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62篇
  免费   1641篇
  国内免费   667篇
医药卫生   20970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357篇
  2022年   565篇
  2021年   828篇
  2020年   707篇
  2019年   682篇
  2018年   678篇
  2017年   667篇
  2016年   701篇
  2015年   711篇
  2014年   1251篇
  2013年   1833篇
  2012年   1266篇
  2011年   1382篇
  2010年   986篇
  2009年   1010篇
  2008年   1109篇
  2007年   1020篇
  2006年   859篇
  2005年   751篇
  2004年   546篇
  2003年   446篇
  2002年   396篇
  2001年   346篇
  2000年   275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186篇
  1997年   161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0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8篇
  197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电位滴定法测定胰激肽释放酶活力测试条件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用FIP推荐的方法,以具有国际单位的参照品为标样,滴定液为0.01mol/LNaOH标准溶液,考查了以BAEE为底物的电位滴定法测定胰激肽释放酶活力的实验条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直观和方差分析的结果,依据酶活力单位高、SD和RSD%较小的原则,求出酶活力测定的最适条件是:酶反应温度为25℃;缓冲液为0.0015mol/LNa2B4O7-0.25mol/LNaCL-2×10(-4)mol/LEDTA,pH为8.00;反应液中酶浓度为0.48IU/ml;底物浓度为5×10(-3)mol/L;胰蛋白酶抑制剂浓度为125μg/ml。胰激肽释放酶活力测定的实验数据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  相似文献   
52.
化工行业职业性机械伤害危险因素的病例-交叉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化工行业机械伤害的有关诱发因素,估计其作用强度。方法 采用病例-交叉设计的方法。以操作和检修时受伤的化工工人为研究对象,每个对象在受伤后2d内完成调查,收集他们受伤前10min、上一工作日同一段时间和受伤前1周内有关诱发因素暴露的信息,用配对时间段方法和一般频数法进行分析,评估各种诱发因素的危险度。结果 一般频数法分析的结构表明,操作方法异常、设备工具缺陷、工作紧迫、注意力不集中、不使用防护用品、精神状况较差、与同事配合不协调、工作环境发生变化等瞬时危害因素的RR值及95%可信限的下限均大于1。配对时间段方法分析的结果与其相拟,但95%可信限较宽。结论 化工行业职业性机械伤害的发生存在着诸多诱发因素。病例-交叉研究中的一般频数法与配对时间段方法相比,前者所得结果较为可靠,研究的相对效率较高。建议进一步使用多个时间段方法进行研究,以减小混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辅酶Q_(10)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色谱技术,建立了辅酶Q_10(CoQ_10)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从多个影响保留时间的因素中选出三个水平、三个因子进行正交设计,从而确定了CoQ10。含量测定的最佳条件。本法选用碳十八硅烷为固定相,检测波长为275um,经过多批COQ10。测定,其回收率大于99.6%,RSD小于0.07%,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于该药品的含量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对兔心肌缺血的模型制备方法进行改进 ,并探讨其在 MRI诊断研究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高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L AD)和同时低位结扎 L AD及左冠状动脉旋支 (L Cx)建立兔心肌梗塞模型 ,并在术后行 MRI检查 ,对取材后心肌标本行氯化三苯四氮唑 (TTC)及病理检查。结果  1L AD组 2 0 % (5 / 2 5 )发生心室颤动导致死亡 ,L AD +L Cx组无一例发生室颤死亡。 2 L AD组 EKG改变明显者占 5 6 % (14 / 2 5 ) ,其中 2 1.4 3% (3/14 )在即刻就有 EKG明显改变 ,并在 30分钟后恢复正常 ;EKG改变不明显者占 4 4 % (11/ 2 5 ) ;L AD +L Cx组 10 0 %有 EKG明显改变 ,且 30分钟后亦无明显恢复。 3L AD组心肌梗塞范围较小 ,并均限于左室前壁 ,室间隔前部损害 ;而 L AD+L Cx组心肌梗塞范围较大 ,且累及左室前壁及侧壁 ,无一例有室间隔前部损害。4 L AD组中有 30 % (6 / 2 0 )不能显示小灶缺血局部心肌运动降低 ,16 .6 7% (3/ 18)无法分辨早期小梗塞灶的 MRI信号变化 ;而 L AD+L Cx组均能显示缺血局部心肌运动降低及梗塞灶早期的 MRI信号变化。结论 低位结扎兔心 L AD+L Cx,手术死亡率低 ,EKG改变明显 ,梗塞面积较大 ,是 MRI研究中一种较理想的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55.
