(136.4±13.4)、(138.1±12.4)、(138.1±15.4)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年来各年贫血率分别为5.4%、5.4%、4.5%、6.7%,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15年初中生贫血率高于小学生(P<0.05),其余年度小学、初中生间,男、女生间贫血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学生(OR=6.947)和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缺乏学生(OR=2.030)发生贫血的风险更高。结论 该地区中小学生贫血状况改善不明显,少数民族和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缺乏学生是需改善贫血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恶性肿瘤在中国造成的疾病负担现状与趋势,为恶性肿瘤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使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数据,采用粗发病率、粗死亡率及其标化率评估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水平,采用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ved with disability, YLDs)、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fe lost, YLLs)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等疾病负担指标评价中国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分析1990―2019年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  结果  与1990年相比,2019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人数及死亡人数分别增加170.07%和86.10%,粗发病率与粗死亡率分别上升124.76%和54.87%,标化发病率上升24.18%,标化死亡率下降19.06%。中国恶性肿瘤标化YLDs率在各级社会发展指数(socio-demographic index, SDI)国家中处于中等水平,但标化YLLs率及DALYs率处于较高水平。中国总体标化YLDs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为1.56%, P < 0.001)]呈上升趋势,标化YLLs率及标化DALYs率(AAPC分别为-1.15%和-1.10%, 均有P < 0.05)呈下降趋势。相较于女性,男性的整体标化YLDs率上升速度较快,标化YLLs率和DALYs率下降速度较慢。15~ < 50岁组的整体标化YLDs率上升速度较快,≥70岁组的整体标化YLLs率和DALYs率下降速度较慢。男性和50~ < 70岁组的YLDs、YLLs和DALYs构成占比最大。DALYs构成中,YLLs构成占比大于YLDs,且呈下降趋势。  结论  1990―2019年中国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仍较重,尤其是男性和中老年人群,YLLs是疾病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管理和预防。  相似文献   
13.
甘和平 《铁道医学》2001,29(1):15-17
目的 系统分析上海铁路地区1950-1999年法宝传染病的变化趋势及原因。方法 对上海铁路地区50年来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90年代末期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189.0/10万,比50年代后期下降了94.97%;传染病发病谱发生了明显变化,计划免疫相关传染病已显著下降,而性传播疾病90年代以来明显上升。结论 传染病虽已得到明显控制,但仍存在不少隐患,人类与病原微生物长期共存的格局没有改变,不仅旧传染病的威胁尚在,而且新传染病更加重了卫生防疫工作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14.
设计良好的图形可以增加视面相报告的吸引力、说服力和可信度,它简化了数据间的复杂关系,并描绘了数据的变化趋势.医院统计指标图形的绘制可以使统计信息在现代化医院的管理中起到应有的作用。现利用美国“哈佛图形”软件绘制医院统计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医学领域中应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医院统计图做了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15.
颜雪  商娜  卫星  乔丽颖 《中国肿瘤》2024,33(3):214-222
摘 要:[目的] 分析2016—2020年内蒙古肿瘤登记地区肝癌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并对其后5年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预测。[方法] 提取2016—2020年内蒙古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中15个肿瘤登记地区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数据,按照性别和城乡分层,分别计算发病/死亡粗率、年龄别发病/死亡率、标化发病/死亡率。使用Joinpoint软件计算2016—2020年肝癌发病/死亡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使用GM(1,1)模型预测未来5年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 2016—2020年内蒙古肿瘤登记地区肝癌粗发病率为37.97/10万,中标率为25.73/10万,世标率为26.00/10万;肝癌粗死亡率为31.52/10万,中标率为21.27/10万,世标率为21.58/10万。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40岁前处于较低水平,随后呈上升趋势并于80~84岁组达发病和死亡高峰。2016—2020年,内蒙古肿瘤登记地区肝癌的中标发病率(AAPC=-10.49%,P=0.070)和中标死亡率(AAPC=-7.99%,P=0.002)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各年龄组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GM(1,1)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21—2025年内蒙古肿瘤登记地区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预计在2022年肝癌的死亡率将超过发病率。[结论] 2016—2020年内蒙古肿瘤登记地区肝癌的发病与死亡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但发病和死亡仍处于较高水平,且死亡率接近发病率。需加强肝癌的早期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以降低肝癌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6.
