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370篇
  免费   19136篇
  国内免费   7727篇
医药卫生   228233篇
  2024年   340篇
  2023年   2943篇
  2022年   4590篇
  2021年   8180篇
  2020年   6944篇
  2019年   7967篇
  2018年   7520篇
  2017年   7538篇
  2016年   7389篇
  2015年   8801篇
  2014年   12412篇
  2013年   13932篇
  2012年   12836篇
  2011年   15068篇
  2010年   12796篇
  2009年   12145篇
  2008年   11490篇
  2007年   10212篇
  2006年   9195篇
  2005年   7846篇
  2004年   6854篇
  2003年   5857篇
  2002年   4548篇
  2001年   3848篇
  2000年   3202篇
  1999年   2888篇
  1998年   2466篇
  1997年   2245篇
  1996年   1938篇
  1995年   1641篇
  1994年   1417篇
  1993年   1197篇
  1992年   1002篇
  1991年   913篇
  1990年   739篇
  1989年   616篇
  1988年   533篇
  1987年   433篇
  1986年   432篇
  1985年   820篇
  1984年   834篇
  1983年   585篇
  1982年   657篇
  1981年   517篇
  1980年   428篇
  1979年   374篇
  1978年   284篇
  1977年   228篇
  1976年   214篇
  1975年   14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5 毫秒
991.
冉鹂键  汪荣泉  蒋涛  尚杨杨 《西部医学》2023,35(7):943-950+958
转录因子Ascl2作为WNT信号靶基因,可影响结直肠癌(CRC)前体细胞干性特征,探讨其能否调控短链脂肪酸β-氧化而影响CRC患者的预后。方法 下载稳定干扰Ascl2表达的CRC LS174T细胞(sh-Ascl2/LS174T)的mRNA及miRNA差异表达数据(GSE69036和GSE34926)分析其靶基因;应用RT-PCR方法和Western 印迹定量检测sh-Ascl2/LS174T及对照细胞中的Ascl2、Acss1和Acss3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Ascl2和Acss1蛋白表达水平,从GSE44076表达数据和UALCAN数据比较在正常结直肠粘膜、CRC组织和不同临床病理分期的肿瘤组织的表达水平差异;TCGA数据库下载548例CRC患者基因 mRNA表达量及相关临床信息,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达相关性,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分析评估危险因素。结果 sh-Ascl2/LS174T细胞中Acss1的mRNA较对照细胞下调2.08倍,miR-4282表达水平下调2.069倍。RT-PCR定量检测sh-Ascl2/LS174T细胞中Acss1的mRNA和miR-4282水平明显下降(P<0.01), Acss3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Acss1和Ascl2蛋白水平较对照细胞均明显下降。CRC组织Ascl2和Acss1的mRNA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结直肠粘膜组织(P<0.001),而Acss3明显低于癌旁结直肠粘膜组织 (P<0.001);CRC组织中Ascl2与Acss1的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与Acss3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均P<0.001)。Ascl2和Acss3表达水平与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SS)、总体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无关,Acss1高表达组比低表达组的DSS (P=0.0389)和OS (P=0.04)明显降低。Ascl2与Acss1基因异常表达、Ascl2、Acss1和Acss3基因异常联合表达与CRC患者的DSS存在显著的联系(P=0.0377和P=0.0161),Ascl2、Acss1和Acss3三个基因的联合异常表达是影响CRC患者DSS的危险因素之一(P=0.043)。结论Ascl2对CRC细胞中的Acss1/3的表达可能具有调控作用而导致其短链脂肪酸β-氧化的重编程,它们的联合异常表达可以一定程度预测CRC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沉默环状RNA hsa_circ_0124696(circROBO1)对鼻咽癌CNE2细胞侵袭与肺转移的影响机制。 方法qRT-PCR检测鼻咽癌及癌旁组织中circROBO1表达。采用干扰小RNA(siRNA)沉默鼻咽癌CNE2细胞中circROBO1的表达,Transwell及HE染色检测circROBO1对CNE2细胞迁移能力和体内肺转移的影响。TargetScan在线软件预测circROBO1下游miR-217与下游靶基因KRAS的靶向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两者之间的靶向调控关系。蛋白免疫印迹检测siRNA沉默CNE2细胞中circROBO1表达对KRAS的影响。 结果鼻咽癌组织中circROBO1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转染si-circNC的对照组相比,si-circROBO1组鼻咽癌CNE2细胞侵袭与体内肺转移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circROBO1下游miR-217与KRAS之间存在靶向结合位点,并且circROBO1可影响KRAS的蛋白和mRNA表达量。 结论沉默circROBO1通过miR-217下调KRAS抑制鼻咽癌CNE2细胞侵袭与肺转移。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Smo、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2(Gli2)及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对神经胶质瘤诊断和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取80例神经胶质瘤标本为神经胶质瘤组,6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为正常组。