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文化教育   88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翻译中的三种符号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号学运用于翻译学研究已成为当今翻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翻译学借鉴了符号学的理论侧重传达语言符号的所指意义、语用意义和言内意义,从而达到不同言语产物在翻译上的等值,因此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翻译中意义的转换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2.
我与藏策是忘年之交,说来我们正好认识20年了。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他只有20几岁。后来,他送给了我一本他那时出版的介绍文学的精神分析学思考的小册子,我读后。觉得他很善于吸收和应用国外新的学术思想,便建议他读一些语言符号学的书籍。我的初衷。是让他把符号学理论与对中国文学的研究结合起来,他是学文学的,又有研究精神,有这个基础,也就有这种可能。不久,他对我说,他读了一些。但是没有怎么读进去。我后来去法国工作了几年,到我回来后与他见面时。发现他对符号学不仅有了浓厚的兴趣,而且所知甚多,并且在文学方面已有所思所想。他催促我将法国符号学著述的翻译工作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103.
目前,新闻传播已经进入“读图时代”,所谓“一图胜万言”,绝大多数报刊都非常重视新闻图片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头版头条的新闻图片,更是在新闻报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能给广大读者带来视觉冲击,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相关的情感,更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报纸的报道方针,本文试图从符号学角度分析头版新闻图片如何体现报纸报道方针和办报理念。  相似文献   
104.
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是指以听、说、读、写的言语行为知识为主干,符合汉语汉字特点的传统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两方面基础知识的整合,既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的内部结构、基本规律和修辞、逻辑、文体基础知识以及文学常识;也包括以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语用、语篇、语体及符号学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的总和.  相似文献   
105.
美国哲学家皮尔士全面提出了符号学概念和研究范围.符号学的发展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雅克布森是第一个吸收皮尔士符号理论的语言学家.文章试图从皮尔士符号学角度分析雅克布森的翻译理论,提出跨学科研究是翻译研究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6.
符号学研究不应固守那种静态的、独白式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而应加强“对话”意识,重视一切形态的符号意指活动和具体的、开放的意指过程,以及此过程中主体的自我对话认知和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认知,只有这样才能深入了解符号的运作规律。  相似文献   
107.
寓言、重言与卮言是《庄子》言说的主要方式,其言说表达也是形成《庄子》文学性的重要方式。以索绪尔的两分法来看,"三言"拉开了作为符号层面"能指"文本与"所指"意义之间的距离,像喻性文本增加所指的容量。从皮尔斯的三分法来看,《庄子》文本作为表达层面的"再现体","三言"的表达对其带来了奇特想象而产生了陌生化效果,不仅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文本本身,也使得文本获得了自身的分量和意义,这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所言的诗性,也是文学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8.
中西方对符号现象的关注和研究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符号学的思想传统,同时从翻译的角度浅论了中国符号学翻译思想的发展。纵观历史,中国对符号现象的关注在历经发展后已经与翻译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了,并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9.
110.
课程在本质上是生活的符号化表现;教学在本质上是符号的生活化过程。课程选择不当,就会偏离方向;教学不注重过程,就会形成“符号暴力”本文试着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试着阐述课程教学这一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