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846篇
  免费   4485篇
  国内免费   2775篇
工业技术   97106篇
  2024年   575篇
  2023年   2166篇
  2022年   2290篇
  2021年   2683篇
  2020年   2306篇
  2019年   2425篇
  2018年   1147篇
  2017年   1888篇
  2016年   2188篇
  2015年   2742篇
  2014年   5465篇
  2013年   4138篇
  2012年   4955篇
  2011年   5007篇
  2010年   4540篇
  2009年   4853篇
  2008年   6987篇
  2007年   5213篇
  2006年   4125篇
  2005年   4330篇
  2004年   3976篇
  2003年   3381篇
  2002年   2585篇
  2001年   2307篇
  2000年   1919篇
  1999年   1529篇
  1998年   1446篇
  1997年   1416篇
  1996年   1239篇
  1995年   1147篇
  1994年   1120篇
  1993年   993篇
  1992年   894篇
  1991年   948篇
  1990年   904篇
  1989年   759篇
  1988年   135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1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无源温度补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通过施加应变补偿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中心波长随温度漂移的原理,给出了一种新型的无源温度补偿的方法和相应的实验结果。该方法采用了两种不同热膨胀系数的金属,对光栅先施加预应变。在0-60℃范围内,中心波长仅偏移了0.02nm。  相似文献   
62.
现代制造业中采用大型自动化进行控制,以及可重复、精确再现生产步骤,并且替代了过去各自直接的换热,不同介质之间间接加热、冷却的工序。取而代之的是在热处理工艺过程中采用换热器设备。这一工艺概念在近25年。已被西方国家广泛认可。本文将介绍换热设备的基本结构,通过与传统加热系统对比以及一些工业应用的实例。来说明换热设备的长处和不足。  相似文献   
63.
Ni-Al2O3纳米复合电镀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初步研究了复合电镀各工艺条件:电流密度、镀液pH值和温度以及搅拌方式对Al2O3纳米微粒在镍基复合镀层中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电流密度增大不利于提高镀层中纳米微粒的含量;pH值增大也明显使复合量降低;镀液温度升高,镀层中微粒的复合量随之略有改变;电镀时,加强搅拌或适当改变搅拌方式,可以使复合镀居中的纳米微粒含量提高。还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对Ni-Al2O3镀层表面进行了观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64.
基于虚拟仪器的现代温度检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一个基于虚拟仪器的现代温度检测系统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案及结果。  相似文献   
65.
稠油蒸汽吞吐过程中加热半径与井网关系的新理论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综合评价了稠油蒸汽吞吐过程中加热半径计算的3种经典模型,并推导出了稠油蒸汽吞吐过程中最大加热半径计算公式,首次采用Buckley-Leverret方程计算了热水带的加热半径,其结果与油田开发实际符合较好.同时,首次提出了稠油蒸汽吞吐在多轮次加热过程中的一种新理论:在1~4周期蒸汽起到了扩大加热半径的作用,随着周期增多而加热前缘向外扩展作用减小,蒸汽主要起重复加热油层的作用.本文导出的新模型公式及提出的新理论,对于不同类型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的井距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6.
稠油大都采用注热蒸汽的方式开采,采出来的稠油含水率在40%-80%之间。由于稠油密度与水的密度接近,油水分离非常困难。联合站原油脱水工艺从实现热化学沉降脱水替代电脱水以来,采用的一直是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针对采用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脱水温度高、脱水时间长等问题,进行了稠油回掺高温底水预脱水工艺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7.
由丙烯酸(AA)、α-甲基丙烯酸(MAA)和丙烯酰胺(AM)合成了具有很好DH敏感性和一定温度敏感性的智能水凝胶,考察了合成温度、丙烯酰胺、交联剂和引发剂用量对制备的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下,单体从和MAA用量分别为100mmol和75mmol时,单体AM、交联剂和引发剂用量分别为反应物总质量的32.8%、0.2%和0.4%时,制备的水凝胶溶胀性能最好。考察了介质的离子浓度、pH值和温度对水凝胶溶胀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浓度越大,水凝胶的溶胀比越小;水凝胶具有一定的DH可逆性。  相似文献   
68.
国内外动态     
天然气合成油发展展望 天然气合成油(GTL)生产的产品可按不同产品模式改变。采用低温和/或无加氢裂化模式,主要生产石蜡、润滑油和柴油产品;而采用较高温度和/或缓和加氢裂化模式,使润滑油和石蜡转化,可增产柴油、直链石蜡基石脑油和LPG。石蜡和润滑油生产范围可从0~30%,柴油可从50%~80%,轻质产品可高达25%。表1列出了现有和近期建设的工业规模GTL装置。  相似文献   
69.
东营凹陷王庄-宁海地区流体包裹体分析与流体充注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利用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系统地分析了东营凹陷王庄-宁海地区覆盖所有含油层位的流体包裹体样品。包裹体荧光观察和均一温度特征分析揭示了包裹体发育期次为5期,说明该区油藏存在5次流体充注过程;据此确定了备期烃类的成藏期次。东营组沉积时期和明化镇组沉积末期的油气运聚均在成藏后遭受大气淡水淋滤和降解作用。沙三段原油可能经历至少2期稠油化作用。荧光观察进一步证实该区主要发生2期充注、2期成藏。  相似文献   
70.
井喷失控是石油及天然气钻井、完井过程可能出现的灾难性事故,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严重伤害,污染环境,破坏地下资源以及在城市火灾、森林火灾、环境变化等监测工作中常需要远距离目标监测,为了获得高清晰的实时图像数据,需要实时自动调焦。通过系统分析远距离相机离焦的原因,建立了一个实时调焦数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研制了一种新的对应距离和温度变化的离焦补偿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微型步进电机实现智能控制,通过监测目标距离确定监测相机的初始焦距,以及环境温度变化的实时反馈实现焦距的实时控制,使相机可以在-40~125 ℃范围内获得清晰、稳定的远距离图像。该系统适用于井喷失控石油及天然气火灾、城市火灾、森林火灾、环境变化等远距离目标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