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Smo、Gli2、FoxM1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神经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Smo、Gli2、FoxM1表达水平神经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差异,分析影响神经胶质瘤预后的相关因素。 结果神经胶质瘤组织Smo、Gli2、FoxM1高表达率均高于正常脑组织,且随神经胶质瘤患者组织学分级升高而表达率增高(P<0.05)。不同组织学分级、不同Smo、Gli2、FoxM1表达水平的神经胶质瘤患者5年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组织学Ⅲ~Ⅳ级、Smo高表达、Gli2高表达、FoxM1高表达是神经胶质瘤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Smo、Gli2、FoxM1高表达是神经胶质瘤预后的危险因素,三者有望作为神经胶质瘤诊断和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3种中药(虎杖、桑白皮、何首乌)来源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改善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用于3T3-L1脂肪细胞96 h建立IR细胞模型;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白藜芦醇(RES)、虎杖苷(PD)、桑皮苷A(Mul A)、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糖糖苷(THSG)对脂肪细胞生存率的影响;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葡萄糖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酸化IRS-1(p-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葡萄糖转运体4(GLUT4)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GLUT4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葡萄糖消耗量显著下降,模型组的p-IRS-1(Ser307)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PI3K、p-AKT(Ser473)、GLUT4蛋白表达显著下降,模型组GLUT4 mRNA表达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RES、Mul A、THSG组的葡萄糖消耗量显著增加,PD组的葡萄糖消耗量无明显变化,Mul A、THSG组均能显著逆转p-IRS-1(Ser307)、p-PI3K、p-AKT(Ser473)、GLUT4的蛋白表达,RES仅能够逆转p-IRS-1(Ser307)、GLUT4的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THSG组GLUT4 mRNA表达显著增加。[结论] Mul A、THSG能够通过IRS-1/PI3K/AKT/GLUT4信号通路改善脂肪细胞IR,而RES则通过激活IRS-1和GLUT4,但不通过PI3K/AKT途径发挥改善脂肪细胞IR的作用。PD无降糖活性。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苷眼用凝胶在兔眼组织的药物分布。[方法] 选取1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兔子。每只兔眼分别给予凝胶41.67 μL/kg(即三七皂苷R1 0.132 mg/kg,人参皂苷Rg1 0.452 mg/kg)。给药后于0.5、1、1.5、2 h空气栓塞各处死1组兔子。取眼球,分离各眼组织。采用UPLC-MS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眼组织的药物含量。[结果] 兔眼给予三七总皂苷眼用凝胶后,三七皂苷R1在兔角膜、晶状体、房水、玻璃体中的最大含量分别为13.16、1.16、0.86、0.10 μg/g,人参皂苷Rg1在角膜、晶状体、房水、玻璃体中的最大含量分别为38.49、4.50、3.38、0.28 μg/g。[结论] 三七总皂苷眼用凝胶滴到兔眼后,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可透过角膜分散到各眼组织。在0~2 h内,各眼组织中的药物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角膜、晶状体、房水、玻璃体,表明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可透过角膜,到达眼后部组织,在2 h时各眼部组织的药物含量依然较高,在眼组织的保留时间长。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究miR-21靶向E2F1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活性及裸鼠肿瘤抑制率的影响。方法将MDA-MB-231细胞分为5组,即MDA-MB-231组、miR-21 inhibitor组、miR-NC inhibitor组、siRNA-E2F1组和siRNA-NC组。检测细胞中miR-21表达(RT-PCR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MTT法)、侵袭(Transwell法)、迁移(划痕实验)和凋亡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中E2F1蛋白表达;检测miR-21与E2F1的靶向关系(双荧光素酶实验报告)。结果MDA-MB-231细胞中miR-21表达明显高于MCF10A细胞(P<0.05);miR-21 inhibitor组细胞细胞中miR-21表达明显低于MDA-MB-231组(P<0.05)。与MDA-MB-231组相比,miR-21 inhibitor组细胞吸光度值、侵袭能力、迁移能力和细胞中E2F1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能力明显升高(P<0.05);MDA-MB-231组细胞吸光度值、侵袭、迁移、凋亡能力和细胞中E2F1蛋白表达与miR-NC inhibitor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软件显示E2F1的3′UTR端与miR-21有碱基互补结合点位。