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文化教育   196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1.
为了进一步促进大中英语教学“一条龙”的衔接研究 ,作者对河池学院英语专业 0 2级 90名新生进行了有关阅读障碍情况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在阅读方面 ,目前专科英语专业新生仍存在着多方面障碍 ,且都较为严重。针对这一情况 ,笔者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2.
真正的充分条件关系刻划清楚后便是制约关系,事实上具有"两个独立性"。离散数学正统数理逻辑不研究真正的充分条件关系。二值函数实质蕴涵事实上具有与"两个独立性"相对立的"两个依赖性",从而并非真正的充分条件关系的"逻辑抽象"。即使在正统数理逻辑中作为逻辑工具使用的"若,则"乃是事实上具有"两个独立性"的制约,而并非为其所研究的实质蕴涵。希望进行立足原文原意的纯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93.
94.
版权法自从产生的那天起,便与技术紧紧联系在一起。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革命,都不同程度的引起了版权领域的变革,特别是在进入信息化时代后,二者之间的关系更为休戚相关。从版权客体制度着手,分析了数字技术的发展给版权客体、概念、保护要件及准则等一系列理论带来的变化。通过对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以及我国立法司法实践的对比,着重介绍了数据库这一独创性程度较低的作品,在各国的理论与实践中是如何予以保护的,以寻求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数据库保护制度。从版权理论的最基础层次来揭示计算机时代整个版权制度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5.
关于教师和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一直是教育界争论的焦点,尽管对各种观点的解释从某个角度看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仔细分析便可以看出这些理论的研究都仅仅停留在抽象的思辩层次上,而没有把德育过程看成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因此要真正揭示德育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的主客体关系,我们应该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96.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出现,不仅给文学艺术等传统的版权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给司法实践也造成了诸多难题。“菲林案”和“Dreamwriter案”接连发生,内容与审判结果高度类似的两案,判决理由却不尽相同。对此,应当从人工智能本身性质与立法目的及民事主体制度出发,探讨人工智能无法被认定为版权主体的法律逻辑;而从版权客体的两大属性出发,认定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具备符合版权客体的独创性判断标准并构成智力成果的特征,满足构成版权客体的条件,应当受到版权法的保护。  相似文献   
97.
基于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量逐渐增多的实际需求,本文从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特点入手,分析了此类专利申请的特殊性,根据我国现行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及《专利审查指南》在保护客体和保护范围方面的相关法条规定,详细阐述了我国专利法律体系对于此类专利申请的规范框架,梳理了实践中如何对此类专利申请准确、恰当地进行法律适用,给予专利申请人合法的权益,同时使其保护范围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98.
课堂即时评价专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客体对象所进行的评价活动,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有利于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促进主动、全面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99.
指出馆员在自觉、能动和有目的的图书馆实践活动中建立了各种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图书馆赖以存在的基础,规定着馆员的本质。馆员的关系问题就成为把握馆员本质的关键。从馆员与馆领导之间的互动交换关系、馆员与馆员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馆员与读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馆员与图书馆之间的契约关系、馆员与文献信息资源之间的适应关系等多个维度分析馆员关系,认为相关客体是影响馆员主体建构自我形象的要素,馆员关系决定馆员的职业定位。  相似文献   
100.
周淑云  王好运 《图书馆》2015,(1):18-20,27
信息获取权客体是指信息获取权所指向的对象,狭义的信息获取权的客体即信息资源。作为权利客体的信息资源类型多样、特征各异,从信息获取的角度而言,信息资源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多种类型。信息资源具有公共性、可再生性、时效性、价值性、稀缺性等特征。信息资源这些特性的存在是信息获取权设立的前提。只有信息获取权得到保障,社会公众信息需求才能得到满足,信息资源的价值方能最大限度地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