目的 通过建立新西兰白兔肺外科单侧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观察其缺血-再灌注损伤特点.方法 将96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成3组:Ⅰ组为对照组(n=36);Ⅱ组为单纯阻断肺动脉组(n=30);Ⅲ组为阻断肺循环组(n=30).术中监测动物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别于开胸时(Ⅰ组)、缺血1小时和再灌注1、2、4、6 h(Ⅰ、Ⅱ、Ⅲ组)取肺组织检测MDA;取肺组织作病理学观察,并测定手术侧肺湿/干比.结果 各组动物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平稳;在缺血1 h和再灌注1、2、4、6 h,Ⅲ组与Ⅱ组比较,肺湿/干比及肺组织中MDA含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的时间点,Ⅱ、Ⅲ组呈现相似的肺损伤病理改变,且较为明显的肺损伤均出现在再灌注4h,再灌注6h肺损伤均呈恢复趋势.结论 肺外科中肺动脉阻断和肺循环阻断所致肺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特点相似,肺外科中肺血管阻断1h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6.
Researchers usually employ orthogonal arrays or D-optimal designs with little or no attribute overlap in stated-choice surveys. The challenge is to balance statistical efficiency and respondent burden to minimize the overall error in the survey responses. This study examined whether simplifying the choice task, by using a design with more overlap, provides advantages over standard minimum-overlap methods. We administered two designs for eliciting HIV test preferences to split samples. Surveys were undertaken at four HIV testing locations in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willingness to pay for the two treatments, and gains in statistical efficiency in the minimal-overlap version more than compensated for possible imprecision from increased measurement error.  相似文献   
57.
三种实验性IgA肾病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理想的IgA肾病(IgAN)动物模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葡聚糖G200、大肠杆菌外膜蛋白和金葡菌的细胞膜20肽抗原决定簇诱导小鼠IgA肾病模型。用分子生物学和病理学方法对3组IgAN模型小鼠进行鉴定和比较。结果(1)葡聚糖组尿蛋白增高,伴有血尿;免疫荧光显示部分肾小球大量IgA沉积;光镜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多,肝和脾可见弥漫性的粉染物质沉积;电镜下肾小球系膜区少量低电子密度的致密沉积物,肝和脾可见淀粉丝样物质沉积。(2)大肠杆菌外膜蛋白组尿蛋白增高,伴有血尿;免疫荧光显示肾小球有少量IgA沉积;光镜下肾小球系膜细胞轻度增多,间质炎细胞浸润明显;电镜下肾小球系膜区无电子致密沉积物。(3)金葡菌细胞膜20肽抗原决定簇组尿蛋白增高,伴有血尿;免疫荧光显示多数肾小球均可见大量IgA沉积;光镜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多,伴系膜基质轻度增生;电镜下肾小球系膜区和基底膜的内皮细胞下可见高电子密度的致密沉积物。结论金葡菌细胞膜20肽抗原决定簇组诱导的IgAN模型从临床表现和病理学变化与人IgAN极其相似,是3种IgAN模型中最理想的IgAN模型。  相似文献   
58.
不同深度糖尿病大鼠烫伤模型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恒温恒压电热烫伤仪制作糖尿病大鼠不同深度烫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链脲佐菌素诱导正常SD大鼠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诱导成功1、2、3、4周检测皮肤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胶原含量,以正常SD大鼠作为对照,判断典型糖尿病性皮肤改变所需的时间。以恒温恒压烫伤仪制作烫伤模型,制模条件为0.5kg压力下,80℃,分别作用时间4.6、12s,48h后取材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烫伤深度。结果糖尿病大鼠诱导成功后4周,皮肤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含量为(31.40±3.45)U/mg、胶原含量为(12.60±0.57)mg/g,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出现典型的糖尿病性皮肤改变。HE染色烫伤时间4、6、12s时深度依次为浅Ⅱ度、深Ⅱ度和Ⅲ度。结论恒温恒压电热烫伤仪制作糖尿病大鼠不同深度烫伤模型简单、方便,重复性高,为研究糖尿病创面愈合提供较为理想的模型。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根据大白鼠皮肤碱烧伤创面早期病理组织学观察复制Ⅱ、Ⅲ度碱烧伤模型,研究碱烧伤的临床治疗.方法 Wistar纯种健康大白鼠20只,以不同浓度2mol/l、2.5mol/l、5mol/lNaOH,作用时间分别为30秒、45秒、60秒、75秒,涂抹于脱毛后的表皮.结果 2mol/L(60s)、2.5mol/L(45s),5mol/L(30s)即可直接造成Ⅱ度~深Ⅱ度烧伤;2mol/L(75s)、2.5mol/L(60s)、5 mol/L(45s)即可造成Ⅲ度烧伤,其烧伤深度与NaOH溶液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比.结论 Ⅱ度、Ⅲ度碱烧伤均为渐进性烧伤,与文献中介绍的潜拙样损伤似乎不同.另外,不同浓度NaOH溶液在相同时间对皮肤组织的损伤及同一浓度NaOH溶液在不同时间对大白鼠皮肤的损伤病理学变化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60.
欧阳东 《中国医院》2006,10(10):21-23
阐述了节能建筑的特点,分析了建筑节能设计规程及标准的特点,并结合中国的资源状况和北京的能耗现状,论述了医院建筑电气专业的具体设计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