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3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54篇
工业技术   22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常规混凝工艺确定的最佳处理条件下,考察了单独高锰酸钾(KMnO4)和次氯酸钠(NaClO)预氧化、单独投加粉末活性炭(PAC)以及KMnO4和PAC联用对混凝处理东太湖原水的强化效果。结果表明,聚氯化铝和硫酸铝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20mg/L和30mg/L,聚氯化铝的混凝效果明显优于硫酸铝;投加KMnO4对浊度、CODMn和UV254的去除均有一定程度提高,但不利于原水氨氮的去除;投加PAC有显著的强化混凝作用,各指标去除率均有所提高;KMnO4和PAC联用能进一步提高水中UV254的去除率;预氧化大大提高了混凝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投加1mg/L NaClO对氨氮去除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02.
设计了一种新型三层构架的多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以实现血凝仪内部各个机械装置的多轴运动控制.阐述了系统的3个组成部分,重点对系统的中间主控协调层及下位节点的硬件及软件进行设计.上位采用PC机;中间层采用了基于ARM Cortex-M4内核的Kinetis K60控制器;下位节点采用MC9S12XSI28微控制器为控制核心、SLA7078MR为步进电机驱动主芯片,并结合CAN总线,通过中间层实现上位机和下位节点的通信.经连续运行测试证明,系统运行稳定,具备良好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可为以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为基础的多轴控制装置的开发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3.
沼液预处理最优混凝搅拌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混凝法对沼液进行预处理最优条件的研究,为沼液预处理提供参考。在实验室条件下,对COD、TN、TP、色度和SS的去除率综合评价混凝工艺效果。实验中依次进行混凝剂投加量、助凝剂投加量、pH和搅拌强度的单因素实验,进而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沼液预处理最优的混凝搅拌条件。试验结果表明:PAC投加量为4 g/L、PAM投加量为50 mg/L、搅拌速度为200 r/min、混凝阶段同时投加PAC和PAM,处理后的水样COD、TN、TP、色度和SS分别为216.20、181.99、0.18、11.77和71.67 mg/L,去除率分别达到92.51%、88.85%、99.75%、98.37%和89.46%,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减轻了后续污水处理的负荷,为沼液实际处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4.
朱云  肖锦  周勤 《工业水处理》2008,28(1):67-71
根据混凝反应的基本原理,针对低浊度微污染原水的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旋流一体式强化混凝净水器.该净水器在动力学原理上可以大幅提高颗粒的碰撞频率Ng,在水力结构上可以有效地消除无序旋涡以及使G值平滑逐渐减小,在整体结构上通过将絮凝和沉淀区域一体化,充分利用沉淀部分的时间来进行后期强化絮凝,从而达到了强化絮凝效果、缩短流程反应时间、提高出水水质的目的.进一步利用所设计的小试设备处理了微污染珠江原水,取得了砂滤出水的浊度为0.080-0111 NTU的良好结果,验证了旋流一体式强化混凝净水器具有高速、高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5.
强化混凝技术在水处理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指出常规水处理工艺的局限性,然后介绍了强化混凝技术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并对强化混凝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强化混凝技术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6.
采用微滤法处理模拟二沉池出水,以期达到城市污水回用的目的.进水采用人工配水,主要考察微滤膜对模拟二沉池出水中CODMn,氨氮(NH3-N)及UV254的去除效果,以及预处理方式对微滤膜处理工艺的影响.实验主要采用了两种预处理方式,即颗粒活性炭(GAC)吸附及聚合氯化铝(PAC)混凝.实验结果表明,单独采用微滤膜效果不明显,高锰酸钾指数的去除率仅为32.5%,氨氯去除率约为5%,且膜污染严重,通量下降很快.活性炭-微滤组合工艺对污水的CODMn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达到88%;而混凝-徽滤工艺对UV254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达到87%;混凝-微滤及活性炭-微滤工艺对氨氮的去除率均不高.组合工艺比起单独使用微滤膜流量下降缓慢,混凝-徽滤工艺在4.5h内,流量没有下降,污染情况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7.
混凝-缺氧-好氧工艺处理纺织印染废水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混凝--水争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流程处理纺织印染废水,处理量4000m^3/d,进水COcr1000~3000mg/L、色度4512~1024倍、PH11~13。从1998年7月开始运行至今,CODcr平均去除经为92.32%,色度平均去除率为92.19%,出水P来7,出水各项指标均符合《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1992一组标准的要求,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08.
接触氧化-强化混凝法处理低温城镇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主要研究了低温条件下,接触氧化-强化混凝联合工艺对城镇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当进水平均温度低于12 ℃,CODCr 130~320 mg/L,氨氮20~45 mg/L,TP 2~4.5 mg/L时,其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8%、70%、95%,出水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强化混凝工艺能有效改善低温对接触氧化工艺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煤气洗涤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AC与PAM混凝、Fenton氧化、PAC混凝-微滤膜过滤和NaCIO氧化组合技术处理煤气洗涤废水,其投加量分别为75 mg/L 62.5 ms/L、50 mL/L、90 mg/L和12 mL/L.实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处理工艺效果优良,废水中挥发酚、氨氮、氰化物和悬浮物的去除率皆超过99%.处理后的水质优良,废水中挥发酚、氟化物、氨氮和氰化物质量浓度分别为0.06、0.38、1.54、0.02 mg/L,SS<5 mg/L,CODcr为30.74 mg/L,浊度相似文献   
110.
高廷东 《工业水处理》2007,27(11):85-88
介绍了某染织厂废水处理设施的改造工程.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混凝气浮工艺处理染织废水,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BOD5、SS分别为900~1 100、250~350、350~450 mg/L的条件下,出水达到GB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