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3篇
  免费   693篇
  国内免费   231篇
工业技术   947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247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463篇
  2013年   473篇
  2012年   609篇
  2011年   656篇
  2010年   421篇
  2009年   496篇
  2008年   401篇
  2007年   653篇
  2006年   613篇
  2005年   531篇
  2004年   406篇
  2003年   325篇
  2002年   304篇
  2001年   270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51.
溶剂萃取法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湿法磷酸净化方法。在转盘塔中,以甲基异丁基酮(MIBK)为萃取剂,开展了净化湿法磷酸的实验研究。考察了搅拌转速、相比对磷酸萃取率、杂质离子选择性、洗涤效果和反萃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萃取过程适宜的相比(溶剂与磷酸的体积比)为4,搅拌转速为200~400 r/min,在此条件下磷酸萃取率为85%;洗涤过程的搅拌转速不应大于100 r/min,适宜的洗涤酸用量为溶剂相体积的10%~15%,在此条件下铁离子(Ⅲ)和镁离子脱除率均在90%以上、铝离子脱除率大于70%、硫酸根脱除率为50%~60%;反萃过程搅拌转速不应大于200 r/min,适宜的反萃水用量为溶剂相体积的9%~15%。MIBK对阳离子的脱除效果较好,但是对阴离子的脱除效果不佳。经过萃取、洗涤和反萃3个过程,磷酸收率为57.8%~70.3%,磷酸中铁离子(Ⅲ)含量可以达到工业级磷酸标准,但是硫酸根的含量无法达标,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一步脱除。  相似文献   
52.
机械活化-湿化学合成LiMn2O4的组成、结构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MnO2和LiOH·H2O为原料,采用机械活化与湿化学集成的方法,在水溶液中直接合成了结晶态的尖晶石锂锰氧化物.当锂含量介于3.78%~4.35%之间时,所得锂锰氧化物为纳米级球形粉末,以尖晶石结构为主,含极少量的Mn3O4杂相;在300~800℃温度范围内热处理后,Mn3O4杂相消失,尖晶石结构更趋完善.所合成的含锂5.80%的高锂样品则以LiMnO2层状结构为主,含少量Mn3O4杂相,其SEM形貌为片状;在300~700℃下热处理8 h后,层状LiMnO2转变成尖晶石LiMn2O4,Mn3O4杂相峰明显减弱并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消失;当温度升高至700~800℃时,开始出现缺锂的Li1-xMn2O4相.结果表明:该法制备锂锰氧化物可实现锂、锰、氧在原子级水平的均匀混合,所得产物的热稳定性能良好,其化学计量组成与结构易于调整和控制.  相似文献   
53.
钢铁生产流程中产生了大量冶金粉尘,其中含有丰富的铁、碳、锌、铅和钾等元素,具有非常高的回收利用价值。基于多源冶金粉尘产生工序及成分组成,介绍现阶段冶金粉尘主要资源化工艺,包括水洗提盐富铁工艺、回转窑工艺、转底炉工艺、熔融还原工艺以及湿法深度资源化工艺,分析不同冶金粉尘资源化工艺流程和原理,讨论不同工艺应用的特点和局限性。基于冶金粉尘全量资源化理念,进一步展望多源冶金粉尘火法富集、湿法提取全量资源化工艺,为实现冶金粉尘深度高附加值利用、消除冶金粉尘二次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废铅蓄电池回收的工艺特点,重点对铅膏湿法脱硫工艺及利用技术进行了综述,整体分为固-液、固-固两大脱硫技术体系,对比分析了现有技术特色与不足;从湿法预脱硫反应机理及其模型评述了湿法脱硫工艺的关键控制因素,探讨了脱硫过程中由产物层包覆引起的反应不彻底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分析并且肯定了剪切、碰撞、研磨等机械强化方式对传质过程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边磨边浸出式强化脱硫的工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5.
Based on the heat transfer theory and liquid solidification theory, the heat transfer during the rapid solidification process of amorphous ribbons prepared by melt spinning was approximately modeled by one-dimensional heat conduction equation. Besides, integration with the temperature gradi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ibbon thickness and solidification time was derived according to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of ribbon-copper wheel. A simply theoretical model was obtained to calculate the cooling rates of aluminum amorphous ribbon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theoretical model, the critical cooling rate of aluminum amorphous ribbons by melt spinning is above 10^6 K/s, which proves that the aluminum based alloys belong to the marginal glass forming ability of alloys.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other estimated values reported previously.  相似文献   
56.
玻璃包覆纯铜微丝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了玻璃包覆纯铜微丝,对微丝进行了组织观察以及尺寸和缺陷表征,提出了不同冷却条件下的纯铜芯丝凝固过程模型,讨论了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结果表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凝固的纯铜芯丝内部组织为细等轴晶,加冷却水快速冷却凝固制备的纯铜芯丝内部的晶粒沿着微丝长度方向呈竹节状整齐排列;当微丝外径为45μm、芯丝直径为25 μm时,外径尺寸波动在6%以内,芯丝直径误差小于4%;当原料质量存在问题或制备过程中拉丝速度、冷却速度等工艺参数匹配不合理时,易导致芯丝表面存在凹坑和凹槽等缺陷.  相似文献   
57.
筒形件强力旋压新技术--浮动芯模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作义 《锻压技术》1999,24(5):34-35
提出了一种新的旋压方法-浮动芯模法。该方法采用的芯模长度尺寸较小,两端不固定加工,制造和安装非常容易。由于该方法是采用旋轮不动,工件做轴向运动,故解决了正旋所带来的工件扭曲的问题。此法用于加工长管类件,更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对改善管类件的加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8.
使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强力旋压有限元模拟进行参数预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筒形件强力旋压领域内,介绍了使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手段,在MARC有限元模拟的前处理中实现参数预选的方法。作为与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旋压智能化设计的一项关键技术,能够达到减少有限元模拟的误差和工作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9.
钕含量对Mg-Cu-Nd非晶合金贮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溶体快淬成功制备了(Mg65Cu25)100-xNdx(x=2,5,7,10)非晶/纳米晶贮氢合金,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差热分析仪研究了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及其热性能,采用ARBINBTW-2000型电池测试仪研究了合金的贮氢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钕含量的增高,合金的贮氢量呈现上升趋势。非晶(Mg65Cu25)93Nd7合金具有最好的贮氢动力学性能和贮氢容量,最高贮氢量达到3.O%(质量分数),而纳米晶(Mg65Cu25)98Nd2具有最低的贮氢动力学性能和贮氢容量。研究还表明,随着钕含量的增高,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增强,非晶的这种独特的短程有序结构是提高贮氢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0.
结晶法净化湿法磷酸生产磷酸二氢钾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研究了三聚氰胺结晶法净化湿法磷酸复分解生产精细磷酸二氢钾工艺中磷酸三聚氰胺与氯化钾反应生产磷酸二氢钾的工艺条件。采用二次正交组合实验设计,对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氯化钾用量,氯化钾初始浓度等诸因素的一次作用,二次作用及交互作用对五氧化二磷转化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适宜的工艺条件,所得磷酸二氢钾达到HG2321-91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