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3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62篇
医药卫生   143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1.
黄芩甙拮抗大鼠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氧应激损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过氧化氢(H2O2)致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实验条件,研究黄芩甙对大鼠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氧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前脑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分别应用H2O2、黄芩甙及两者联用处理,应用MTT分析法测定细胞活力或存活率。结果 不同浓度H2O2对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F=28、569,P<0.01)。同一浓度的H202对不同接种密度细胞的损伤程度不同(F=5.439,P<0.01)。在2.5~40μmol/L浓度范围内,黄芩甙不影响各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存活率(神经元,F=0.49,P>0.05;星形胶质细胞,F=1.001,P>0.05)。但黄芩甙对H202所致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氧应激损伤有拮抗作用(神经元,F=24.384,P<0.01;星形胶质细胞,F=5.000,P<0.01),黄芩甙浓度越高,则细胞存活率越高。结论 构建了一个H202氧化损伤星形胶质细胞的模型。在2.5~40μmol/L浓度范围内,黄芩甙对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均无毒性作用。但黄芩甙能够拮抗H202所致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氧化损伤,而且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2.
黄连解毒汤中三种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中盐酸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健康大鼠灌胃给予黄连解毒汤,收集不同时间的含药血浆,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盐酸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三种成分的血药浓度,运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拟合房室模型,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黄连解毒汤中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在大鼠血浆中的药-时过程属于一室开放模型,栀子苷在大鼠血浆中的药-时过程属于二室开放模型。结论:建立了HPLC法测定黄连解毒汤中三种成分血药浓度的方法,为黄连解毒汤的合理用药提供了药代动力学数据,同时也为中药复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9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优选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黄芩中黄芩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黄芩中黄芩苷提取的各影响因素(A乙醇浓度、B提取时间、C容积量),以黄芩苷含量为指标进行直观分析及方差分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黄芩中黄芩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1B3C3,即50%乙醇、热回流提取3 h、12倍药材量的乙醇.结论:此提取工艺简单易行,稳定可行,适于黄芩的大规模提取.  相似文献   
9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双黄连冻干粉中黄芩苷和连翘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Hypersil-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磷酸(65:15:75:0,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黄芩苷进样量在0,14-2,8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09%,RSD=0,76%(n=6);连翘苷进样量在0,077-1.9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38%,RSD=1,11%(n=6)。结论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快速,适用于双黄连冻干粉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5.
小鼠体内泻心汤中黄芩苷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中黄酮类成分在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规律。方法:小鼠灌胃给予泻心汤4.5、9、18g/kg后,用HPLC方法分析血浆中黄酮类成分、测定血浆中黄芩苷浓度经时变化,浓度-时间数据用DAS药代动力学软件进行分析,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小鼠灌服泻心汤后血浆中检测到黄芩苷、汉黄芩苷和另一黄酮类成分,其中黄芩苷含量最高。泻心汤灌胃给予4.5、9、18g/kg后,黄芩苷主要药代学参数分别为:T1/2=2.77、5.69、6.20h,AUC0-∞=9.09、23.49、39.57μg·h/mL,CL=12.52、6.962、11.50L·h/kg,Vd=50.11、79.56、102.95L/kg,Cmax1=1.89、3.32、4.79μg/mL(Tp1=0.08h),Cmax2=1.46、2.57、4.16μg/mL(Tp2=3h)。结论:泻心汤中黄酮类成分可以吸收进入体内,其中以黄芩苷为主。  相似文献   
96.
抗感冒颗粒的薄层色谱和含量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抗感冒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黄芩、甘草、桔梗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采用AichromBond-AQ-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3∶57∶0.2);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0nm;进样量:10μL。结果薄层色谱专属性强;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0.0496~0.2976μg,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80%,RSD=1.86%(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抗感冒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栀子苷、黄芩苷和小檗碱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离体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用1.024,0.512,0.256,0.128,0.064,0.032,0.016,0.008μmol.mL-1栀子苷,0.224,0.112,0.056,0.028,0.014,0.007,0.003μmol.mL-1黄芩苷和0.192,0.096,0.048,0.024,0.012,0.006,0.003μmol.mL-1小檗碱分别作用于正常组和模型组细胞。细胞活性用MTT比色法检测。结果:0.128,0.064,0.032μmol.mL-1栀子苷,0.028,0.014,0.007μmol.mL-1黄芩苷和0.024,0.012,0.006μmol.mL-1小檗碱能够比较理想的保护缺氧4 h复氧12 h损伤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结论:适当浓度的栀子苷、黄芩苷和小檗碱等黄连解毒汤主要成分可以保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98.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赤丹丸中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赤丹丸中丹参素钠、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汉黄芩苷和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Agilent Zorbax Extend-C18(4.6mm×250mm,5μm)柱;流动相组成为A:甲醇,B:水(磷酸调pH3.0),C:乙腈,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0nm。结果丹参素钠线性范围16.4~327.0mg·L-1,平均回收率为97.5%,RSD为1.31%;黄芩苷线性范围15.8~316.0mg·L-1,平均回收率为97.4%,RSD为1.02%;黄芩素线性范围10.3~206.0mg·L-1,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0.68%;汉黄芩素线性范围12.6~251.0mg·L-1,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1.76%;汉黄芩苷线性范围11.3~225.0mg·L-1,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2.6%;丹参酮ⅡA线性范围5.04~100.7mg·L-1,平均回收率为97.8%,RSD为1.4%;结论本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赤丹丸中6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99.
黄连解毒汤对尼莫地平在大鼠脑内处置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冬梅  何振伟  李杨  刘晓东 《中草药》2007,38(11):1681-1684
目的在整体和离体水平上研究黄连解毒汤对尼莫地平脑处置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测定大鼠单独给予尼莫地平以及尼莫地平与黄连解毒汤合用的血浆、脑组织中的尼莫地平经时过程,并在离体水平上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BMEC)模型考察ig黄连解毒汤后的大鼠血清、黄连解毒汤中的指标成分黄芩苷和小檗碱对尼莫地平在血脑屏障上转运的影响。结果整体实验中,合用黄连解毒汤组,尼莫地平在血浆和脑组织中的Cmax和AUC均显著高于单独给予尼莫地平组;离体实验中,ig黄连解毒汤后的大鼠血清、黄芩苷(5μg/mL)、小檗碱(>10ng/mL)促进rBMEC对尼莫地平的摄取,小檗碱(10ng/mL)对尼莫地平的摄取没有影响。结论在合用黄连解毒汤时,尼莫地平在大鼠血浆和脑组织中的药动学行为均发生改变;合用组尼莫地平在大鼠脑组织中分布增加,可能部分源于黄连解毒汤中黄芩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黄芩为大宗常用中药,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良好开发前景。通过对野生黄芩与栽培黄芩进行生药学比较,对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及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比较,旨在对黄芩的质量评价及GAP标准化种植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对黄芩药材做性状比较、组织比较、粉末比较、理化鉴别比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黄芩苷含量的测定,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进行了4种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结果]栽培黄芩和野生黄芩因为生长环境的差异在性状上产生了一定的变异;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基本一致;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栽培黄芩大于野生黄芩;无机元素Mn、Zn、K的含量,野生黄芩大于栽培黄芩。[结论]栽培黄芩可作为黄芩商品的来源代替野生黄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