通过向MDA-MB-231细胞中转染野生型E2F1(E2F1-WT)时,miR-21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低于miR-NC组(P<0.05);miR-21组和miR-NC组突变体荧光素酶活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iRNA-NC组相比,siRNA-E2F1组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细胞中E2F1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能力明显增加(P<0.05)。与miR-NC inhibitor组裸鼠移植肿瘤第8天时相比,miR-21 inhibitor组裸鼠肿瘤体积明显降低,肿瘤抑制率为45.3%(P<0.05)。结论低表达miR-21可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促进凋亡,且抑制裸鼠移植瘤体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2F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瞬时受体电位通道7(TRPM7)、沉默调节蛋白-1(Sirtuin-1)与钙磷代谢、颈动脉钙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1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7例DN患者作为DN组,另取同期在该院就诊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TRPM7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Sirtuin-1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DN患者血清TRPM7、Sirtuin-1水平与钙磷代谢的相关性,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DN患者颈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DN组血肌酐、尿素氮、血清TRPM7、血磷、颈动脉钙化率高于对照组(P <0.05)。DN组Sirtuin-1、血钙低于对照组(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N患者血清TRPM7与血钙呈负相关(r=-0.247,P=0.000),与血磷呈正相关(r=0.415,P=0.000);DN患者血清Sirtuin-1与血钙呈正相关(r=0.367,P=0.000),与血磷呈负相关(r=-0.505,P=0.00...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调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通路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H9C2心肌细胞,设置对照组、H2O2组、1μmol右美托咪定+H2O2组、5μmol右美托咪定+H2O2组、10μmol右美托咪定+H2O2组。CCK-8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增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H9C2细胞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检测各组H9C2细胞Nrf2、HO-1 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H9C2细胞Nrf2、HO-1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2O2组H9C2细胞存活率、SOD水平、Nrf2、HO-1 mRNA及蛋白相对...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与中青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病变程度及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和如皋市人民医院就诊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13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8例;病变支数:单支病变59例,双支病变39例,三支病变32例;按照狭窄程度分为轻度46例,中度54例,重度30例。另取同期该院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或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1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HDL-C/ApoA1、MCP-1、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酸激酶(CK)、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及Gensini评分。结果 观察组HDL-C/ApoA1低于对照组(P <0.05),MCP-1、CK-MB、CK、cTnⅠ、WBC、hs-CRP、ST2高于对照组(P <0.05)。AMI和...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究依达拉奉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心源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趋化因子12(CXCL12)、泛素C末端水解酶L1(UCH-L1)、人类软骨糖蛋白-39(HC-gp39)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4月达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CXCL12、UCH-L1、HC-gp39、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CXCL12、UCH-L1、HC-gp39水平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TC、TG、LDL-C水平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心源性心肌梗死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神经功能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