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102篇
  免费   22068篇
  国内免费   18712篇
工业技术   253882篇
  2024年   2599篇
  2023年   8425篇
  2022年   8479篇
  2021年   9450篇
  2020年   8470篇
  2019年   9298篇
  2018年   4812篇
  2017年   6747篇
  2016年   7940篇
  2015年   9071篇
  2014年   13988篇
  2013年   11814篇
  2012年   13289篇
  2011年   13480篇
  2010年   12689篇
  2009年   12983篇
  2008年   14686篇
  2007年   14289篇
  2006年   10562篇
  2005年   9621篇
  2004年   8360篇
  2003年   7764篇
  2002年   6007篇
  2001年   4928篇
  2000年   4214篇
  1999年   3361篇
  1998年   2802篇
  1997年   2512篇
  1996年   2239篇
  1995年   1828篇
  1994年   1508篇
  1993年   1205篇
  1992年   1160篇
  1991年   1004篇
  1990年   916篇
  1989年   900篇
  1988年   165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面板坝垂直缝失效渗流场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班多面板堆石坝为例,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当面板缝局部失效时各种工况下的渗流场,系统分析了大坝在面板垂直缝局部失效后的稳定渗流场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分析计算结果,指出了面板缝的失效位置、失效缝宽、失效缝长以及垫层的渗透系数对等势线和浸润线的影响,并且对面板、垫层和接缝的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2.
文章以小孤山水电站工程地下厂房洞室围岩为对象,运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该工程地下洞室群进行整体计算,得出开挖过程中和开挖结束后洞室围岩的应力、变形情况,对小孤山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93.
994.
氧气转炉造渣最佳化工艺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远洲 《钢铁》1992,27(4):14-17,22
本文提出以改善动力学条件为重点的造渣最佳化工艺模型,其总体设计是根据铁水的Si、P含量及设定的炉渣碱度、(TFe)和[P]_F含量,依次估算出渣量(W_(SL))、目标磷分配比(L_P)、磷平衡分配比(L_(P-E))和目标去磷偏离平衡值(n_P);当n_P≈1.1时,则设定的W_(SL)、CaO/SiO_2、(TFe)和T等值达到最佳化;然后根据n_P控制模型采取达到n_(P≈1.1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5.
面向制造的特征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阳  刘海江 《机械制造》2003,41(6):15-17
针对CAD和CAPP、CAM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面向制造的特征信息模型这一概念,并从软件的基础技术的角度对CAD软件进行了分析研究,选择Pro/E作为基础软件环境,实现了产品特征信息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介绍了一种非线性3D折射走时反演法,该法根据初至折射走时重构了3D地下浅层速度结构。反演法采用程函方程的有限差分解,不一定需要给出初始模型,数值测试表明,3D折射成像能正确地重构三维构造,并且在同等条件下比二维成像更精确。该方法可以用于三维静校正以及三维偏移。  相似文献   
997.
潭口地区三堆资料采集采用了块状拼接式不规则观测方武,灵活地避开了水网、稻田,村镇等给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江汉复杂地表地区三堆资井采集方法的一次突破。本文针对这种观测方法采集的资料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流程.介绍了重要环节,尤其是有别于常规三维资料处理的技术要点,最后简要分析了处理效果。提出了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998.
天然气在复杂枝状管网系统内不稳定流动及其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茂泽  刘良坚 《石油学报》1992,13(4):136-147
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并求解了由干线模型、支线模型和联立模型组合成的复杂枝状管网系统的数学模型。干线模型和支线模型都是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线性化,然后用解析法求解联立模型是根据干线和支线的连接条件而建立起来的一个第一类Volterra型积分方程组。其解一般不具稳定性,为了获得稳定的解,采用了吉洪诺夫正则化求解法。以这些模型为基础编制的计算机模拟分析软件,刘四川气田局部管网进行了实际模拟分析,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9.
1000.
环己烷氧化过程的模拟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多釜串联联环隙内环流反应器中进行的环己烷贫氧化制作取环已醇、环已酮的反应器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从具体工业装置出发,进行操作变量调优,以提高目的产物的选择性,实行系统优化。通过计算机程序模拟计算,得到了预期效果。作者还提出了对于此模拟系统的优化问题的一种简捷、有效的算法。经实际算题验证,对于本模拟系统13个变量的优化问题,较之于网格法,调用模拟系统的次数至少减少500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