中国2002年居民身高和体重水平及近10年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中国居民的身高、体重现状及近10年来变化趋势,为国家制订相关政策及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取71971名住户居民测量身高和体重,文中仅对其中2~79岁人群的身高(有效数据210136人)和体重(有效数据202749人)进行分析。采用婴儿身长量床测定3岁以下儿童身长,采用立柱式身高计测定3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身高,测量精确度均为0.1cm;采用杠杆称测定3岁以下儿童体重,采用双标尺杠杆体重秤测定3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体重,精确度均为0.1kg。结果 2002年中国2、6、11、17岁儿童少年平均身高(cm),城市男孩分别为90.1、118.4、144.9、170.2,女孩分别为89.0、117.0、145.8、158.6;农村男孩分别为87.6、113.1、139.2、166.3,女孩分别为86.2、112.9、140.0、157.0。2002年各年龄组平均身高都比1992年增加,同龄2~5岁学龄前儿童平均身高增减值,城市男孩3.6cm,农村男孩3.0cm,城市女孩3.8cm,农村女孩3.0cm;同龄6~19岁青少年平均身高增减值,城市男孩3.1cm,农村男孩3.4cm,城市女孩2.8cm,农村女孩3.1cm;20~70岁同龄成年人平均身高增减值,城市男性0,7cm,农村男性0.9cm,城市女性0.6cm,农村女性1.0cm。2、6、11、17岁儿童少年平均体重(kg),城市男孩分别为13.5、22.2、37.4、58.7,女孩分别为12.7、21.2、36.7、51.9;农村男孩分别为12.8、19.4、31.9、54.9,女孩分别为11.9、18.7、31.8、51.2。2002年中国居民各年龄组体重也均高于1992年同龄人,同龄2~5岁学龄前儿童平均体重增减值,城市男孩1.0kg,农村男孩0.6kg,城市女孩0.8kg,农村女孩0.5kg;同龄6~19岁儿童青少年平均体重增减值,城市男孩2.0kg,农村男孩1.5kg,城市女孩1.4kg,农村女孩1.1kg;20~70岁同龄成年人平均体重增减值,城市男性3.2kg,农村男性3.0kg,城市女性1.6kg,农村女性2.9kg。结论 在过去10年间,中国居民各年龄组人群身高、体重均有明显的增长,尽管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值在各年龄组和城乡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仍充分说明了近10年中国居民身体形态生长发育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山东省自1995年开始实施儿童风疹疫苗免疫后风疹发病年龄的变化趋势。方法对1999—2004年通过麻疹疫情专报系统得到的风疹疫情资料以及风疹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4年山东省风疹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59/10万,多为暴发(占总病例数的81.17%);发病主要集中在7~15岁学龄儿童(77.77%),7岁以下发病较少(占7.93%),发病年龄中位数分别为10.37岁、11.66岁、11.41岁、12.81岁、14.28岁和13.96岁,发病高峰年龄逐年后移,成人发病有所增加;学龄前儿童风疹疫苗基础免疫估算接种率约为60%,学龄儿童约为20%。结论风疹发病年龄后移,将威胁育龄期妇女,增加发生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危险性;应在继续做好儿童风疹免疫的同时,积极开展育龄期妇女风疹抗体筛查及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反映启东地区肝癌发病的时期变化趋势和年龄作用方式。方法 应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对启东地区25年肝癌发病监测资料分区进行模型拟合和效应分析。结果 海东区和吕四区在局部时间上有所上升;汇龙区、江海区、王鲍区、启西区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群发病危险性有显著减缓或下降的趋势。结论 肝癌发病危险性在时期趋势上没有整体下降,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群发病危险性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1988—2004年萧山区居民交通伤害死亡的变化趋势、地区特点和疾病负担,为有关部门制定预防和控制交通伤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全死因登记监测资料,描述交通伤害死亡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并计算交通伤害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和潜在工作减寿年数(WPYLL)。结果萧山区1988—2004年交通伤害累计死亡3543人,年平均死亡率为23.15/10万,占伤害死亡的36.86%,居伤害死亡第1位;居民交通伤害死亡水平以每年3.80%的速度递增;交通伤害死亡水平与机动车数量呈正强相关;17a来交通伤害死亡平均减寿30.88人.a,20~59岁年龄段的PYLL标化率和WPYLL标化率均高于其他年龄段,是交通伤害的高危人群。结论17a来交通伤害死亡率上升明显,交通伤害是青壮年的主要死因,交通伤害导致的PYLL和WPYLL是明显的,带来了沉重疾病负担,应引起全社会特别是政府部门的重视,并针对其死亡特点,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0.
《营养学报》2012,(6):625-640
<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