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1篇
  免费   5篇
文化教育   100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论汉代易学家对文献学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占筮用书,其《易传》是一部充满丰富哲理的古代哲学著作。汉代易学家在对《周易》的诠释中,形成了汉代的易学文献体系,对文献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该文就汉代易学文献的发展及刘向父子、班固、郑玄在文献学方面的贡献略作阐述。  相似文献   
72.
鲁东大学专门史(文化史)学科于1995年被批准为“九五”期间的省级重点建设学科。2000年获批硕士学位点。经过“九五”期间的建设,2001年通过省专家组的验收,取得了“88+8”的优异成绩。在相关学科中,还有历史文献学、历史教学论、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5个硕士点。主要研究方向有:(1)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2)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3)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文化史;(4)胶东地域文化史。  相似文献   
73.
陈登原及其文献学论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陈登原生平及其文献学论著——《薛氏旧五代史之冥求》、《天一阁藏书考》和《古今典籍聚散考》的介绍,总结陈登原在《旧五代史》考证、天一阁藏书文化和中国文献史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揭示其关于典籍聚散思想产生、发展和形成的历程,反映其文献学论著所具有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4.
75.
《语文知识》2010,(1):F0003-F0003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郑州大学文学院最早的学科之一,其发展一直受到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前辈学者嵇文甫、许文雨、耿元瑞、李发白等为本学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近20年来,在乇运熙、曹道衡、傅璇琮等名师指导下,经过俞绍初、陈飞两代学科带头人以及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绩,2005年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徐正英教授现为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76.
中国古代墓志铭的源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文献学的角度探讨墓志铭这一文缺形态的起源及发展演变的过程,并总结其在不同时代所具有之特点,有些还作了力所能及的文化学阐述。  相似文献   
77.
做为一名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在读研究生,面对浩如烟海的汉语言文献资料,常常感到手足无措:先读什么,后读什么?读哪些,不读哪些?哪些是应该精读的,哪些是备查的?……都让人感到茫然。还有,当需要利用文献时,怎么找书,怎样查书,同样让人蹙眉。近日有幸捧读高尚榘先生《汉语言文字文献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一书,使人茅塞顿开。该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78.
79.
我国古代学者,向来重视对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清代,特别是乾嘉时代,是我国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的鼎盛时期;而生活在这一时代的王鸣盛,则是一位著名的文献学家。他以毕生的精力,从事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在理论上提出了诸多创见,在实践上撰成了《十七史商榷》这部史考名著,通考并遍评了十九史,对我国历史文献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0.
目前国内尚无一部单独流通的"《史记》文献学"教材,吴淑玲教授的《史记文献学简纲》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规范、学风扎实的《史记》文献学教材。此书组织具有科学性,体例具有系统性,内容具有普及性,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学界的研究都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