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5篇
  免费   780篇
  国内免费   696篇
工业技术   674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249篇
  2020年   233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287篇
  2015年   288篇
  2014年   345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67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Abstract. Some simple preliminary estimators for the coefficients of mixed 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time series models are considered. As the first step the estimators require the fitting of a long autoregression to the data. The first two methods of the paper are non-iterative and generally inefficient. The estimators are Yule-Walker type modifications of the least squares estimators of the coefficients in auxiliary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derived, respectively, for the coefficients of the long autoregression and for the coefficients of the corresponding long moving average approximation of the model. Both of these estimators are shown to be strongly consistent and their asymptotic distributions are derived. The asymptotic distributions are used in studying the loss in efficiency and in constructing the third estimator of the paper which is an asymptotically efficient two-step estimator. A numerical illustration of the third estimator with real data is given.  相似文献   
82.
智能化结构分析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正确的模型是进行机械结构分析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结构分析建模方法,给出了基于知识结构分析建模方法的总体结构,讨论了知识的获取、分类与表达,提出了推理机制以及智能求解策略,提高了结构有限元分析建模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最后用实例说明了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3.
在时间序列分段线性表示(PLR)基础上,提出用相对点平均误差度量子序列过程状态变化程度,改进过程数据PLR模型分段算法,克服采用单一误差算法的模型失配问题,更加准确地反应过程状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84.
为提高单幅图像的分辨率,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超分辨率重构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联合训练高分辨率和低分辨率字典,然后利用所得字典求解高、低分辨率下图像块共有的稀疏表示系数。与已有的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超分辨重构算法相比,该算法在求解稀疏表示系数时并未采用拉格朗日乘子将稀疏度和重构误差相结合,而是利用对偶模型求解原始的带约束优化问题。实验表明,与其他图像超分辨率重构方法相比,该方法所需手动调节参数较少,重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5.
近年来,随着信号的稀疏性理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稀疏表征分类器也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类算法被应用到话者识别系统中。该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只要超完备字典足够大,任意待测样本都能够用超完备字典进行线性表示。基于信号的稀疏性理论,未知话者的向量系数,即稀疏解可以通过L1范数最小化获取。超完备字典则可视为语音特征向量在高斯混合模型-通用背景模型(GMM-UBM)上进行MAP自适应而得到的大型数据库。采用稀疏表征模型作为话者辨认的分类方法,基于TIMIT语料库的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话者辨认方法,能够大大提高说话人识别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86.
广义零样本学习通常利用在ImageNet上预训练的深度模型来提取相应的视觉特征,然而预训练模型提取到的视觉特征不可避免地包含和语义无关的信息,这将导致语义—视觉对齐的偏差以及对不可见类的负迁移,从而影响分类结果。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视觉特征对比解耦的广义零样本学习模型(visual feature contrast decoupling for generalized zero-shot learning, VFCD-GZSL),通过解耦出视觉特征中的语义相关表示来降低冗余信息对分类结果的影响。具体来说,首先用条件变分自编码器生成不可见类的视觉特征。然后通过解耦模块将视觉特征解耦语义相关和语义无关的潜层表示,同时添加总相关惩罚和对比损失来鼓励两者间的相互独立,并用语义关系匹配模型衡量其语义一致性,从而指导模型学习语义相关表示。最后使用特征细化模块细化后的特征和语义相关表示联合学习一个广义零样本学习分类器。在四个数据集上的实验均取得较优的结果,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7.
针对图表示方法的相关解析任务进行了研究,从形式化定义出发,首先以不同核心技术作为分类标准将图表示学习方法划分为五大类,其包括基于降维解析、矩阵分解、随机游走、深度学习和其他表示学习方法。其次通过归纳与对比分析梳理各类技术发展脉络,进而深层次展现各类图表示方法的优劣。随后结合图表示学习的常用数据集、评估方法和应用领域的归纳分析,展开动态性、可扩展性、可解释性和可解析性的四维剖析。最后总结并展望了图表示学习的未来研究趋势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8.
针对基于分布的中文词表示构造过程中的参数选择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选择了六种参数进行对比实验,在中文语义相似度任务上对不同参数设置下得到的中文词表示的质量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参数,基于分布的词表示在中文语义相似度任务上能够得到较高的性能,而且,这种高维的词分布表示的质量甚至优于目前流行的基于神经网络(Skip-gram)或矩阵分解(GloVe)得到的低维的词表示。  相似文献   
89.
将协同表示方法应用于步态识别中可以解决稀疏表示方法计算耗时的问题,但提取步态特征采用的GEI算法没有考虑步态内部轮廓边界信息,导致识别率不高。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使用融合Hog和GEI算法的方法提取步态特征,在此基础上使用协同表示的方法训练,再通过计算测试样本的最小重构误差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单一视角下步态识别准确率平均提高了1.315%,以及跨视角下步态识别准确率平均提高了6.51%,说明本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0.
The paper presents a supervised discriminative dictionary learning algorithm specially designed for classifying HEp-2 cell patterns.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an extension of the popular K-SVD algorithm: at the training phase, it takes into account the discriminative power of the dictionary atoms and reduces their intra-class reconstruction error during each update. Meanwhile, their inter-class reconstruction effect is also considered. Compared to the existing extension of K-SVD,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more robust to parameters and has better discriminative power for classifying HEp-2 cell patterns.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outperforms general object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s significantly on standard HEp-2 cell patterns classifying benchmark1 and also achieves competitive performance on standard natural image classification benchma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