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文化教育   88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针对以索绪尔为代表,认为语言学是符号学的组成部分的“符号学之语言学”观和以巴特为代表,认为符号学是语言学的组成部分的“语言学之符号学”观之间的矛盾,通过对这两种观点各自的学术背景和不同的意义指归等学理透视,解释矛盾的成因,挖掘"语言"的两种不同的含义,以期能厘清学界这一难题,正确对待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72.
【目的】 探究《科学美国人(国际版)》封面图文信息的视觉传播特点,为我国科技期刊封面设计迈向精品化与国际化提供借鉴。【方法】 从社会符号学的视角出发,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2006—2016年该期刊129幅封面图文关系进行信息传播的解读与分析。【结果】 在理论应用过程中对原理论进行补充和修正,同时弥补了社会符号学和视觉传播双重视域下科技期刊封面的研究缺憾,为我国科技期刊的封面设计提供另类思路。【结论】 科技期刊应树立、坚守期刊品牌的视觉形象,注重文字模态和图像模态的相互配合,使封面科学信息的视觉传播效果最大化和最优化。  相似文献   
873.
《宜宾学院学报》2018,(3):102-109
文化产业是严格按照符号学的原理进行的文化符号生产,这正是流行音乐产业化的逻辑基础。流行音乐产业化作为符号文化实现其经济价值的过程,是一种符号经济,尤其是当代流行音乐产业对品牌的追逐更为明显。产业通过诸如理据滑动、伴随文本制造等提升符号价值的手段打造品牌,以期获得最大产业价值。正是这种符号化的策略,流行音乐产业的价值变得多元化,而流行音乐产业的发展带来符号的多义性,丰富了文化产品的内涵。与此同时,过分追逐符号价值难免陷入符号偏执,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74.
申奥陈述片是一个以视觉符号为传播形态的电视影像文本,它的拍摄者们将本国体育精神、申办理念转换为一连串的接近真实意象的视觉符号,并运用视觉的方式"隐喻"式地建构和传达出申办国的人文观念和国家形象等,以期得到申奥会议现场国际奥委会评委们的视觉认同和心理支持.文章运用视觉说服和"索绪尔-巴特"关于符号"意义的两个层次"等相关理论,对南京申办2014年青奥会的陈述片进行了宏观和微观上的视觉文化分析,全面、深入解读了南京"申奥"组委会巧用视觉影像符号赢得国际奥委会委员们的支持,并建构和传达中国国家形象的视觉文化机理.  相似文献   
875.
王茜 《新闻传播》2023,(23):36-38
本文通过文化背景、影视传播概览、符号学分析和文化价值观等多个维度探讨《山海经》异兽形象在国内影视传播的现状,通过研究角色设计、故事情节和视觉效果等方面,展示了《山海经》异兽形象在不同年代和类型的影视作品中的演化和呈现。本文旨在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影视传播领域中的影响和价值的理解,同时突出了异兽形象的跨文化魅力和国际传播潜力。  相似文献   
876.
本文从符号学的视角,尝试分析敦煌石窟中千佛造像的符号性质、类型、结构和特点,探讨图像对语言的依存关系以及从语言文字到图像的一些翻译规则.  相似文献   
877.
符号在中国古代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文字图腾等都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图腾是原始文化的基础,凝聚了各个民族对自己家乡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崇拜。在双墩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很多的符号的痕迹,本篇论文通过分析双墩文化符号的特点和类别,来探讨双墩刻符作为中国文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对于现代视觉符号的传承与影响。  相似文献   
878.
作为深埋于乡土社会的民间口头艺术,徽州民谣长期处于被低估与“失语”的状态,并在全球化下因文化根基与生产环境断裂而濒临消亡。从文化符号学理论出发,经由文本—文化—符号域的研究路径,通过对徽州民谣文化符号、传播机制、传承空间的分析,探究徽州民谣文化记忆、身份认同与文化连续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确立徽州民谣作为中间机制,连接国家、族群与文化的认同方式,以期为新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79.
符号学美学属于美学的一个分支。美学中的符号指艺术符号。它是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的符号,又是具有形而上质的超越性符号。较早意识到这点的是德国的美学家黑格尔,而真正将符号学研究引入美学领域的是美国的符号学家苏珊·朗格。符号学美学理论解决了美在主观与美在客观认识上的矛盾,实现了美学从认识论向语言论的飞跃。  相似文献   
880.
符号学出发以萧红的散文《永远的憧憬与追求》及其两种英译文为例,研究翻译中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通过对语言符号的所指和能指的分析,及对两个版本的译文的分析,认为翻译实践中直译和意译方法的运用是由语言的符号关系决定的。当原语和译语的符号关系相同或相似时,这时可运用直译方法进行翻译;反之则要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