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3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58篇
文化教育   535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380篇
  2012年   415篇
  2011年   470篇
  2010年   342篇
  2009年   332篇
  2008年   345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388篇
  2005年   372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张利群近著《(文心雕龙)体制论》一书,深刻地展现了现代视域下古代文论研究的学术理路,以“体制论”视角多方面地审视了古代文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就中国古代民族融合与文学的关联互动而言,所谓民族融合一般指作为社会文化共同体的民族之间的融合。民族融合始终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背景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总体走向。民族融合的文学意义主要体现在体质融合和文化融合两大方面。这也是其文学功效实现的两大路径。体质融合与文化融合往往扭织在一起,或互为因果,或形成一种合力而共同对文学产生影响。两者对中国古代文学影响的时效也不同,前者呈渐现性,后者呈即时性。  相似文献   
993.
"兰",是古诗中常见的词语,古人把兰花、兰草、木兰都称做兰,在诗词曲赋几千年的应用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寓意体系,通过对《诗经》到元明清诗词曲赋范本的分析研究,把"兰"的比兴寓意,做了详细的诠释。  相似文献   
994.
从治学和用世角度,循郭沫若"研究路径的进展",并置于当时学术发展背景中,当能给他的古史研究以更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995.
周赟赟 《海外英语》2012,(8):168-169,174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但地域差异导致文化差异,在相异的文化背景下,对同一主题的刻画必成多元化态势。该文选取颇具中国特色的婚嫁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从读者反映论的视角,探讨中国古诗词英译中婚嫁文化因素的翻译应对策略及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996.
唐代韵书引用《国语》共9处7例,其中一些例句和今传《国语》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反映了北宋以前《国语》版本的一些文字异同。  相似文献   
997.
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从中了解当前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认知度、学生作品阅读数量、作品阅读与教学指导的关系、学习古代文学的收获及期待等实际情况,并对此进行初步分析,提出加强古代文学作品阅读的指导是走出古代文学教学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98.
最近几十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内容告诉我们,文言文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虽然文言文的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教育工作者能够端正态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让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不但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积极性的目的,还可以更好地让学生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999.
统计分析了江苏省的中医药古籍源,介绍了江苏省中医药古籍的收藏现状,提出了加强中医药专业图书馆的“行业”中心作用、推进中医药古籍的普查与申报、开展《江苏省中医药古籍联合书目》编撰等中医古籍整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青海彩陶文化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开始至卡约文化历经四千多年的发展、流变,充分展示了我国彩陶文化鼎盛时期的艺术风貌。因此,彩陶成为了青海地域远古文化的显著标志,其数量冠诸远古文化之首。其中具有明显特征的能代表各文化类型的特色彩陶文物不断涌现,本文就各文化类型中的经典彩陶及其纹饰略作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