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02篇
  免费   2283篇
  国内免费   2136篇
工业技术   54821篇
  2024年   327篇
  2023年   1149篇
  2022年   1264篇
  2021年   1244篇
  2020年   1011篇
  2019年   1077篇
  2018年   494篇
  2017年   735篇
  2016年   803篇
  2015年   1224篇
  2014年   2983篇
  2013年   2109篇
  2012年   2644篇
  2011年   2712篇
  2010年   2398篇
  2009年   2932篇
  2008年   3485篇
  2007年   2790篇
  2006年   2531篇
  2005年   2573篇
  2004年   2022篇
  2003年   1736篇
  2002年   1480篇
  2001年   1319篇
  2000年   1181篇
  1999年   1014篇
  1998年   1082篇
  1997年   1027篇
  1996年   1082篇
  1995年   1106篇
  1994年   1061篇
  1993年   857篇
  1992年   851篇
  1991年   770篇
  1990年   763篇
  1989年   768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1年   5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简要介绍了我国数控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状况及当今世界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产业途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2.
MPTA型原油脱金属剂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对高金属含量原油进行初步评价的基础上,利用SH—Ⅰ型电脱盐试验仪对自主开发的MPTA型原油脱金属剂进行了原油脱金属的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当MPTA型脱金属剂加入量为250μg/g时,钙的脱除率可达97.4%,并且对其它金属元素,如镍、铁、钠、锰、铝和钒也有明显的脱除效果。该剂在山东恒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重交沥青车间500kt/a的电脱盐装置上进行原油脱金属工业试验的结果表明,经过二级电脱盐处理后,钙的脱除率达到99.1%,钠的脱除率为94.6%,铁的脱除率为82.9%,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原油中镍和铜的含量。使用MPTA型原油脱金属剂显著降低了一、二级电脱盐装置的电场电流,有利于炼油厂的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43.
首次对茂金属聚丙烯(miPP)/齐格勒-纳塔聚丙烯(ziPP)共混体系的流动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发现,在miPP/ziPP共混体系中,miPP含量的变化改变了共混体系的相结构,这种相结构会随着温度和剪切速率的变化而产生明显的变化,从而改变了体系的流动性能,且该共混体系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的流动曲线可以分别通过两个模型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44.
德国Fraunhofer组织,因其国内市场发展太平缓,现正在全世界寻求更多的发展机遇。现与日本东北大学刚签定一个新的合作项目,其联合的目的是为日本的中小企业开发微机电系统(MEMS),微机电系统通常采用由金属注射成形与陶瓷注射成形制造的微小零件。在日本仙台市正在建立一个新的科技园,专为中小企业设计、制造与开发应用微机电系统。  相似文献   
45.
聚合物熔体的非等温平板收缩流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有限元法模拟了Carreau流体在4:1平板收缩口模中的非等温挤出流动,采用3节点的三角形单元对速度、压力和温度进行等阶插值,运用特殊的罚函数处理流体的不可压缩条件,解决了压力场的数值振荡问题,并用改进的Newton迭代法对非线性方程进行求解,成功地计算了Carreau流体在平板收缩流动中的速度、压力、粘度以及应力的分布,同时得到温度场的分布,计算的应力分布与实验的结果及Renardy的分析结构相符。  相似文献   
46.
一种广泛用于液体钙锌、液体钡锌、液体钡镉锌及稀土复合稳定剂的新型辅助稳定剂——液体β-二酮T-247由山西省化工研究所开发成功并投入生产。 该产品对于提升国内液体金属皂类复合稳定剂的档次将产生重要影响。 新型液体β-二酮T-247采用独特的合成技术及复合技术,具有无异味、易混配的特点。 其  相似文献   
47.
蓝雨 《数字通信》2006,(3):64-64
与前作三星SGH-Z130可旋转屏幕的另类设计不同,SGH-Z140依旧延续着相当传统的三星折叠设计,机身采用了比较流行的银蓝双色组合,外壳的质感和做工也更加强调金属质感,在不乏时尚气息的同时,又透露出几分典雅。同时在手机的体积方面,  相似文献   
48.
杨波 《弹性体》2003,13(6):50-50
新华社报道 :据海外媒体报道 ,美国埃克森 -美孚化学公司计划于 2 0 0 4年上半年推出其用茂金属催化剂和溶液法聚合工艺制备的特种乙丙弹性体新系列产品DubbedVistamaxx。据报道 ,这种热塑性弹性体性能优于茂金属塑性体 (如该公司产品Exact) ,适用于制备流延膜、纤维和改性聚烯烃 (包括TPO) ,应用市场范围广泛 ,可用于制造汽车内饰件、外饰件以及无纺布、包装、个人卫生用品和电线电缆。研究人员介绍说 ,Vistamaxx是一种特殊半结晶结构弹性体 ,与其它聚合物相容性好 ,非常容易加工 ,可以单独做原料 ,也可以与其它聚合物形成共混物。制备…  相似文献   
49.
实验考察了胜利孤东稠油井下催化水热裂解和乳化/催化水热裂解降黏效果。所用催化剂为水溶性铁镍钒体系,Fe3+∶Ni2+∶VO4+=5∶1∶1,100 g稠油与30 g 0.5%催化剂水溶液在240℃反应24小时。原始黏度(50℃)11.0和8.36 Pa.s的两种稠油裂解并静置除水后,黏度降低76.2%和75.6%,室温放置60天后降黏率下降小于3个百分点,气相色谱显示裂解后轻组分明显增加,红外光谱显示稠油组分发生脱羧反应且芳环数减少。讨论了稠油催化水热裂解反应机理。所用化学助剂JN-A在油水中均可溶,耐温达250℃,耐矿化度达50 g/L,其水溶液以30∶100的质量比与稠油混合时形成低黏度的O/W乳状液。当水相含1.0%JN-A和0.5%催化剂时,两种稠油水热裂解后的反应混合物为O/W乳状液,黏度仅为319和309 mPa.s,静置除水后的稠油降黏率增加到86.5%和87.3%,其中的轻组分含量进一步增加。该井下乳化/催化水热裂解复合降黏法成功地用于孤东两口蒸汽吞吐井,稠油井作业后初期采出的原油黏度由~9 Pa.s降低到1 Pa.s左右,随采油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约50天后超过4Pa.s。图2表6参5。  相似文献   
50.
介绍了当前国际上流行的用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来对固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进行被动锁模的方法,阐述了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用来作为被动锁模吸收体的原理,并介绍了如何利用金属有机气相淀积(MOCVD)技术生长各种波长激光器所需要的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