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6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文化教育   918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289篇
  2015年   436篇
  2014年   810篇
  2013年   646篇
  2012年   699篇
  2011年   832篇
  2010年   820篇
  2009年   721篇
  2008年   750篇
  2007年   557篇
  2006年   406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本文选取徽州经商习俗与通俗小说的关系这一独特视角,深入探讨了明清经商热潮的勃起对人们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审美意识的影响以及对小说创作领域的渗透,还进而论述了徽商步入小说人物画廊这一文学新景现形成的原因及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93.
隐喻植根于日常语言中,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运用语言和思维的基础。外语教学的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目标语思维的能力。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外语时,往往倾向于用习得母语的思维方式来分析、思考甚至理解新的一门语言,缺乏用目的语概念图式进行思维的能力,这或多或少的给学习者造成一定的障碍,影响到第二语言的习得。笔者则从隐喻思维入手,探究隐喻思维的基础、特点以及隐喻思维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诗的语言多是隐喻语言,于坚却利用“口语化”等多种修辞手段,拒绝隐喻,以对“存在”作最大限度的敞亮。其意在反叛“朦胧诗”的诗歌艺术,凸显后现代主义精神和平民价值观。  相似文献   
95.
21世纪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讲问题课堂模式而不思革新进取。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  相似文献   
96.
隐喻在经济领域中广泛使用,它是人们对经济现象的一种认知模式。经济隐喻的认知功能在若干方面得到体现,且与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7.
段雪桃  潘玲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2):133-135
高级英语课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主干课程,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而词汇在该课程的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新成果—─隐喻概念,探讨了隐喻与思维、隐喻与词汇的关系以及高级英语课中隐喻词汇的认知意义,这对于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并使用英语词汇,从而促使其隐喻能力的形成无疑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
王培 《文教资料》2006,(25):180-181
本文试图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基本颜色隐喻化认知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以期发现它们的异同,从而加深人们对英汉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99.
《宜宾学院学报》2017,(5):115-119
任何一个商务英语新词都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在一定的商务语境作用下,根据词汇自身的特定规律生成的。隐喻是人类基本认知思维方式,其工作机制可以分为以相似性为基础和创造相似性。这两种工作机制各自并交互发挥作用,使得旧词产生新义,是商务英语新词产生的基本方式之一。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商务英语新词中隐喻的工作机制,有助于解读认知思维方式对商务英语新词演变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并强化对商务英语新词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0.
浅释英语隐喻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不仅是一种复杂的语言形象,还是一种思维形式。构建隐喻理论的任务,就是力求阐述将句子的字面意义和说话人的隐喻意义联系在一起的原则。完整的隐喻理论体系,应当是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哲学、认知心理学以及符号学等学科对隐喻研究的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